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数字货币”如果能实现跨境支付会是什么样子?
在今天举行的2020上海金融论坛上,中国金融学会会长、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对此做出了一番清晰的畅想:在未来,如果使用数字货币完成跨境交易,在零售交易的瞬间可以实时兑换,并完成兑换条件的审核。这背后的技术支撑正是当前大幅提升的通讯设施、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目前,央行的数字货币试点范围是“4+1”,即先行在深圳、苏州、雄安新区、成都及未来的冬奥场景进行内部封闭试点测试,其中并未有涉及跨境的内容。上海最近发布“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积极争取数字货币运用试点,加快推进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设,构建联通全球的数字化金融基础设施,提高金融风险防范能力。数字货币的跨境应用能否成为上海的突破点?周小川在论坛上发表的演讲,可以说是给上海今后的探索提供一个全新的思路。
科技的发展给很多业务模式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支付系统的现代化和数字货币正是大家非常关注的一个领域。如果仔细分析“支付”那个瞬间,究竟需要完成哪些事情呢?
在周小川看来,在零售支付的那个时刻,消费者首先要获得价格,通过价格来考虑是否购买某一个东西或者某一项服务。如果是跨境交易,需要获得汇率方面的信息,折算后考虑是否购买。如果是现金交易,可能要事先准备现金。如果是账户交易,交易瞬间要完成这些交易的一部分,其中如果使用信用卡,那需要获得授权,如果使用贷记卡,也需要进行身份的验证。商务部门在接收到钱的时候要对销售税或者是增值税进行记账,此外交易完成后要进行财务核算,接收货币时需要考虑是不是假币,交易是否存在合规的问题,交易是否真实等。如果是信用卡或者贷记卡支付,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也需要加密,确保不会被截取。
因此在交易的时刻,实际上要干两方面事情:第一,获取一定的信息;第二,做一定的数据处理。在获得信息和处理能力有限的情况下,有好多事要推到事前或者事后。所谓推到事前,就是说消费者如果进行跨境消费,要事先把外汇换好,在这个过程中汇率风险无法避免。商户使用POS机或者收款机时,事后往往还是要汇总到商户的账户里。跨币种的问题,还可能涉及到中央银行的清算。这里面,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做的事可能都是在交易时刻的事后。
周小川认为,通讯、信息获取以及数据处理的能力大幅提升后,可以调整工作量的分布,使交易的时刻做更多事情,有望使支付更加便利化,尤其是跨境支付。其中,区块链和分布式账本体系是一种选择。今后,用户使用数字货币钱包购买的时候,把自己原有账户中某一个币种的货币进行兑换,兑换的量和所要购买的商品或服务正好完全一致。这样一来,好处是由于单笔交易金额基本都比较小,数字代码可以用来判别商户,智能合约又能再加一把安全锁;从结算角度来看,央行和商业银行都可以更好处理汇率风险,而且很符合亚洲、新兴市场的实际需要。
总而言之,如果在零售交易的瞬间去实现兑换,以及对实现兑换条件的审核,技术上如果有可能的话,就可以给互联互通带来新的操作可能性的方案。
“未来全球货币的发展方向究竟是什么?大家也不见得能够看得准。”周小川认为,“如果利用交易瞬间所具有的信息获取能力和信息处理的能力,我们可以在支付系统现代化和跨境支付便利化方面,能够做很多工作,而且可以向前承接,就是说更好衔接现有的体制,向后也有相当好的适应性,体现了以账户为基础,双层银行体系服务的长处和好处。”
作者:唐玮婕
编辑:祝越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