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加强“四史”学习教育,深入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认识,进一步挖掘和弘扬上海红色文化,彰显上海城市精神和品格,5月27日起,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联合制作的6集短视频《为什么是上海(第三季)——“排头兵、先行者”的担当之路》将在上观新闻(APP)“思想汇”栏目播出。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中国由此踏上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上海承载着非凡的使命,彰显着特殊的担当。那么“排头兵、先行者”的定位是怎么来的?上海又是如何做的?请跟随我们的镜头,一起来看看“排头兵、先行者”的担当之路。
第一集:“排头兵、先行者”的定位是怎么来的?
主持人:今天,看到浦江两岸的繁华景象,很多人大概会以为上海一直以来就是“排头兵、先行者”。但其实在改革开放初期,上海扮演的却是“后卫”的角色。这是为什么?
在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过程中,上海经历了几个重大发展阶段。而“后卫”这个角色,是改革开放初那个特定时期,中央对上海在国家战略中重要定位的一种体现。
张道根(上海社会科学院原院长、研究员):中国的改革开放不是“休克式疗法”,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式改革,必须从经济体制最薄弱环节,从经济发展最薄弱环节入手。上海是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当时为全国贡献了六分之一的财政收入,占八分之一的工业产值,占三分之一的全国进出口总量,全国日用工业品调拨量的三分之一来自上海,因此那个时候上海必须承担“后卫”的作用,来支撑中国改革开放的“破冰”“试水”。
主持人:就这样,上世纪80年代,在东南沿海的改革如火如荼之时,上海承担着提供稳定性基础和相应物质保证的重任。以1985年为例,上海商业部门收购日用工业品约有四分之三调往全国各地,占全国省际调出量的30%左右。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很多方面需要“破题”“闯关”。对于上海来说,传统工业优势逐步衰退,油然而生的危机感也激发出寻求新突破的强大动力。
1990年4月18日,党中央正式批准开发开放浦东,上海的角色从“后卫”走向“前锋”。
周振华(上海市经济学会会长、研究员):上海经过上世纪80年代的艰难探索,已经成功“破局”。当时我们进入了一个计划与市场并存的双重资源配置方式的“二元体制”。但这种“二元体制”只是一种过渡,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势在必行。而浦东开发开放作为中国深化改革和进一步实现对外开放的重大部署,恰恰是这盘棋局中的重要“落子”。
主持人:对于这一历史性机遇,上海是有备而来的。从80年代下半期开始,上海就考虑运用要素市场化来解决产业改造和城市建设资金投入的问题,并率先尝试了各种要素市场化改革,如企业股份制改造、发行股票与债券、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等。90年代,在浦东开发开放的推动下,上海焕发出强大的经济活力,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实现了“一年变个样,三年大变样”。
进入21世纪,上海抓住中国加入WTO和举办2010年世博会的机遇,开启了建设“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新征程。但是,依靠大规模投资驱动的发展模式也逐渐暴露出脆弱性和不可持续性。怎么办?唯有创新转型一条路。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不仅仅是为了应对一时的困难或危机,更多是着眼于未来新发展。
周振华:上海在“十二五”时期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这一主线,不仅仅是为了应付当时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外部冲击和困难,更多的是着眼于上海未来的新发展,从过去的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为此,上海主动进行了结构性调整,包括下调增长预期目标。应该讲,这是一次深入到改革开放结构性层面的变革,其效应不仅体现在经济领域,也体现在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等各个方面。
主持人:勇当改革开放排头兵,敢为创新发展先行者,构成了贯穿上海改革发展的一条鲜明主线。这是历史赋予上海的必然选择,其意义远远超出一个城市和地区的范围,在全国具有标杆和示范引领意义。
来源:上观新闻
编辑:范菁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