白天到处流窜,深夜叫声刺耳,随意投喂猫粮和剩饭剩菜产生的脏乱差更是让人困扰……近年来,小区野猫扰民问题愈发突出,成为小区治理中的难点。若处理不善,野猫乱象往往会演变为小区里爱猫居民和其他居民之间的对立。如何破解?
近期,普陀区万里街道探索出一套流浪猫救助方法,不仅可以人道且有效地控制流浪猫的数量,还让居民们更加团结有爱了。
引入“TNR+”,巧解难题
位于真华路388弄的中环锦园是万里首个文明养宠试点小区,这个建成于2005年的商品房小区绿植丰茂,环境宜人,于是一群生命力旺盛的流浪猫在这里繁衍起来。“小区里的老年人和小年轻都会去喂猫,喂的人多了,猫的数量就不断增加。”中环锦园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顾勇贞说,目前小区流浪猫达到20多只,给一些怕猫的居民带来困扰。
为切实解决这一难题,为民办实事,营造人与动物和谐共生的良好环境,万里街道联合万里社区基金会引入第三方公益组织海棠公益,成立宠物医院联盟,在中环锦园率先试点开展“TNR+”。
所谓TNR,即抓捕(Trap),绝育(Neuter),放归(Release)。这一救助法是目前国际上较为通行的流浪猫救助方法,“TNR的好处是控制了流浪猫的繁殖数量,绝育后的流浪猫攻击性会减小了,发情期也会变得安静,同时又不会有更多的流浪猫进入小区。”据上海宠物医院协会会长、宠物医院联盟成员单位上海爱侣宠物医院院长杨其清介绍。
但其实,最初这个项目的推广并非一帆风顺,首当其充的是钱从哪儿来?市面上一只猫咪的绝育手术费用要一二千,按每个小区20只流浪猫算,这也是一笔不小的预算。为此,街道走访辖区宠物医院,找到5家爱心医院成立了宠物医院联盟,成员单位愿意以远低于市场的价格,进行公益性救助。万里社区基金会则负责承担这个项目的费用。
钱的问题解决了,另一个难题是要让小区居民,尤其是爱猫人士也认同使用TNR控制流浪猫。
为此,街道汇聚居委会干部、宠物医院联盟负责人、海棠公益负责人、爱猫居民代表,组织了多次面对面交谈会,把居民担心的问题摊开来,“医院安全性有保障吗?”“谁来出钱?”“绝育后谁来负责照看?”“能确保放归吗?”……诸多疑问由相对应的负责人进行一一解答,最终将顾虑消除。
目前,绝育后的流浪猫均已驱虫并接种疫苗,身体非常健康,均已平安放归社区。
实现自治管理,投喂者变为“治理者”
或许你会好奇,虽然野猫的数量将有所减少,但随处投喂的乱象又该怎么治理呢?中环锦园通过党建引领下的居民自治,将投喂者变成了“治理者”。
“喂猫团”自发组成“文明养宠志愿者队伍”,一方面主动减少投喂点,挑选了小区比较隐蔽远离居民的草地作为固定投喂点,每天只在同一时间投喂一次,避免影响小区环境卫生和扰民现象。另一方面,如发现零星的投喂者,也可由自治团队吸纳,化扰乱环境因素为治理力量。与此同时,社区也配置了便便箱和蚯蚓塔,方便遛狗、爱猫人士及时清理动物粪便,还成为小区孩子们的科普学习打卡点。
“如今有序喂养正形成一股风尚,绿化区道路上剩菜剩饭猫粮塑料盘等都有所减少,环境比以前好了,居民的也抱怨少了。”顾勇贞坦言道,更重要的是,通过TNR项目的运作,中环锦园居民之间变得更有爱了。
目前,TNR已经在中环锦园形成了常态管理机制。这些做了绝育手术的流浪猫在休养期间,宠物联盟医院的医生会给每只小猫都取名字建档案,并通过各种渠道发布领养信息。如果暂时找不到主人,则会在爱猫居民的监督下放归回小区。
作者:张晓鸣
编辑:王嘉旖
责任编辑:单颖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