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毛桥村风光
乡风可咏、水清可濯、业优可达、景美可赏、田沃可耕......当青年设计师与乡村振兴示范村相遇,有的不止是创意。
昨天下午,“上海乡村振兴设计大赛——2020嘉定站颁奖典礼暨品筑•建筑评论(第六期)”在嘉北郊野公园落幕。此次大赛自今年7月启动以来,收到了约60个设计团队近百份的设计方案,共评选出29件优秀的设计作品,为嘉定的乡村振兴描绘了一幅美好蓝图。
其中,黄数敏等设计师带来的《曲泾萦居》获得周泾村设计组一等奖;胡湛等设计师绘制的《自在毛桥》获得毛桥村设计组一等奖;北管村设计组一等奖,由沈高洁等设计师的作品《烟火滋味》所获得。
▲周泾村设计组一等奖《曲泾萦居》
(黄数敏、刘磊、李雪尔、李英子、刘力、周利峰)
▲毛桥村设计组一等奖《自在毛桥》
(胡湛、 陈肯、高龙起)
▲北管村设计组一等奖《烟火滋味》
(沈高洁、陈安栋、杨琳、苏日、陈代军、闵捷)
嘉定区乡村设计师储备库也宣告成立,此次参赛的17名优秀设计师入选该库。依托于此,相关部门希望优秀作品早日在嘉定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中落地生根。
心动!充满诗意的山水田园画卷
▲周泾村设计组一等奖
周泾村地处外冈镇,自然资源丰富,建筑风貌保持完整,带状村落和粉墙黛瓦的民居依水而息,具有“一条水、一排村、一片田”的典型水乡特色肌理。黄数敏和团队伙伴对周泾村的村落空间、公共建筑等信息进行提取与解析,精炼出“曲泾萦居,周折几何。和而不同,质朴天然”的设计理念。
在她和团队看来,周泾村作为嘉定特色村,在传承和发扬乡土文化,实现乡村振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地理区位和自然禀赋,具有引领乡村新生活的天然优势。因此,设计总体效果将在传统村落布局、水乡风貌、建筑肌理的基础上,传承上海冈身塘浦高乡自然生态特点、传统乡土生活特点的空间,并成为发扬和展示上海传统乡土文化的载体。
具体而言,在风貌设计引导上,村民住宅的户型立面、屋面外观沿用“黑白灰”色系,立面材质选用木材外墙、粉白墙面,屋顶选用小青瓦、深灰机平瓦等类似颜色的材质,以体现嘉定地域特色。
此外,现场展示的设计作品无不让人感受到充满诗意的山水田园画卷,白墙黛瓦、水清岸绿、麦稻飘香……令人心驰神往。
听完设计师讲解后,毛桥村党总支书记成文峰有感而发,他表示,设计大赛开展时正值毛桥村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的过程中,很多作品带来灵感和启发,也听到了设计师的建议和想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在活动现场,还有一些村干部旁听取经,抛出橄榄枝。外冈镇大陆村党总支书记张志峰诚邀设计智囊,妙手绘蓝图。据他透露,大陆村明年要申报嘉定区美丽乡村储备村,其特色是嘉北公园二期,拥有2000多亩林地,规划设计大有可为。
寄托!乡村振兴离不开青年力量
▲嘉定北管村景色
在上海,各类设计赛、设计节不胜枚举。这一次,为何把规划之笔对准乡村?市规划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借助本次乡村振兴设计大赛,能让更多人进一步了解乡村文化,思考和探索怎样的村庄,能适应多元的生产、生活方式;怎样的设计,能激发乡村活力,提高村民生活品质。
循着这样的脉络,从穿T恤的季节到裹紧羽绒服的天气,年轻的设计师们来到田埂、来到农家里舍。不仅推出一幅幅精彩的设计作品,更饱含着对乡村、对家园的期冀。大赛评审委员会专家李京生认为,做设计大赛的目的是让全民都参与到国家的乡村振兴中来,尤其是让广大年轻人认识乡村、了解农民、共叙家国情。
平心而论,乡村距离大多数人的生活较远。如何在设计中避免“疏离感”,值得当代青年设计师认真思考。对此,专家们也提出了一些真知灼见。
大赛评审委员会组长黄一如表示,当一名专业人员从事乡村设计时,其态度特别重要——首先要尊重农村的环境、肌理以及农民的生活方式。此外,农村问题具有综合性特征,需要系统且全面的解决方案,设计师要下足功夫。
在这一话题上,大赛评审委员会专家俞静提出了三个关键词——
响应。乡村规划设计对场地的响应要求特别高,每一块地零散且富有特点,水、土壤和周围环境都是要认真考虑的要素。
破题。一些村落的条件目前还比较差,需要有一些破题的亮点,带动的不仅仅是一块场地,还要激活周围乡村环境、乡村社区。
克制。尊重乡村的氛围、风貌特点、气质,采取克制手法,不追求过于夸张、高大。
让乡村与设计擦出创意的火花,不仅需要专业力量,更离不开平台效应。据了解,“品筑•建筑评论”举办六届来,涉及乡村、新镇、城市等方方面面,对新建、改建、保留各种形式建筑进行讨论与探索。其由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主办,借此平台,让设计师、专家、居民交流、沟通、互动,共同实现高质量发展、构筑高品质生活。
作者:史博臻
编辑:张懿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