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播电视剧《山海情》里,演员黄觉饰演的凌教授靠传授双孢菇种植技术带领移民村西海固闽宁村的村民脱贫。现实中,上海也有这样一位唐浩博士,带着农村生态环保的科研成果,帮助崇明区绿华镇华星村治理河道、改善农田土壤生态、优化种植结构。
“对世界级生态岛崇明来说,乡村振兴,生态先行。”唐浩说,他长期从事农村环境保护领域的一线科学研究,派驻到这里,就要利用自己的专业技术优势,因地制宜地开展技术帮扶工作,生态健康了,农田更肥沃,农民的钱袋子也会鼓起来。
用科研成果给村民办实事,是从未忘却的初心
在派出单位市环科院里做科研,唐浩考虑更多的是技术创新性,而在田间地头做驻村指导员,用科研引领乡村振兴,则要靠实用性说话。用科研成果给村民办实事,是唐浩从未忘却的初心。驻村一年半,唐浩把科研论文写在了世界级生态岛的大地上,打通村里的断头河,推进农村环境整治,让盐渍化的酱菜厂原址重新“发了芽”。
连接华星38、49号河的箱涵刚建好,这条原本2米多宽的黑臭河道如今已拓宽到6米,通过水生态的重塑,河水也变得清澈起来。“来村里第一天我就看到一条黑臭河道横穿村子而过,两岸相连的居民毛估估多达200户。”他告诉记者。
几经走访,唐浩了解到,这条华星38号河本是贯穿华星村的河流,但近年来被绿华路斩断,成了断头河。同时,该河南段靠近老镇区一侧长期有污水汇入,导致河道水质较差,南段夏季常有黑臭现象。经过多次组织现场勘查,唐浩牵头编制完成了“绿华镇华星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得到2019年农村环境整治专项资金资助,总投资为830万元。
唐浩的科研技术还辐射到了其他村镇。经过交流发现,隔壁绿港村有几十亩盐渍化严重的土地。多年的酱腌菜生产让厂区土壤盐渍化严重,不断向地表“返盐”。“这么一大片地无法耕种,看着真叫人心疼。”唐浩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边多次采样检测土壤盐分,一边往返于市生态环境局、市环科院之间,积极组织技术力量推进复耕技术方案的编制。几个月后,唐浩带回了“原上海三商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场地生态恢复”技术方案——地下几米深的盐渍土壤短期无法清除,那就在含盐土层上采取阻盐措施,让地下盐分上不来;土地表层用客土回填,让这片白花花的土地重焕生机。如今,这片地虽然尚未达到还耕标准,但已能种植绿化灌木。“今年春天,这片地上的灌木已长到半米多高了。”当地村民说,这是唐浩用“科研”种下的种子。
“敢想”“敢做”“敢为”:让农作物长得出来,卖得出去
《山海情》中戳人泪点的桥段之一是凌教授给村民带去了种菇技术后,还为滞销的农产品四处奔走、打开销路,而同样的戏码,唐浩也在华星村上演了一次——找专家帮农民改善种植技术,为滞销的柑橘和翠冠蜜梨“带货”,还把秸秆废弃物变废为宝,想方设法增加农民的收入。
唐浩在21个月的驻村工作中,给自己总结了“三敢”的工作方针。第一个“敢”就是“敢想”,必须打破固有思维方式,采用新方法、新思路去解决问题。去年春节刚过,疫情防控与春耕备耕关键期赶在了一起。华星村种植蔬菜的大棚有150亩,当时辣椒、番茄、茄子等正处于育苗关键期。由于水肥管理难以精准控制,
村民老盛家大棚里的种子出芽率很低,这可把他急坏了。唐浩紧急联系了市农科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的专家,请他们为村民的农作物“出诊”。疫情防控下,由于专家无法第一时间进村,老盛就通过视频连线展示自家的秧苗,让专家“隔空”远程诊断,提供了用药及水肥管理指导意见,避免了因育苗原因可能导致的经济损失。这一举动也在种植户和农科院专家间搭起了技术支撑的桥梁,村民们纷纷申请连线,让专家也看看自家的秧苗。
第二个“敢”就是“敢做”,就是想法一旦成熟或具备实施条件,就要付诸行动。包括华星村在内,整个绿华镇都种了大片的柑橘,修枝产生了数量庞大的秸秆废弃物,清运和回收处理任务繁重,一直是村镇的老大难问题。为了搞清楚秸秆究竟如何回收,唐浩好几次到秸秆处理厂调研学习,发现绿华镇只是集中收集,然后转运加工成燃料棒。“加工成燃料棒的技术要求并不高,我们村自己就能做,一年光运费就能省下几十万元。”柑橘秸秆的油脂含量高,比其他秸秆热值更高,可以做成燃料棒、机制炭出售,还能给村民带来一笔不小的收益。唐浩盘算着,立即着手研究编制了方案。测算结果令他惊喜,全镇柑橘秸秆废弃物每年可生产约1100吨机制炭,市场批发价在每吨4500元至5500元,“按平均每吨5000元计算,预期经济收益可达550万元,还能给村里创造大量新的就业岗位。”
第三个“敢”则是“敢为”,唐浩坚信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气和敢于创新的担当,才能从根本上闯出乡村振兴的新路子。去年秋天,村里的柑橘和翠冠
蜜梨面临滞销,且翠冠蜜梨不耐储存,冷库最多放两个月。唐浩先是联系市环科院,邀请院工会来村里集中采购;接着又发动同事和好友,把水果的售卖信息发到微信朋友圈上“带货”;另一边又在寻找对口的企业和收购商,到村民果园收购水果。经过坚持不懈的宣传,通过团购和零售渠道,华星村和周边村镇共卖出翠冠蜜梨、柑橘、绿湖芋艿等地产农产品共4000多箱、4万多斤,“华星村的水果全都卖光了。”唐浩自豪地说,此举还有效缓解了绿华镇的农产品销售难问题。
留下精神和科研“种子”,驻村结束也是新的开始
21个月的驻村工作眨眼就要过去了,临走前,华星村向唐浩授予“荣誉村民”称号。“驻过村后,我也是村里的一员了。”唐浩决心给村里留下“种子”。
村两委的工作千头万绪,驻村以来,唐浩深切感到,淳朴的村民有着奔幸福的渴望,却苦于找不到方法和信念支持。为此,唐浩决定给村民种下一枚“精神之种”。农忙之余,一有空他就给全村党员上党课,带领党员学四史,还在市环科院党委的支持下在村委大院建成了党建长廊——村委大院入口右侧,一条50米的L型长廊上,悬挂着主题教育、村里党建动态、党员积分制、村优秀党员、先锋模范等内容的宣传板,村党支部还设有专人负责这些展板的更新。
唐浩还搞起了新媒体,牵头开通了村微信公众号“i华星e家园”,积极宣传村里的好人好事。他还利用晚上休息时间,撰写新闻通讯材料,刊登在各级媒体上,收获了近万次的阅读量。在协助编制假日学校计划的基础上,唐浩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因
地制宜为假日学校的小朋友们做了“走近芦苇”“环保小卫士”等专题讲座等,“希望能从小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并让他们接受一流大学校园的文化熏陶,进而树立远大的学习目标。”
而唐浩留下的“科研之种”,则是联系市农科院和种子公司,给村民留下致富的优质种子。“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民的难处深有体会。”唐浩说,帮村民带货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让农民种上附加值更高的作物、抢占市场先机,才是致富之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唐浩联系了市农科院和种子公司,给村里赞助了一批包括日本南瓜在内的新特优种子, “这种南瓜口感好、甜度高,市场前景也好,已在村里试点种植,开春以来也是长势喜人。”村民老李说着,言语间的笑意藏不住。
从2019年6月到今年2月,21个月的驻村工作中,唐浩把自身的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化为驻村的工作优势,用实干和担当书写“助”村“答卷”。向派出单位借力,运用现代科技为村民解决实际问题,唐浩把科研论文写在了世界级生态岛的大地上,也在这里写下了作为环保科技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人物小传
唐浩,出生于1979年,中共党员。2003年3月参加工作。作为上海市委组织部、市农业农村委选派的第一批市选驻村指导员中的一员,2019年6月前往崇明区绿华镇华星村报到。驻村的21个月里,他不停奔走于市区与镇村之间,总行程累计近9万公里。他牵头编制了多项技术方案,推动华星村人居环境质量改善。他在疫情防控期间创新服务方式,让防疫与春耕两不耽误。先后获得“2020年度最美绿华人”“2020年度崇明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好人好事”等荣誉。
作者:张天弛
编辑:唐玮婕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