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日)举行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解冬作了关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情况的报告。
解冬介绍,上海已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2021年3月,在英国智库Z/Yen集团发布的最新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排名中,上海继续位居全球第三位。
据了解,金融改革创新先行先试成效显著,全力服务国家战略。在临港新片区方面,推动国家出台“金融30条”,发布“新片区金融50条”,率先实施优质企业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等一系列金融创新举措。在科创板方面,市场运行总体平稳,科技属性更加突出,有力支持了科技创新关键行业发展。制定并落实“浦江之光”行动,建设企业库和政策库,形成梯次上市的良好局面。在长三角一体化方面,发布“示范区金融16条”。推进金融服务G60科创走廊、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等建设,全面提升示范区金融服务便利化水平。
“金融服务力度持续加强,有力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金融业已成为上海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解冬说。据悉,上海深化大数据普惠金融应用,扩大市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担保规模,在2021年3月工信部发布的中小微企业发展环境评估中,我市融资环境排名全国第一。“3+6”重点产业体系金融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支持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发展。切实保障民生项目和社会建设,率先推出住宅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个人税收递延保险等创新品种,积极开展巨灾保险试点。金融科技发展水平也位居全球前列。市政府发布《加快推进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建信金科等一批金融科技龙头企业在沪设立。 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稳步实施。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分项排名中,上海金融科技位列全球第二位。
此外,金融开放枢纽门户地位更加凸显,国际交流合作持续扩大。金融对外开放走在全国最前列。金融营商环境也持续优化,金融中心城市影响力明显扩大。金融法治建设深入推进。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有着下一步的打算。解冬介绍,将服务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继续做好金融支持“六稳”“六保”工作。推动实施大数据普惠金融应用2.0,有序拓展上线金融机构类型和政府数据项。支持上海“五型经济”做强做优,更好服务“五个新城”建设;增强上海全球金融资源配置功能。推进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建设。探索发展人民币离岸交易、跨境贸易结算和海外融资服务。不断提升重要大宗商品“上海价格”的影响力;加快打造全球资产管理中心。
同时,推动金融科技发展和城市数字化转型进一步提速。促进数字化赋能金融,持续深化金融科技应用试点、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扎实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促进金融赋能城市数字化转型,聚焦市民新需求和经济发展需要,为产业升级、城市治理、公共服务、民生保障等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提供精准的资金支持。
作者:王宛艺
编辑:张晓鸣
责任编辑:顾一琼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