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加强“四史”学习教育,深入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认识,进一步挖掘和弘扬上海红色文化,彰显上海城市精神和品格,5月27日起,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联合制作的6集短视频《为什么是上海(第三季)——“排头兵、先行者”的担当之路》在上观新闻(APP)“思想汇”栏目播出。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中国由此踏上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上海承载着非凡的使命,彰显着特殊的担当。那么“排头兵、先行者”的定位是怎么来的?上海又是如何做的?请跟随我们的镜头,一起来看看“排头兵、先行者”的担当之路。
第六集:人在哪里,党的建设就推进到哪里
主持人: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领域逐渐发育成长,执政党如何体现引领和主导作用,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改革开放后,上海城市建设由点到面、由城区向郊区农村梯次开发,这就要求党组织必须更好地适应大区域、差异化管理特点。如何增强党建工作的有效性,成为上海基层党建的探索重点。其中,社区党建就是一块重要的“试验田”。
冯小敏(上海市党建研究会智库首席专家、研究员):上世纪80年代还没有明确的“社区建设”概念,大家熟悉的婆婆妈妈事都属于街道里弄工作。90年代中期,市委在调研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区管理”“社区建设”,提出了“社区”的概念。
主持人:1995年底到1996年初,上海市委组织了一次规模空前的社区管理和基层政权建设的调查研究。1996年3月27日至28日,上海市委、市政府召开第一次上海市城区工作会议。以这次会议为标志,上海的社区建设进入一个全面推进、快速发展的新阶段。2004年12月,上海市委八届六次全会通过《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加强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工作的意见》,提出“社区党建全覆盖、社区建设实体化、社区管理网格化”任务和目标。
冯小敏:社区党建怎么全覆盖,这就有一个组织架构的问题,当时就提出了“1+3”社区党建组织体制。“1”就是由社区(街道)党工委领导和协调整个区域内各方面事务,把党的要求贯彻到基层,并增加4-6个兼职委员,这个党工委较过去有所扩容。“3”就是在社区(街道)党工委下面,设立了三个党组织。一个是“行政党委”,由辖区内的政府派出机构组成;第二个当时叫“综合党委”,管理辖区内的法人单位,包括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两新”组织等法人;第三个叫“居民区党委”,主要负责辖区内的自然人,包括常住居民和外来人口。在这个工作体制和组织机制下,社区党建发展到了区域化党建。
主持人:今天谈到上海基层党建,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区域化党建。区域化党建是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领导核心,以居民区党组织为基础,区域内各类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共同参与的党建工作格局。
区域化党建最初叫“区域化大党建”,是城市社会治理创新中党建破局的关键,目的就是要将党的政治领导功能落实到社会治理结构之中。
马西恒(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教授):最初为什么叫“大党建”,这是相对于过去单位体制,针对新的形势变化而提出来的。这种变化来源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格局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以及人口流动性和党员流动性的增强。所以也可以说,区域化大党建从格局、体制和机制层面,将社区党建推进到了“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新阶段。
主持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大量涌现,上海把加强“两新”组织党建作为区域化党建的重点,积极研究探索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有效途径和办法。其中,1999年首创的“支部建在楼上”党建模式,就是一个重要亮点。
1999年6月,上海浦东新区潍坊新村党工委在嘉兴大厦建立全国首个楼宇联合党支部,成为浦东“两新”组织党建的一面旗帜。“支部建在楼上”由此应运而生。
马西恒:“支部建在楼上”这样一些新提法,都脱胎于“支部建在连上”。“支部建在连上”来源于毛泽东同志领导红军进行的三湾改编,这个原则保证了“党指挥枪”,成为革命战争时期党建的基本模式。这也成为一个传统延续下来,成为城市基层党建一个与时俱进的新探索,也是继往开来,强化党在基层领导的重要创新。
主持人:除了“支部建在楼上”,上海还创新“党建联建”模式,积极推动单位党建、区域党建、行业党建之间互联互补互动,探索创新资源整合型党建工作新模式。由此,真正实现“人在哪里、党员在哪里、党的建设就推进到哪里”。
城市基层党建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是厚植党的执政基础做出的重大部署,也是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做出的战略抉择。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将党建工作嵌入城市发展的活跃经络中,彰显了上海这座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的独特优势和魅力。
来源:上观新闻
编辑:范菁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