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河北虹立交桥下空间篮球场,采用了粉色作为主色调,与苏州河滨水空间黄蓝色调相辅相成。 本报记者 张伊辰摄
昔日桥下空间的“水泥森林”正变身人气景点。记者日前从市道路运输局、市道运中心获悉,本市建立了“市级指导、属地实施”的桥下空间品质提升工作机制,今年年底前将打造一批有体验度的“桥荫新空间”示范点,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目前,相关区已经启动桥下空间的改造提升计划。
昔日“边角料”变身网红打卡点
桥下空间指的是城市中未能被充分利用且没有明确功能的空间。这些空间往往不那么引人注目。
但是,在当前城市更新的大背景下,这些分布在城市各处的具有公共属性的剩余存量空间,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注意。尤其对上海来说,随着城市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人们对高品质生活和高品质公共空间的要求日益突出,如何利用好这些剩余空间显得格外重要。
2020年下半年以来,上海开展了桥下空间专项整治行动,部分中心城区也进行了桥下空间品质提升的创新试点。
长宁区中环高架苏州河桥下公共空间结合“一江一河”改造,引入专业的建设运营商(洛克公园),把“街区文化、休憩体育”功能复合植入。去年底,苏州河长宁段11.2公里已全线贯通,今年以来,其中沿岸的华政段与中环桥下空间进一步改造提升。新泾港、哈密路所围的约3.5公顷空间以北翟路和中环线为界分为四个象限,采用三种动物形象作为主题展现。粉色的火烈鸟区偕街头篮球场、体操房、市民驿站与红蓝白相间的跑步道,在年初先行与市民见面。今年6月30日起,新开放的两片区域分别以黑白相间的斑马与黄色猎豹为主题,囊括体育服务中心、约1300平方米带顶篷的篮球场、600平方米的室外篮球场、五人制足球场、新泾港沿岸步道和猎豹景观绿化公园等。
此外,位于中山西路三汇路的徐汇区高泊公共停车场整治后环境整洁、服务规范、智能化程度高;黄浦区南北高架桥下空间“城市绿洲”与绿化部门合作,突破常规,通过丰富植物配置、改善种植环境、增添趣味小品,利用植物和非植物元素合理组合设计,提升桥下城市空间绿化微景观。
平衡好创意和后续管理是关键
今年以来,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市道路运输局、市道运中心以“城市更新”和“空间治理”作为切入点,通过空间治理打造可欣赏、可漫步、可参与、可阅读的“桥荫新空间”。
各区则充分发挥综合管理优势,因地制宜推进实施,为提升城市软实力而努力。
宝山区蕰藻浜两岸南北高架下“桥荫新空间”,计划打造“北上海科创体验区”。南北高架桥墩1995年投入使用,如今需要进一步修缮。同时,在靠近蕰藻浜南北岸的地方,由于地面道路为断头路,车流量较少,有约6000平方米的空间可利用,这里将被规划设计成活力运动区和滨水休闲区。目前,在活力运动区,工作人员正对高架梁底及桥墩作涂装,4个半场篮球场和2个全场篮球场也在建设中;滨水休闲区则包含蕰藻浜绿道和休闲地台。
静安区南北高架苏州河北岸桥下空间,将计划增加滑板、攀岩、三人足球等多元潮流运动功能,置入一条联动地块的人行景观栈道,打造城市优美的灯光景观,提升桥下空间的景观品质。
徐汇区沪闵高架虹梅路立交桥下空间,将打造一个集养护实训、智能巡视、道路历史变迁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示范化养护基地。
有专家指出,每一个桥下空间的开发利用,都需要在设计方案中统筹好交通组织、社区融合、城市家具、景观照明等。同时,平衡好创意与后续管理,是从策划、设计、实施到最终运营都要共同面对的挑战。
作者:张晓鸣
编辑:金久超
来源:文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