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地铸造银元,为什么用墨西哥“鹰洋”做底版?新中国发行的第一套人民币长什么样子?百年间发行流通的货币见证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哪些成就?…… 8月18日,由北京市钱币学会、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原北京市古代钱币展览馆)联合主办的“见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钱币展”在德胜门箭楼四层展厅开幕,让观众在货币中回看党的百年历史。
▲“见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钱币展”在德胜门箭楼四层展厅开幕。
展览以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为时间线,以百年间发行流通的货币为载体,通过“红色记忆”“屹立东方”“时代旋律”和“走向复兴”四个部分追忆艰苦岁月和伟大成就。展览共选用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发行的各个时期的钱币及其他展品共537件(套),其中绝大部分藏品来自民间收藏家的大力支持。
▲“见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钱币展”展览展品。
展览的第一部分“红色记忆”展出了1921年至1949年发行和流通的货币。这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色政权在各根据地印制和发行的货币被称为红色政权货币。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后实行苏区统一币制,为苏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国家银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发行的一些纸币上印有列宁头像,这类货币在今天难得一见。此外,从当时货币的面值、主辅币关系等方面,也可窥见当时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
“在当时的根据地中,赣西南成立了井冈山造币厂,不过造币条件相对有限。”策展人顾莹介绍,为了确保红军能够用上他们制作的货币,造币厂就以墨西哥‘鹰洋’版来铸造银元,每天所铸造的银元都戳上‘工’字标志,以便区分。“虽然工艺很简陋,但也是在努力地做好这件事。”
再往后,赣南和闽西两块根据地连片,形成中央苏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随即成立,首任行长是毛泽东的弟弟毛泽民。
▲江淮银行1944年发行的纸币。(新京报记者 浦峰/摄)
也是因为条件限制,当时根据地的银行发行货币,并没有贵金属储备在背后支持。“主要是使用食物储备来支持货币,这是当时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一个创新。”顾莹介绍。
早些时候,未连成片的根据地之间,货币很少相互流通,客观上形成了一定的阻碍。到了1947年,随着解放区更多的连片,相互间的贸易以及商品流通也越来越频繁。“这时候,阻碍就更加明显了,比如,我是济南银行的钱,他是威海银行的钱,这之间怎么兑换?因为意识到要走向统一,所以一些地区银行开始合并,如西北农民银行、陕甘宁边区银行并成西北农民银行;冀南银行、晋察冀边区银行并成华北银行。”顾莹介绍,这些银行之后又继续合并,逐步过渡到中国人民银行,为后来统一发行货币做好了准备。
第一套人民币票样是本次展览的亮点之一。在第一套人民币的展出墙前,北京市钱币学会副秘书长李志东介绍,这套人民币于1948年开始发行,1955年停止流通,共有从一元至五万元的12种面额62种版别。此次展出的是银行在当时为使工作人员熟悉货币留存的票样,与正式流通的货币无异。在图案选用上,此套人民币既有颐和园、北海公园、长城等标志景观,也有播种、生产等反映工农生活的劳作场景。 由于这套人民币发行的品种非常多,使用的时间又很短,留存至今且非常全的很少,吸引了前来观展的观众争相拍照。
▲第二套人民币拾圆。发行于1957年12月1日,由苏联代印。(新京报记者 浦峰/摄)
展厅还展示了很多极具历史价值的纪念币。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在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上首先得到实践,中国人民银行为此发行了香港回归的纪念币以及澳门回归的金银纪念币。2008年北京奥运会召开,中国人民银行也对应发行了普通纪念币和贵金属纪念币,不少民众彻夜排队购买。
主办方在展厅加入了多项互动体验项目和多媒体游戏,帮助观众更加深入地理解展览内容。比如在展厅中央,观众可亲手操作“圆盘凸版印刷机”,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将一张空白明信片放置在印刷位置,将按压杆按压到底即可完成,印刷图样包括长征精神、抗战精神、延安精神等8种。
▲“见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钱币展”展览现场。
据悉,本展览预计持续至12月上旬,开放时间为每周二至周日9时至17时,观众需至少提前一天进行预约。此外,馆内暂停团体预约及人工讲解,且禁止任何团体及个人私自组织聚集活动和讲解。
编辑:彭丹
图片:来自新京报、北京文博
责任编辑:陆正明
来源:综合自新京报、中国新闻网、北京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