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正在上海举办,今年这场大会给人的印象,大抵可以用“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来形容。
仰望星空,不是过去我们所说的,技术高高在上不落地,而是,人工智能的下一片征途,或是星辰大海。
这种感觉,在WAIC开幕式期间,就格外强烈。传统的BAT巨头中,就有两家分别提到了星辰大海——
全球首个祝融号火星车数字人在第四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现场,第一次面对面和李彦宏互动,拍下了一张珍贵的照片,还答应会把汽车机器人送到火星去陪他。
随后视频连线的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马化腾也不甘示弱,宣布腾讯将和国家天文台联合启动“探星计划”,将AI技术用于寻找脉冲星,探索宇宙。
而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3天会期内,关于星辰大海的想象,始终是这个大会的最高畅想。
启动“探星计划”,寻找“宇宙中的灯塔”
昨天,在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腾讯论坛”上,关于腾讯与国家天文台联合启动的“探星计划”,有了进一步的消息。
在前沿技术探索领域,腾讯与国家天文台合作的“探星计划”宣布正式启动——基于优图实验室计算机视觉技术、腾讯云领先的计算及存储能力,帮助中国天眼FAST提升脉冲星搜索效率,并辅助快速射电暴和近密双星系统中脉冲星搜索,助力天文探索。
“借助AI技术能力,3天就可以处理完原来人工需要1年才能完成的数据工作量。”腾讯优图实验室总经理吴运声表示,在云+AI的辅助下,FAST脉冲星搜索效率将得到显著提升。
作为世界上最灵敏、单口径最大的射电天文望远镜,中国天眼 FAST工程的核心目标在于搜寻与发现射电脉冲星。脉冲星被称作宇宙中的灯塔,对其进行研究,有望得到许多重大天体物理学问题的答案。然而,由于脉冲星的信号暗弱,易被人造电磁干扰淹没,需要借助具有极高灵敏度的FAST望远镜来进行探索与观测,即科幻电影中常见的“星图定位导航”。
FAST在1周内产生的数据大约相当于3000万张信号图,如果以人工肉眼处理,按照1张/秒速度,在不吃不喝不休息的条件下,需要用一年的时间才能处理。如果通过AI预筛选,只需要3天时间就可以完成。在云+AI的辅助下,脉冲星搜索效率将得到显著提升。
”这是一个代表未来的很好的方向,星辰大海。”吴运声在接受文汇记者采访时表示,腾讯在选择投入这个项目中,从未考虑过“天文经济”,而是希望用科技向善的力量探寻位置可能:FAST是中国独有的“天眼”,怎样在中国已有的基础设施和大数据规模之下,为传统的搜星算法提供一些新的理念和概念,是优图实验室正在考虑的,“我们和天文台的专家在交流中发现,人工智能里用到的多模态技术,迁移到解决探星是非常好的思路。这种交叉学科是除了在算力上,我们已有的积累能够代进去,对这个领域是有帮助的。在这个领域既有基础设施的优势,又有本身计算资源的优势,又有新的在算法里面的优势,我相信这种结合会有非常好的成果。”
长久以来,腾讯公司一直坚持在AI等前沿技术探索领域的投入。2018年,在公司成立20周年之际,腾讯宣布投入10亿元启动资金设立“科学探索奖”,面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领域,激励更多年轻人投身到科学探索之中。未来,双方还将联合AI+天文成果进展,开展天文科普、科学成果发布、联合IP打造等系列活动。
签约科幻作家,推动技术发展的是想象力
同样是昨天,商汤科技也迎来了一位新伙伴——著名科幻作家、《三体》作者、“雨果奖”得主刘慈欣,他正式以科幻星球研究中心主任的身份,加入商汤科技。
“这是一个有趣的话题。”在昨天的视频连线中,刘慈欣说,许多年前,人们隔山相望,都觉得彼此非常遥远,时间过得很慢,未来遥不可及;到后来,有了电话、有了视频,人们的联系近一点,可以听得、看得远一点;去年的疫情,迅速地让线上远程联系成为常态,时间、空间都折叠、压缩进隔离的房间;而在上个月,神舟12号发射成功,空间站的建设也更进一步——我们去年连门都出不了,今年已经一脚驻扎在太空。
刘慈欣说,在人的意识感受里,时间和空间反复放大又缩小。这一方面说明人的认知有连续性,以往的理解和经验逐步迭代发展,但同时也说明,人类社会的进步、新常态的产生,在不断加速地超越着大众的认知。
如果说,科幻文学的创作,是站在人类角度上的脑力风暴,把想象的边界推得再远一点;那如今科技的快速发展,正是现实世界里的裂变。科幻是具有创造性的游戏,而相类似的,技术的突破也是非连续性的,跳跃性的。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推动技术发展的是想象力。
“在这个维度上,人工智能成了想象力的一个加速器——它打破了对因果的执着、打破了经验的成见,用技术的手段解放技术,用不确定性解放想象力。”刘慈欣说。
据悉,这一次商汤与三体打造的是沉浸式的娱乐新业态。刘慈欣说他可能暂时还不能剧透,是不是会驾驶人类舰队、然后直接遭遇水滴,会不会被吸入黑洞,这让人期待,”科幻是个费脑力的工作,但商汤AI技术加持下的科幻,却是个能够身体也参与、释放五感,沉浸体验的世界。等建成以后,我也很想去体验一下。我很期待科幻与中国原创科技的碰撞。如果说科学是科幻的灵魂,那么以科学为出发点的科技就将科幻照进了现实。”
作者:徐晶卉
编辑:张天弛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