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非遗西郊农民画与孩子们的视角、笔触相遇,会产生怎样的火花?
6月27日,“古彩新绘,红色引航——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长宁区中小学生西郊农民画主题画展”在长宁来福士开幕。
西郊农民画源于新泾地区手绘年画与灶头画,通过农民画家的发掘,形成了兼具中国彩墨画风格与油画肌理笔触的绘画风格。2015年,西郊农民画被列为上海市级非遗名录。伴随着新泾镇从近郊乡村到融入城市的全过程,西郊农民画成为记录下城镇化发展的民间范本,也是兼容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现代民间文化新样式。
用热闹的舞龙舞狮庆祝建党百年,表达“欢庆的喜悦”;深夜,快递小哥依然不辞辛苦走街串巷;疫情期间,以直播帮助农民卖滞销的农产品……千姿百态的社会生活,成为孩子们创作的灵感源泉。
本次主题展览吸引了长宁区28所中小学校学生积极参与,从西郊农民画技法专题培训、作品指导,再历经专家评审等,历时半年,最终遴选100幅青少年优秀原创作品。作品围绕“铭历史”“绘精神”“抒情怀”“树新风”“展未来”五大板块,全面展现少儿眼中的长宁红色文化、城市发展和对未来的展望期许。
画展现场还开展了“我和我的红色精神”“我有话对党说”等一系列互动环节。同时,展厅内外设置了互动区域,通过西郊农民画3d打印、纪念T恤制作、文创市集、互动教室等活动提升全民参与性。
主题展览将持续至7月4日,后续将在长宁民俗文化中心、新泾镇、长宁区各中小学巡展,并将于10月赴陕西美术博物馆巡展。
红色引航,西郊农民画成传统教育大课堂
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教授田兆元表示,农民画以乡愁记忆担当都市文脉传统的建构者,将朴实、勤劳、友爱、审美的美丽乡村精神在都市里扎根,讴歌新时代。“这些画作,是孩子纯真的心灵对于上海和长宁景观物象的现实讴歌,也是对于灿烂未来的理想涂彩,是这个时代伟大梦想的儿童畅想版。”
为进一步深化长宁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结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长宁区制定《长宁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三色成长”行动方案》,引领全区开展“红色引航”“橙色启航”“绿色护航”系列主题活动,深入挖掘区域红色资源,引导广大未成年人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
此次主题画展正是“红色引航”系列重点活动,通过儿童的画笔及视角,绘制出艺术传承、党心传递的爱国主义精神画卷,让青少年更好感悟建党百年辉煌历程。
找寻大城市里的“年味”,长宁民俗文化中心举办的一场舞龙舞狮活动在孩子们心中生了根,北新泾第三小学三年级学生丁怡然和同学包师夷花了两个月时间创作了这幅《欢庆的喜悦》。丁怡然说,第一次见到真的舞龙舞狮感到热闹又喜庆。“老师告诉我们,舞龙舞狮是我们优秀的民间艺术形式,因此我们用这种形式表达对建党百年的祝愿,画中的每一种颜色都是我们自己调的!”
《快递新气象》则出自四年级学生王圣杰之手。他说,每天晚上散步时都能看到快递小哥风风火火经过,将我们的生活所需送到千家万户,“特别辛苦,为他们点赞”!
优秀传统文化是美育最珍贵的养分,画展还特别设立了“红色文化”小小讲解员,在线招募、邀请小画家来到现场。通过讲解实践,他们将亲身参与到一场生动有趣的艺术传承及爱国主义思想建设课程中,将“红色能量”传递给更多人群。同时还安排了学校专场活动,通过家校社互动,形成“西郊农名画”传统文化大课堂的良好氛围。
传承创新,讲述非遗保护“长宁故事”
长期从事西郊农民画研究的华东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应用中心研究员方云博士表示,这些作品既保留了西郊农民画传统的绘画技法,同时也与现代生活无缝连接,通过孩子的视角,展现了非遗活态传承的脉络,也展现了西郊农民画在文化生态空间、文化产业空间、文化事业空间、公共空间等四个维度的拓展和延伸,“这对于城乡和谐共处、对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不可小觑”。”
近年来,在长宁区,西郊农民画进校园、进社区已成常态,相关知识讲座、培训和鉴赏活动有声有色,累计吸引数万人次参与;西郊农民画教学已成为长宁区多所中小学的特色课程;提取西郊农民画核心元素开发而成的文创衍生品不断“上新”……全资源整合、跨部门融合,标志着长宁非遗保护和传承进入创新发展新阶段。
此次画展也让非遗走进了商圈、走进户外城市绿肺,在长宁,这样的尝试正不断拉近非遗文化、红色历史与广大市民的距离,让非遗文化可感知、可体验,回归现代生活。在全方位营造非遗保护氛围感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人民城市”公共文化的获得感。
作者:周渊
编辑:周辰
责任编辑:刘力源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