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悦来,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2014年,他和同济校友魏闽、范浩阳联合发起成立社会组织“四叶草堂”,致力于更新美化城市公共空间,先后营造了111个社区花园、公共空间,指导居民焕新迷你花园700余个,遍布全市12个区。也由此在去年全球城市论坛开幕式上,成为入选的两个上海案例之一。
社区角落空间、居民房前屋后,由社区规划师发起的“社区营造”,绝不仅仅是造景治绿,在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的上海,它正成为精神文明实践的丰富“触手”和创新载体,也成为社会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凝结社区情感的新联结。为民、利民、惠民,德治、法治、共治。一派生机盎然中,居民们尝到了精神文明创建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甜头,成为社区治理的生力军,家庭和睦、邻里和谐、社区发展,收获了一个个幸福乐园、精神家园。
向善向美
更新物理空间,更迭心理空间
中国人对于土地和花艺是有着深厚情结的,而这样一种情结中潜藏着内心的“向善向美”。在刘悦来和四叶草堂团队看来,这样一种向善向美,是需要被开发、被引导的。为此,2014年“四叶草堂”社区营造团队着手改造了首个项目,将废弃边角料工业区变身“火车菜园”。
整体更新改造中,团队先收集园区里散落的草屑、倒伏的树木,再花心思分门别类整理布局,更新利用。麻绳搭的秋千、挂在树上的绳床、废弃的轮胎花盆、自然雨水收集系统、蚯蚓堆肥箱等,一派艺术质感与生活野趣。
菜园里,土壤经翻新和检测,借助水生植物、微生物等营造新的水循环系统,葫芦、郁李、石榴等扎了根、发了芽。
这个“火车菜园”的更新营造前后延续了6年,长起了100多种乡土植物,60多种昆虫在此安了家。当然,这里从无人问津,慢慢有了人气,成了周边社区和学校举办自然教育课的场所:孩子们在这里探索自然寻觅伙伴,老人们分享自家花草来装点公共草坪,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都能在此会心地攀谈……“与其说营造了物理空间,更营造了舒适的心理空间,加载和谐、加载向善向美也就有了现实的可能。”
幸福乐园
自治共治意识和能力拔节生长
社区花园,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后,新的发力点在于:成为一种新介质,重塑一种生活方式,让居民们参与进来,慢慢地有能力去改善身边的空间,从而助推城市建设和发展。
杨浦区五角场街道的创智坊,与国定路第一社区之间原本有片荒地。团队通过墙里墙外实施“城市微更新”,破了墙,开了睦邻门,改造成一片全开放式的“创智农园”。这方花园里,听得见蛙鸣,闻得到稻香,看得见花开。
园子有了,有居民挠头:“只会欣赏,怎么养护?”于是,团队别出心裁地将劳作工具挂在花园里,暴露在户外,任何人想动手打理,随时能拿到工具;场地上还有口压水井,孩子们玩耍时接水就可浇花。这样的巧思,让大家自然地参与有了尝试和可能。换季了,这片花园该种些什么?谁来种?大家有商量。花园墙面的手绘图景怎么画?大家也群策群力。两个社区的心门打通了,在两个小区居委会“撮合下”,居民们常聚在一起举办各类文化活动。
居民们就是在这样的共商共量下实现了“湿垃圾不出社区”,还有的居民主动为小区停车资源错峰共享献计献策。
居民们自治共治的意识和能力,伴随着花园内的绿植一同拔节生长。
精神家园
承载乡愁与归属感荣誉感
营造出家门口的幸福乐园外,这一方方社区花园也承载起人们的乡愁与归属感、荣誉感,成为居民们可触及的精神家园。
杨浦区四平路街道鞍山三村,上世纪50年代建成的“新村”。彼时的工人新村承载起了那个年代人们的光荣与梦想。历经一个甲子风雨,建筑物和设施日益老化,如何营造出一个合适的社区花园,承载起当下美好生活?
四叶草堂团队联合创始人魏闽博士说,要放大那些光荣的元素,既致敬过往,也眺望未来,更焕活人们对于当下美好的感知。团队调研、走访了社区的老人们,了解社区的发展历史。更新改造中保留了“有年岁”的绿化景观,增加公共课空间的人性化设施,强化“友好度”。特别是,保留放大了“齿轮”等工人新村独有的建筑符号元素,将其印刻在座椅板凳上,焕活当年的荣耀记忆;设计地面的涂鸦游戏时,也呼应历史元素,特意增加了铁路信号灯和车轮的手绘,让老居民们“一眼就是满满乡愁”。
抚顺路363弄芳园,社区中心有棵见证小区变迁的老雪松。更新改造后,圆形树池多了木质坐面,成为社区居民进行“植物漂流”交流园艺的“网红”新场所、议事新客厅,这棵老雪松也从居民们记忆角落里走出,种进了更多人的心里。
作者:顾一琼 王宛艺
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编辑:周辰
责任编辑:何易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