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9月2日)8点多,当通过越洋电话得知自己的毕生收藏——8100本犹太历史文化相关书籍已被送至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时,82岁的犹太老人科特·威克激动不已。记者看到,这次运来的图书共10大箱,箱贴上都写着“从伦敦到上海”。历经13个月,这批书昨晚正式入藏纪念馆为其“度身定制”的、集中展示犹太民族历史的图书馆。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馆长陈俭表示,在纪念馆扩建工程收尾之际,迎来这批重要藏品意义深远。纪念馆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对史料的征集、研究、分析,这批重要藏书的“加盟”,有助于将纪念馆打造成权威的“犹太难民在上海”史料研究机构,帮助人们更公正客观地了解这段历史。而历时一年多的图书入藏过程尽管“好事多磨”,但也让他再次感叹正是社会方方面面的“给力”支持,才保留下了一段段中犹两个民族的美好回忆。比如,这次就得到了上海公共外交协会、上海海关、市外办和志愿者等多方支持。其中,让这批图书先进入保税仓库的做法,就是上海自贸试验区成立以来的首创之举。“正是大家的创新思维,对改革开放成果的充分利用,让我们最终争取到了这些图书”。
图片说明:1947年4月25日,科特一家在上海的合影
图片说明:科特在名单墙上找到了自己一家四口在上海避难期间用过的名字
图片说明:捐赠图书装箱前,老人与自己心爱的图书依依惜别
“这里的书籍是由科特·威克先生捐赠的,以纪念他深爱的父母,永远感谢上海在1939—1948年间拯救了他们全家。”来到位于纪念馆摩西会堂三楼的图书馆,科特在电话中反复提到的“一定要写上”的这句话被印在了进门处。科特告诉记者,1939年,为逃离纳粹迫害,年仅1岁半的他和4岁的哥哥,跟随父母从维也纳来到上海。在他印象中,上海是“安全之城”,他在这里有着太多的甜蜜回忆——每天有饭吃、有衣穿、有书读,还可以去逛南京路、外滩,“上海人民给了我家人般的爱,一个非战时的犹太孩子可以有的,我在上海都有了”。1948年,科特一家离开上海前往英国伦敦定居,开始了对犹太相关书籍的收藏。除了政治、经济、文化等题材,还有不少记录犹太人在上海避难故事的书,70多年来收集了近万册图书。去年2月,他与太太、女儿、女婿来上海旅游时,在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幸存者名单墙上看到了当年自己一家四口的名字,非常感动。当听说纪念馆计划扩建并建立一座图书馆时,他主动提到了自己的“宝藏”。“目前看来,这里是最合适的地方了。”他说,前几年他被查出患了肺癌,这些年的一个愿望,就是想给自己毕生收藏的书籍找到合适的归宿,“我愿意都捐给纪念馆,希望这些书对你们有用”。
图片说明:科特和妻子卡里尔在伦敦家中收到捐赠证书
陈俭说,让他感动的是,在之后多次与老人的联系中,老人都坚定地表示要把书捐给上海。新馆扩建设计方案专门为这批书定制了防虫防霉的樟木书柜。不过,要让这8100册书漂洋过海收入馆中,却不是一件易事。按照书籍跨境流程规定,首先要报送书目。然而,整理近万本书对老人来说工作量堪比“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能否先将书籍运到上海自贸试验区保税仓库,再组织人员到仓库整理书目,发给相关部门进行审核?经过上海公共外交协会与上海海关、市外办和上海自贸区国际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下称“自贸文投”)等多方协调,终于将这一想法变为现实。
自贸文投国际贸易部总经理助理金莹告诉记者,去年7月31日起,公司先后4次派了8名志愿者到科特家中整理清点图书,最终将8100本书装箱并存入仓库。12月初,这批图书登上了前往中国的货轮,于今年农历大年初一抵达了上海港。但受春节放假和疫情影响,船只未能第一时间靠港。在有序复工复产后,这批书于2月下旬进入自贸区保税仓库。4月初,纪念馆组织了10名志愿者进入仓库对图书进行编号整理。在自贸文投团队的协助下,仅用两周就完成了繁重的书目摘录整理工作。同时,为了确保图书尽快完成相关进口手续,自贸文投即刻组织审读工作,并在审读完成后快速清关。昨晚,这些跟上海有着特殊缘分的书籍,终于悉数抵达纪念馆。
“我希望等疫情平稳后,可以再来上海看看新的纪念馆,看看书的新家。”科特说,他经常在犹太社团分享自己的上海经历,“现在,我可以告诉犹太俱乐部的伙伴们,告诉我们的媒体,我的书找到了最好的归宿,就在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中!”陈俭表示,接下来纪念馆将对这些书进行分类,公众在办理相关手续后即可借阅。
作者:单颖文
图片:叶辰亮、丁文琦摄,资料图片由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提供
编辑:祁骏
责任编辑:张晓鸣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