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8月20日揭牌以来,临港新片区共完成企业注册14457户,同比增长69.7%,注册资本金1935.85亿元,同比增长296.21%;特别是今年以来,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1-7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2.8%,产业投资同比增长69.8%,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5.1%,实现了“热度不减、势头不减、改革力度不减”。
为深入总结临港新片区成立一周年的制度创新成果,临港新片区管委会收集并遴选了32个创新案例,这些创新案例充分展现了临港新片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打造特殊经济功能区和现代化新城建设的生动实践。站在新的起点上,临港新片区将坚持对标国际最高、最好水平,持续加大开放型经济风险压力测试,努力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标杆!
创新案例一:实现海外人才从业自由,打造国际人才自由港
如何面向海外人才实现全方位高水平开放,不仅是一个关乎临港新片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建设“集聚海内外人才开展国际创新协同的重要基地”成果的现实问题,同时也是向世界彰显我国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决心的标尺。为进一步聚集海外高层次人才,打造创新活力迸发的海内外人才高地,临港新片区管委会致力于构建更加自由便利的人员管理制度,放宽现代服务业高端人才从业限制,在人员出入境、停居留、工作和生活等方面更加开放便利的政策措施,使外籍高层次人才在临港新片区各展其才、各尽其用,成为融入新片区开放型产业体系建设的一支重要生力军。
目前,临港新片区已发布涉及海外人才政策共计11项,已形成3个二级办法、6个通知和2办事指南,临港新片区海外人才政策基本落地。其中,通信专业技术、会计专业技术类职业资格考试已开展报名,临港新片区外籍人才长期居留和永久居留便利新机制的落地实施,提升了外籍人才来新片区从事商务、交流、访问等经贸活动的便利性,使外籍人才充分享受到新政红利,提档加速、有力助推临港新片区外籍人才引进工作。目前已推荐9位外籍高层次人才申请永居,其中已有5位获得推荐函,首位获得在华永久居留证者为来自区内单位上海交大中英低碳学院的高级专家;已有2位外籍华人正在申请永居;合计27名外籍人才连同家属已办理最长5年居留许可;已形成试行办理口岸签证的企业“白名单”18家和“绿名单”16家,口岸电子签证系统上线后,清单中企业即可进行申请,探索给予绿名单中企业更优惠的口岸签证待遇。
创新案例二:突破国内人才梯度化引进体系,打造创新活力迸发的人才高地
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以打造集聚海内外人才开展国际创新协同的重要基地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关于促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高质量发展实施特殊支持政策的若干意见》相关工作要求,全面开展临港新片区人才条线制度创新工作,在全市国内人才梯度化引进体系方面率先取得新突破。
临港新片区的人才新政直指用人单位核心需求。290多家符合产业导向用人单位纳入了居住证转常住户口7年缩短至3年单位清单。拥有核心业务骨干直接落户推荐权的人才引进重点机构包含科技型企业等主体,数量达56家。首批技能人才引进目录包括23类49项技能人才,多家企业被赋予行业代表性企业目录外职业资格和技能等级自主评定和推荐权,正逐步组织专家评审。
降低落户门槛使人才直接受益。首份“7转5”推荐函获得者为一位土建工程师,其曾两次向浦东新区人才交流中心提出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人员申办本市常住户口申请。申请人虽持居住证时间总计已满7年,但因期间社保个税缴纳、职称聘任等情况,有效持证时间不足7年,不满足现行面上居转户政策。由于扣除无效月份数后的有效持证时间达到5年,适用新片区居转户年限缩短政策后,申请人满足了落户条件。2020年2月,申请人获得临港新片区首份居转户缩短年限推荐函,3月初其单位在“一网通办”系统填报申请居转户,经公示,于5月初成功落户上海。
至2020年8月中旬,管委会已发出居住证专项加分推荐函14份,居住证转常住户口“7转5”推荐函157份、“7转3”推荐函39份。用人单位提交人才引进直接落户申请74例、成功落户9户,留学回国人员落户申请20例,成功落户4户。
创新案例三:推出全国首个政府搭建的“共享员工服务平台”,率先实现全面复工复产
为应对新冠疫情爆发以后日益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加快人才等高端要素集聚,提升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中的地位作用,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积极搭建区域人力资源共享功能性平台,营造人才管理创新协同生态圈,源源不断注入政府优质服务,为驱动临港新片区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截至3月中旬,通过“共享员工”服务平台对接了15家企业644人的用人需求和4家企业477人的人员供给,包括海昌海洋公园、YKK吉田拉链、伦茨传动系统、德鲁仕植物、均胜汽车安全系统等多家重点企业。“共享员工”服务平台发挥了特殊时期政府人才服务功能对帮助企业解决临时性用工需求的作用。截止3月27日,临港新片区386平方公里范围内,纳入统计的复工企业1720家,基本全部复工复产,复工人数约六万余人,基本全部返岗。
“共享员工”平台一方面调节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需求,一方面强有力地发挥了人才保留、人才吸引作用,特别是对于疫情中风雨飘摇的小微企业。企业共担薪酬、共担福利、共担风险的灵活性组合方案降低了用人成本,有效避免大量裁员的无奈窘境。“共享员工”服务平台帮助实现稳就业目标,人才安全感和对临港新片区的归属感明显提高。
创新案例四:设立全国唯一的特殊综合保税区,着力打造特殊经济功能
2019年8月6日,国务院发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明确在临港新片区内设立物理围网区域,建立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作为对标国际公认、竞争力最强自由贸易园区的重要载体,实施更高水平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和制度。2020年1月1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5月16日,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挂牌成立,成为全国151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中唯一一个特殊综合保税区。
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的挂牌运作是上海市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五个重要”要求,深入推进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形成开放型发展经济新动能的重大举措。其意义在于:一是围绕“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在创新海关监管模式、提升全球贸易及航运资源配置能力方面作出了重要探索;二是聚焦成为统筹在岸和离岸业务的重要枢纽,在保税物流、保税加工制造等基础功能上,进一步拓展离岸贸易、离岸金融、离岸数据等国际业务,为探索建设具有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提供更多实践样本;三是采用了集中协调、挂图作战的工作模式,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一期围网任务,充分展现了临港人“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意志和决心。
5月16日,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揭牌,宝武原料采购服务、上港集疏运中心、上药控股供应链项目、马士基亚太分拨中心项目等首批18个新入驻项目进行了集中签约。目前,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内新注册项目163个,注册资本金98.2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1个,正在推进项目123个,涉及跨境贸易、金融服务、国际中转集拼、航运服务、智能电子、复合材料、生物医药、功能平台等多种产业类型,预计投资金额151.3亿元。
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按照临港新片区内企业实际生产计划提供综合物流增值服务,采取“海运整批进境+VMI保税管理”的供应链集成解决方案,创造了更加有利的国际供应链服务配套环境,进一步降低了企业库存管理和资金占用压力,提升了经济效益。7月6日,针对区外重点外商独资企业卡哥特科亚太整车装配中心的业务模式特点,将首批Bromma吊具出区运抵卡哥特科临港新片区工厂流水线,开展加工贸易组装作业,标志着首个落地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的区内外产业联动项目正式启动。
此前,不少企业选择在新加坡完成全球集货,将各种税率、产地不同的产品部件在新加坡装配完成后再发往中国进行销售。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新政出台后,海关对区内的产品按照货物实际状态征税,且区内企业取消账册管理,如此便可大力推动区内组合加工及进口快消品的分装产业发展。经中国航空技术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测算,该企业全球集货业务如落地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物流成本将节省50%以上。特殊综合保税区挂牌短短一周内,已经吸引了普洛斯集团、贝塔斯曼等跨国公司迅速签约,上述企业将依托洋山深水港区位优势和特殊的政策建设面向全球的产品国际分拨及销售服务中心。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正逐渐实现由“节点”到“枢纽”的战略性转变。
创新案例五:提升国际枢纽港功能,国内首票跨关区国际中转集拼业务成功试单
国际中转集拼业务是衡量一个国际枢纽港口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海关总署2018年第120号公告《关于海运进出境中转集拼货物海关监管事项的公告》实施以来,全国各主要海运口岸在中转集拼业务上积极探索实践,但均未实现跨关区中转集拼。临港新片区管委会落实《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要求,针对上海远洋航线集中在洋山港,近洋航线集中在外高桥港口的现状,会同上海海关等监管部门,积极突破跨关区中转难题,增强全球枢纽港国际中转集拼枢纽功能。
为支持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国际中转集拼业务发展,上海海关批准上海深水港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设立国际转运集拼监管中心,对集拼货物实行闭合式、信息化、集约化管理,并成功完成了国际中转集拼的海运舱单模式下的全流程试单操作,不仅如此,还多次提速试单,通关效率和便利化程度均大幅提升。
为增强国际中转集拼枢纽功能,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会同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上海海事局、上海边检总站发布了《关于促进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对外开放与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对从事国际中转集拼业务及搭建国际中转集拼服务中心的企业按照其规模和贡献度给予一定支持,积极引导全球性国际供应链服务商,将国际中转集拼业务向上海集聚。
相比较原先绕道釜山、新加坡等中转港相比,上海作为全球排名第一的集装箱枢纽港,货源腹地辽阔,开展国际中转集拼业务,不仅可以大幅节省转运时间和成本,也为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吸引国际采购、分拨配送等高附加值物流增值服务,提高国际中转货比例起到显著提升作用。
2020年7月,丹麦得斯威国际货运公司(DSV)在上海海关隶属洋山海关的全程监管下,将采购自德国汉堡的汽车零部件等货物在上海深水港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所属国际中转集拼仓库进行拆箱,与其它货物重新拼箱后运往上海外高桥港区,重新出口至东南亚和日本等地,这标志着上海口岸正式开展跨监管区域国际中转集拼业务。DSV海运及铁路总监James Chi先生表示,此次试单证明了上海开展国际中转集拼业务的时机已经成熟,公司将继续加强与临港新片区管委会沟通,研究优化相关业务流程,推动上海口岸国际中转集拼业务发展,助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创新案例六:航运产业链招商助推临港新片区高端航运服务功能升级
国务院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中明确“支持内外资企业和机构开展航运融资、航运保险、航运结算、航材租赁、船舶交易和航运仲裁等服务,探索发展航运指数衍生品业务,提升高端航运服务功能”。
海员系从事特定劳动的群体,随着全球贸易和海运船队的飞速发展,海员需求量稳步增长。近年来,随着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海员供给量下降,中国海员迎来新的发展契机,成为促进欠发达地区城乡就业、产业扶贫的一种有效形式。由于海运船公司总部及其分支机构主要分布在沿海省市,其在当地设立的海员外派劳务机构,根据2011年6月发布的《海员外派机构资质管理实施意见(试行)》中明确的“应该以本机构的名义、在机构注册所在地主管部门,为自有外派船员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参保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以及其他社会保险”。相较于陆地工作者,海员移动性大,其在原居住地落户、购房、子女入学、就医等便利与社保缴纳地息息相关。法国达飞轮船、地中海航运等海运船公司有意扩大中国海员的招募规模,对海员走访调研时发现,一大部分船员希望能在其原居住地连续缴纳社保,这也成为制约其在中国设立船舶管理和船员劳务外派服务机构的一大困难和瓶颈。
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围绕航运产业链布局、提高高端航运服务功能,与上海海事局、上海市交通委积极研究可行的解决方案。上海海事局及其所属洋山港海事局多次与国家交通部及所属海事局沟通,结合对海员这一从事特定劳动的群体研究,提出“实事求是,分步实施”的解决方案,即在现有管理制度下,允许从事海员劳务外派的机构先提供一定比例的海员异地社保参保证明;同时积极研究探索在临港新片区内暂停实施《海员外派机构资质管理实施意见(试行)》中对自有海员社保缴纳地的限定要求,对注册在或经营场所设在临港新片区内的海员外派机构,实行区内申请、区内审批。
在上海海事局、上海市交通委等相关部门关心支持下,相关海运船公司海员外派劳务机构已顺利落户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在现有船舶管理、海员劳务外派等业务基础上,围绕航运保险、航运结算、航材租赁、船舶交易、航运仲裁、海事服务等航运产业链布局也稳步推进。既彰显了临港新片区进行自主发展、自主改革和自主创新,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自主开展贴近市场的创新业务的决心,也是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以习总书记“五个重要”为统领,加快临港新片区高质量建设的有益尝试。
创新案例七:洋山特殊综保区迈入整车进口“保税仓储”新时代
2019年8月6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明确要建立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11月4日,海关总署印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洋山特殊综合保税监管办法》(公告2019年第170号)明确“境外货物入区保税或免税”“区内企业可依法开展中转、集拼、存储、加工、制造、交易、展示、研发、再制造、检测维修、分销和配送等业务。”日前,525台总值近1.4亿元的奔驰进口整车从上海外高桥港区海通码头运抵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标志着上海口岸整车进口业务从“落地征税”向“保税仓储”复合式发展加速转变。
长期以来,除平行进口汽车外,我国对其他以进入中国市场为目的的进口车多实行“落地征税”。进口汽车保税仓储作为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挂牌后的又一个创新功能,充分发挥了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口岸资源聚集优势、港口枢纽干线优势、保税政策体系优势,为企业资金压力做“减法”,形成了汽车企业、仓储企业及物流企业多方共赢的局面,同时也为供应市场需求做“加法”,进一步加快了国内进口汽车供应链反应速度,从而为洋山特殊综保区发展成为全球汽车资源配置“枢纽”埋下铺垫。
洋山海关大力支持企业运用特殊综合保税区的优惠政策,在海关稽查、商检等有关部门支持下,全力保障“保税+仓储”政策顺利落地。提前对接多家进口汽车企业,宣讲汽车保税仓储政策,吸引进口品牌入驻;提前制定汽车入区流程,指导企业完善软硬件监管设施;支持企业对汽车进行表面目视检查,并指导相应通关方案,助力企业充分享受政策红利。
负责这批货物进口的上海元初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影明表示:进口整车在区内实现保税存储功能,对企业来说销售模式将变得更灵活、更快速,也减轻了厂商的运营成本和资金压力;同时相比过去从订单下达,国外装运发货到国内销售至少需要2个月的周期,如将工厂的发货点前置到洋山特殊综保区,则从下订单到国内销售可以减少到1周左右,完全满足市场需求。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具有口岸资源集聚优势、港口枢纽干线优势和保税政策体系优势,该批进口汽车涵盖奔驰GLC200、GLC300、C180T及C200T等多个车型,其成功入区也标志着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内奔驰品牌整车分拨中心已初步建成,迈入进口整车“保税仓储”的新时代。
创新案例八:“中国洋山港”籍船舶再次登记启程
国务院印发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中明确:“提升拓展全球枢纽港功能,在沿海捎带、国际船舶登记、国际航权开放等方面加强探索,提高对国际航线、货物资源的集聚和配置能力。”2020年8月,中远海运发展“新洋山”轮成为临港新片区首艘登记注册船舶。
8月12日,中远海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所属“新洋山”轮,完成了“中国洋山港”籍船舶登记相关手续。这是目前现有的第三艘“中国洋山港”籍登记船舶,也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揭牌成立后,首艘登记“中国洋山港”籍国际集装箱运输船舶。
“新洋山”轮总长263.23米,型宽19.3米,船舶总吨41482,参考载重吨52242,是中远海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所属国际航线集装箱五星旗船舶,船舶管理公司为上海远洋运输有限公司。上海海事局、中国船级社上海分社同一天为该轮签发了船舶所有权登记证书、船舶国籍证书、最低配员证书、船舶电台执照以及相关船舶检验证书。
随着第三艘“中国洋山港”籍船舶登记的完成,上海海事局将推动实行更加便利的“中国洋山港”国际船舶登记管理制度,丰富围绕船舶登记的航运保险、航运结算、航材租赁、船舶交易、航运仲裁、海事服务等航运产业链布局融合,集聚航运服务要素,深化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服务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建设发展。
创新案例九:启用系统集成创新的一体化信息管理服务平台,以“管得好”实现“放得更开”
国务院印发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提出“建立涵盖新片区管理机构、行业主管部门、区内企业和相关运营主体的一体化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同时,海关总署印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洋山特殊综合保税监管办法》)明确要求“洋山特殊综保区管理机构应建立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区内管理机构、海关等监管部门间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与上海海关牵头,会同市商务委、外汇管理局上海分局、市交通委、市税务局、市大数据中心等部门,按照共商共建共享共用原则,聚焦协同监管、风险预警、政务服务、增值服务等功能,以逐步构建多维度的“电子围网”、实施精准监管、智能监管和无感监管为目标,开发建设了临港新片区一体化信息管理服务平台(以下简称“一体化平台”)。
一体化平台通过打破政府部门、企业、运营主体、第三方平台等的数据壁垒,以数据透明化提升监管自由度,以数据共享化提升监管协同度,以数据实时化提升企业便利度,并致力于数据清洗、数据交换等数据中台处理,最终服务海关、外管、税务等监管部门的监管需求和企业业务办理需求。一体化平台首先在洋山特殊综保区范围内先行先试“物理围网”+“电子围网”监管模式,在试行成熟情况下,逐步拓展至新片区内特殊综保区外的重点企业,最终将覆盖新片区全域范围。
协同监管通过实时对接企业ERP/WMS系统、政府部门数据、智能设施设备数据、第三方数据等,实现了企业360度精准画像、一企一户、一码索引等特色功能,满足了政府部门间信息互联共享、执法互助、结果互鉴(互认),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及分级分类管理大格局。风险预警基于全时全域的大数据分析、风险预警模型等数据中台建设,实现风险预警和防控,提升风险防范水平和安全监管水平。政务服务通过一体化平台连接企业端、政府端,同时融合“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实现中央管理部门垂直维度、地方管理部门平行维度、区内外企业业务维度的高度融合的一站通办。专业服务通过一体化平台撮合交易功能模块,为市场主体之间提供优质的、个性化的第三方增值服务。
4月23日,一体化平台顺利通过验收,5月16日正式上线。目前,已开发完成9大功能板块、53个功能模块,并接入相关数据。依托一体化平台,海关、外管、海事等部门已启用新的监管系统,实行对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的协调监管,区内企业可顺利开展“进境/出境径予放行货物自主声明”、“卡口核放凭证”、“进出区提发货凭证”、“出口退税”、“船舶危险品申报”等相关作业。
创新案例十:进一步落实金融业对外开放,全国首家合资理财公司落户临港新片区
2019年12月20日,中国银保监会批准东方汇理资产管理公司和中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在上海合资设立理财公司,这是全国首家获批的合资理财公司,也是首家外资控股的合资理财公司。2020年5月8日,东方汇理(Amundi)和中银理财合资设立的理财公司——汇华理财有限公司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签订合作协议。
2019年7月20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对外推出11条金融业对外开放措施。其中第3条明确“允许境外资产管理机构与中资银行或保险公司的子公司合资设立由外方控股的理财公司。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始终紧盯首家合资理财公司的推进进程。中国银保监会批准东方汇理和中银理财在上海合资设立理财公司后,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即与两家公司展开全面对接。
2020年5月8日,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会同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上海银保监局、上海证监局、市金融工作局召开《全面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金融开放与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发布会,会上汇华理财与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签订合作协议,助力临港新片区金融领域进一步开放。
汇华理财由东方汇理资管出资55%,中银理财出资45%,是全国首家获批的合资理财公司,也是首家外资控股的合资理财公司。东方汇理是欧洲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于2010年,是由法国农业信贷银行和法国兴业银行两大银行集团的资产管理业务合并组建的金融机构。
汇华理财是第一家在华设立的外方控股理财公司,是落实金融业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措施,将有利于引进国际先进资管机构在经营理念、运营管理机制、资产组合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经验,同时发挥中方股东在渠道、客户等方面的优势,以及对国内金融市场的深入理解和投资能力等方面的长处,进一步丰富资管市场主体和产品种类,满足投资者多元化服务需求。
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与汇华理财的战略合作将致力于依托临港新片区政策实施,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资源,聚焦资产管理领域,加快临港新片区金融开放与创新发展,不断提升临港新片区金融资源配置能力和影响力,在汇华理财成功落户基础上,进一步争取更多的合资理财公司落户新片区。
创新案例十一:成功搭建首个本外币合一跨境资金池,助力企业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2020年2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与上海市政府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支持长三角体化发展的意见》,明确在临港新片区内探索开展本外币合一的跨境资金池试点。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成功搭建临港新片区揭牌以来的首个本外币合一跨境资金池。
临港集团是临港新片区开发建设的重要主体,目前已形成“深耕临港、立足上海、融入长三角、服务全国、走向海外”的园区布局,在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以及吸引海外资金参与新片区建设等方面有着迫切诉求。“金融30条”发布后,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会同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为临港集团搭建跨境资金池提供完善的政策辅导;建行新片区分行、工行新片区分行充分发挥全球化经营优势,对标高水平国际金融服务能力,为临港集团境内外投融资资金提供便利化的本外币一体化结算、汇兑服务方案。4月23日,在外汇管理部门及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的大力支持下,临港集团获批临港新片区首单跨境资金池业务,成员单位涵盖临港集团本部及下属境内外公司共20家,拟集中外债额度约91亿美元。跨境资金池搭建完成后,临港集团通过工行新片区分行、平安上海自贸区分行两家合作银行首次引入跨境融资1亿美元,同步配以“套期保值”金融掉期产品锁定汇率,在有效对冲金融风险的同时,实现了包含利息税在内的综合融资成本最终大幅低于境内融资综合水平。
资金进出自由是投资和贸易自由的前提和基础,在风险可控条件下进行“先行先试”和“压力测试”,是临港新片区建设特殊经济功能区的重要内容。临港集团作为上海市属唯一一家以产业园区开发为主业的功能类国企和临港新片区开发建设的主体,在临港新片区的建设事业中承担着重要使命。临港集团本外币合一跨境资金池的搭建,为企业在境内组建和使用跨境资金池提供了便利,一方面实现了集团与子公司打通、境内与境外打通、本币与外币打通,对临港集团境内外本外币资金集中管理,引进境外资金参与临港新片区建设,降低资金综合成本起到关键性作用;另一方面有助于发挥标杆效应,鼓励跨国公司在临港新片区设立全球的或者区域性的资金管理中心,助力总部经济发展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创新案例十二:创新应用自由贸易账户功能,搭建首个全功能型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
2020年2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与上海市政府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支持长三角体化发展的意见》,明确在临港新片区,支持符合条件的跨国企业集团在境内外成员之间,集中开展本外币资金余缺调剂和归集业务,对跨境资金流动实行双向宏观审慎管理。5月,在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的政策指导以及大力支持下,浦发银行为密尔克卫化工集团搭建了临港新片区首个全功能型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进一步丰富了临港新片区服务跨国总部型企业的产品体系。
全功能型资金池是自由贸易账户功能的创新应用,境外企业可以通过开立境外机构自由贸易账户(FTN)在岸统筹归集全球资金,推动自由贸易账户在全球财资管理中心的应用,吸引更多国际财资管理中心入驻临港新片区,为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开辟一条全新的途径。作为全国首个可同时归集本外币资金的跨境资金池,全功能型资金池的成功实践为试点建立本外币一体化的账户体系、统一本外币跨境资金管理政策也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和示范。
创新案例十三:实施跨境资金便利收付,首批境内贸易融资资产跨境转让业务成功落地
2020年2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支持长三角体化发展的意见》,明确支持在临港新片区内试点开展境内贸易融资资产跨境转让业务,促进人民币跨境贸易融资业务发展。3月31日,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发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境内贸易融资资产跨境转让业务操作指引(试行)》,发布当天,交通银行新片区分行将总额1000万人民币的国内信用证福费廷资产分别转让给中国银行悉尼分行和交通银行澳门分行。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率先为新片区企业埃珂森(上海)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和上海远宜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办理了国内证福费廷资产跨境转让业务,成功落地临港新片区首单境内贸易融资资产跨境转让业务。建设银行新片区分行通过区块链贸易金融平台为新片区企业上海外高桥造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办理首单国内信用证福费廷区块链跨境转让业务。
临港新片区启动贸易融资资产跨境转让试点后,银行可比较境内外融资资金价格,在合适条件下将贸易融资资产向境外投资人转让,最终使得产生原始资产的企业降低融资成本。继首单境内贸易融资资产跨境转让业务落地后,交行新片区分行2020年上半年又为上海鑫尧实业有限公司、上海四维数字图文有限公司、南昌华勤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中行上海市分行为上海远宜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办理该项业务,据企业表示,通过办理境内贸易融资资产跨境转让,使其贸易融资成本降低0.2%至0.5%左右,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该政策可以帮助企业第一时间享受政策红利,为临港新片区内企业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通过利率定价的传导机制,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提供了良好示范。
创新案例十四:优化跨境金融服务,率先实现优质企业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
2020年3月5日,在人行上海总部指导下,上海市银行外汇及跨境人民币业务自律机制发布《临港新片区优质企业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方案(试行)》。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浦发银行积极响应,第一时间推出相应的服务指引并为数家优质企业落地首批业务,全力支持新片区企业在疫情防控期间的生产经营,持续推进新片区金融服务的便利化进程。
根据《方案》,银行可以凭企业收付款指令,在“展业三原则”基础上,直接为企业办理货物贸易及服务贸易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以及人民币资本金、跨境融资(含全口径跨境融资及外商投资企业投注差模式下的外债)及境外上市募集资金调回等项下人民币收入在境内的依法合规使用,企业无需事前、逐笔提交真实性证明材料,即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进一步简化优质企业跨境人民币业务办理流程,推动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
同时,为了突出金融支持临港新片区建设,在优质企业的认定上,向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高端装备等临港新片区重点发展产业领域的企业倾斜。
从提供服务的种类看,在临港新片区实施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后,对于货物贸易的结算,企业无需提供合同、发票等背景材料,大大提升了其结算效率。今后更可通过网银直接办理,极大简化业务办理流程。对于资本金境内使用汇划手续更简便,据企业测算现在资本金汇划比原先节省了一到两个工作日的时间,使其操作体验有了很大改善。从提供服务的银行金融机构看,在《方案》的支持下,可进一步推动流程创新,通过内部备案、网银平台等机制,帮助企业客户无纸化、不出户办理业务,促进人民币国际化运用。
创新案例十五:大力发展离岸转手买卖,助力跨国集团统筹发展在岸业务和离岸业务
2019年8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及《关于促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高质量发展实施特殊支持政策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特殊支持政策50条”)等推动临港新片区实现更深层次开放的政策意见陆续出台,“特殊支持政策50条”明确了新片区内企业可开展真实合法的离岸转手买卖业务,并支持金融机构可参照国际通行规则,为新片区内企业开展离岸转手买卖业务提供高效便利的跨境金融服务。临港新片区成立后,区内企业阿特拉斯·科普柯(上海)工艺设备有限公司积极探索新型国际贸易,率先通过中国银行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分行,完成首笔新片区离岸转手买卖资金结算。
在离岸转手买卖业务落地后,阿特拉斯(上海)立即联系集团总部委派亚太区的采购和销售订单,由阿特拉斯(上海)作为指定的贸易服务中间商。2019年四季度,阿特拉斯(上海)已通过中国银行自贸区新片区分行成功完成5笔离岸转手买卖收汇确认,并将资金汇入外汇账户。伴随着后续对外支付手续的完成,阿特拉斯(上海)将实现业务转型,获得贸易价差收入,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为阿特拉斯(上海)提升亚太区市场份额创造了有利条件,也是跨国公司借助上海自贸新片区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的重要体现。中国银行上海分行也将不断为企业提供优质的跨境结算金融服务方案,为新片区贡献金融力量。
创新案例十六:实现上海首笔一次性外债登记业务试点,进一步提升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水平
2020年6月5日,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以下简称“外汇局上海市分局”)发布《关于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开展外债登记管理改革试点的通知》(上海汇发〔2020〕26号)。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以办理一次性外债登记,不再逐笔办理外债签约登记。农行新片区分行在外汇局上海市分局的指导下为注册在临港新片区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城林环保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成功办理了一次性外债登记,这也是上海地区首笔一次性外债登记业务。
一次性外债登记大幅简化了企业办理跨境融资业务流程,为试点企业节约了时间、人力、财务等成本,通过一次性核定外债额度、逐笔使用的模式,提高了企业从境外融资的效率,便利企业通过境外融资,丰富资金来源,降低融资成本和换汇成本,有利于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同时,拓宽了临港新片区内银行跨境金融产品工具,借助外债便利化开展跨境联动,依托境外分支机构和市场资源优势,开展涉外融资担保、外债汇率避险等综合化跨境金融服务,有利于进一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金融配套支撑。
创新案例十七:推进跨境资金收付便利,实现数字化的跨境支付结算模式
2019年8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明确支持在临港新片区探索实施资金收付便利的跨境金融管理制度。结合新片区企业跨境收付特点,工商银行研发了区别于传统银企互联系统的、免系统对接的跨境支付结算模型,实现了企业自身系统上传文件、银行接收甄别、网银二次确认的无纸化结算模式。本案例亮点在于企业分支机构的变化无二次开发,同时无需对接API接口,仅是简单的文件格式约定,实现贸易便利化与无纸化。
该系统对接服务模式,是继银企互联、SWIFT、EBICS之后,诸多大型企业青睐的银企对接方案。一是能够对标国际惯例提供符合企业风控和经营需求的结算支付系统,满足特斯拉等外资企业选择在华商业银行合作伙伴的核心诉求。二是该系统的落地,对银行服务大型及超大型跨国公司以及具有个性化资金结算需求的各类企事业单位形成良好标杆效应。三是在标准服务体系下实现个性化服务,对商业银行理解优质企业结算诉求、结算习惯以及需求焦点,不断优化现有结算产品提供了良好参照。四是作为人民币国际化、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对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改善营商环境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创新案例十八:助力国企降本增效,临港新片区首单市场化债转股金融投资业务落地
2019年8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正式挂牌成立。农业银行新片区分行积极行动,以市场化债转股业务为切入点,通过投贷联动,助力临港集团降本增效、创新发展。
这是临港新片区成立后的首单首单市场化债转股金融投资业务。本笔业务展现了临港集团始终秉承的创新发展标杆作用,而且充分发挥了临港新片区股权投资平台的引领作用,推动了国有企业产权结构多元化,降低了企业财务杠杆,增强了国有资本活力,促进了新片区金融市场的活跃与发展,为债转股业务在上海市属国企和临港新片区内其他企业的推广应用提供了鲜活的范例。
创新案例十九:设立全国唯一跨区域跨市场的全国性证券期货纠纷公益调解机构
中证资本市场法律服务中心、是经中国证监会批准设立的、我国唯一跨区域跨市场的全国性证券期货纠纷公益调解机构,注册资本5亿元人民币,由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全额出资,于2020年1月17日在临港新片区注册设立。中证法律服务中心主要职能包括:构建投资者服务平台;受投资者委托,提供调解等纠纷解决服务;开展调解业务统计、研究和宣传交流;为投资者自主维权提供法律服务;其他依法经相关部门批准后可开展的经营活动。
截至2020年7月底,中证法律服务中心已登记纠纷15737件,受理11073件,调解成功7912件,争议金额总计79.09亿元,投资者获赔金额26.40亿元,调解成功率约为72%,纠纷调解案件数量占资本市场案件总量超60%;共接受法院委托委派调解案件3022件,涉及纠纷金额4.12亿元,调解成功874件,赔偿金额7265万元,委派委托案件承接数量在全国诉调对接机制案件总量中占比70%以上;成功实践全国首单司法确认案件,共协助完成707件纠纷的司法确认工作,相应赔偿金额达13.4亿元,司法确认总数全国第一,中证法律服务中心作为市场纠纷调解的主渠道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
创新案例二十:成功注册首单“自贸临港新片区公司债”,为新片区开发建设和产业发展开辟创新融资渠道
2020年8月,临港集团成功获批首单“自贸临港新片区公司债”,注册规模人民币40亿元,预计首期发行10亿元,由瑞银证券作为主承销商,东方投行为联席主承。在开发专项用于新片区建设的创新债券品种的同时,临港集团还将借助全球知名券商丰富的境外投资资源,积极吸纳优质的境外投资人共同参与到专项用于新片区开发建设的人民币债券投资业务中。
“自贸临港新片区公司债”是专项用于临港新片区开发建设的公司债券,是为临港新片区度身定制的金融创新品种。“自贸临港新片区公司债”的获批为临港新片区引入建设资金提供了新的渠道,在深挖新片区高端产业资源价值的基础上,将吸引优质稳健的境内外投资者对新片区的关注,为资金平稳进入新片区市场实施长期有序投资、共同参与新片区开发建设开辟了一条创新通道。
通过吸引境外资本参与新片区投资,既满足了新片区开发建设亟需大量建设资金的融资需求,也大大提升了临港新片区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此单业务的落地,进一步体现了临港新片区金融开放与创新发展高地的实力与活力,一方面加快境外投资者“备案入市”、“开户便利化”等政策落地,另一方面也发挥了新片区的创新吸引力,通过“金融业务”吸引“金融实体”,促进更多境外金融机构落户临港新片区开展创新业务。
创新案例二十一:创新设立复工防疫保险,助力临港新片区企业复工复产
临港新片区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上海市委、市政府关于复工复产复市工作的决策部署,有效保障临港新片区发展建设,临港新片区管委会联合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推出专门保障临港新片区企业的复工防疫保险产品,充分化解企业后顾之忧,全力支持临港新片区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前提下推进复工复产复市。
鉴于临港新片区复工防疫保险具有“保障针对性强、政策支持性大、服务预防性优”的特点,产品推出后得到了企业的积极响应,在一周内超过30家企业进行投保,包括上海电气、中船、互联网创新中心、新松机器人、图森未来等知名企业,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一是提供疫情期间专属保障,有助于缓解企业复工复产期间因人员感染新冠肺炎而停工停产的后顾之忧,提升企业复工复产积极性,保障临港新片区发展建设稳步推进。二是将保险产品与地方补贴政策有机结合,大大降低企业购买成本,有助于充分减轻企业复工复产后的经营负担。三是根据企业疫情风险防控需求,提供针对性风险预防服务,有助于强化保中风险防控工作,助力企业在确保疫情防控前提下有序开展复工复产。
创新案例二十二:构建“18+N”特色指标体系,努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临港新片区管委会按照《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要求,围绕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围绕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大力度全方位高水平开放,建立“18+N”特色营商环境指标体系,为临港新片区建设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高地提供重要标准和依据。
根据“18+N”指标体系,对临港新片区营商环境进行了全面评估,从评估结果来看:世行指标排名较高,对标世行DB2020版评估报告,临港新片区得分80分(考量2019年8月挂牌后政策因素得分83.5分,接近全球第一梯队),其中,开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及获得电力评分较高。国家指标及特色指标表现良好,国家指标中,得益于一体化信息管理服务平台正式投用以及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政务服务方面获得高分;特色指标中,由于“特斯拉经验”溢出效应、率先探索企业名称告知承诺制以及境内外人才政策体系的加快完善等,投资自由、人才自由方面获得高分。
“18+N”指标体系首次将临港新片区营商环境发展程度以定性、定量指标进行描述和评价,将评价指标细分至特殊经济功能区和现代化新城建设的各领域,并进行范式评估。同时,在设立次级指标和选取评估方法时,充分考虑了市场主体的感受度。评估结果的发布为企业来新片区投资经营提供了更直观的参考。
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以评估结果为导向,以提升各项指标表现为目标,形成优化营商环境任务清单,包含提升政务服务水平、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强“一网通办”建设等11个领域共118项任务,通过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进行统筹推进。“18+N”指标体系为临港新片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提供了决策依据,为打造国际营商环境高地建立了重要参照系。
创新案例二十三:建立“四个一”招商机制,推动高端产业集聚升级
临港新片区自揭牌以来,积极探索打造“一盘棋统筹、一体化管理、一条龙保障、一揽子宣介”的“四个一”招商机制,统筹联动新片区内外资源力量,为企业项目提供快速、便捷的全生命周期服务,进一步优化新片区营商环境,不断推动新片区投资招商工作。
临港新片区自去年揭牌至今,共计接洽实体项目1475个,签约358个,签约项目涉及总投资额2713.63亿元(合同数)。尤其是今年以来克服新冠疫情影响,以更精准高效的服务推动企业落地投产,实现了签约项目181个(产业项目110个, 金融类项目36个, 贸易类项目11个,商文体旅类项目10个,综合保税类项目14个),签约总投资额1904.56亿元。
逐步形成招商“一三六”工作机制和标准,力争一个月洽谈签约、三个月启动供地、六个月实现开工。2020年7月7日,新片区总投资480亿元的18个产业项目集中开工,其中进平新能源、格科微电子、新微半导体、商汤科技等重大项目均为一季度刚刚签约的项目,尤其是进平新能源项目,从签约到项目方取得施工许可证仅用时约4个月。
新片区揭牌以来,吸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重点产业入驻新片区,推动“东方芯港”“生命蓝湾”“大飞机园”三大特色园区逐步发展,上下游产业链集聚效应与日俱增,预计到今年年底签约落地集成电路项目涉及总投资将超过1000亿。
创新案例二十四:创新完善临港新片区税收管理系统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税收管理系统,以市税务局按月提供的临港新片区经济管辖范围386平方公里内税收数据为基础,以上海市测绘院提供的电子地图为载体,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绘制出临港新片区税源地图,能够随时提取临港新片区特定时间段分区域、分税种、分级次的税收数据,能够查询单个企业的税收数据,能够自动统计分析临港新片区税收情况,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及时掌握辖区税收情况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税收管理系统绘制了临港新片区税源地图,赋予该系统查询数据、提取数据和统计分析等功能。管委会充分利用税收管理系统的功能,按月统计分析临港新片区经济管辖范围386平方公里、临港新片区先行启动区域119.5平方公里、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25.31平方公里以及所管辖各镇的税收情况,撰写税收专报,及时跟踪、管理、服务企业,为管委会做决策提供支撑,让税收管理系统成为反映临港新片区经济运行的晴雨表。
创新案例二十五:率先试点对本市分支机构施行属地征管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要进行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大力度的全方位高水平开放的指示要求,助力推动临港新片区实现高质量发展,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出台了《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发展征管服务措施的通知(试行)》。其中,率先试点对本市生产型企业注册在临港新片区内的分支机构,施行税收属地征管,允许其独立领用发票,这一举措给注册在临港新片区的分支机构生产经营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随着电子税务局首个分支机构喷达汽车精密部件(上海)有限公司临港分公司独立纳税申请的通过,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开启税收征管改革新篇章。
喷达汽车精密部件(上海)有限公司临港分公司主要为大众、宝马、通用等知名汽车生产商提供冷却喷嘴、汽车发动机等零部件。在调研过程中,该公司表示,分公司早在2018年就完成工商注册,但因为分支机构无法独立领用发票,这给生产经营和进一步扩大投资规模等带来了不便。喷达汽车的总公司注册在闵行,新政施行前,和其他企业的分支机构一样,一方面,无法独立领用发票,需开具发票时往往要先向总公司提出用票需求,由总公司在当地税务机关领票后,再通过专人送至分公司,中间多了两道环节,费时费力直接增加企业的办税时间和成本,还存在发票丢失的隐患,尤其是遇紧急事项急需开票时,更是一筹莫展;另一方面,分支机构税收无法属地征管,对企业经营者在分支机构所在地的持续发展壮大和投资信心也有一定的困扰。
政策一出,该公司第一时间收到了来自税务部门的辅导电话,以后分公司可以独立领用发票,节约了办税时间,大大降低了办税成本。
创新案例二十六:创新打造“前置审批+并行审核”的税收服务机制
为全面贯彻国务院、上海市政府建设新片区的重要指示,有力落实国务院设立新片区的总体方案,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提升临港新片区税收营商环境,建立更具有吸引力的临港新片区征管纳税服务体系,临港税务局积极开展纳税服务研究,对各项税务流程进行梳理,充分解构流程审批环节,通过“首席联络员”制度和“蓝税滴”纳税服务团队提前介入,构建“前置审批+并行审核”的税务服务机制,为企业在办理涉税事项上节省了大量时间,同时也为持续提升临港新片区税收营商环境提供了新思路。
2020年一季度,受疫情影响,各行各业遭遇到经营寒冬。在疫情期间为确保税收优惠政策最快速的落实到位,临港税务局针对重大涉税事项,推行“前置审批+并行审核”的税务服务机制。
特斯拉正是这项举措的首批受惠企业之一。临港税务局通过数据筛选了解到,特斯拉上海工厂由于前期工程投入大,存在可申请增量留抵退税的税额,但由于企业成立时间未满一年,纳税信用等级未达到受理留抵退税业务的基本要求。
在得知相关情况后,临港税务局提出针对纳税信用等级评级与留抵退税资料审核“并行推进”的创新模式,将优惠政策送进门,精准辅导企业同时提交两项业务所需的各项材料,提前进行各条线资料核验,在纳税信用等级公示的同时,完成了留抵退税资料的审核。
创新案例二十七:全面统筹市、区、镇三级经济管理事权,有针对性地进行体制机制创新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中明确:赋予临港新片区更大的自主发展、自主改革和自主创新管理权限,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授权新片区管理机构自主开展贴近市场的创新业务。自2020年8月20日挂牌以来,上海市人民政府集中赋予临港新片区管委会行政审批和行政处罚等相关事权共1170项。目前临港新片区管委会成为本市所有开发区中管理区域最大、赋权数量最多、行使层级最为完整的行政管理机构,在全国18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中位于前列。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在此过程中大胆创新,勇于突破原有的机制机制,形成了一套事权承接、行使与改革高度集成的管理工作体系。
自5月1日起临港新片区正式集中行使第一批事权以来,至7月底共受理办件743件。新增开工面积124.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33%,新增竣工验收面积128.9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108%。人才服务、金融服务、文化旅游等方面均诞生了旅行社经营许可证、权限内境外投资企业备案证书等多个新片区001号许可批复。
创新案例二十八:率先建立工程建设领域一体化审批服务与改革工作体系,放大“特斯拉经验”溢出效应
临港新片区设立以来,开发建设热度呈爆发式增长,工程建设项目数量、规模、复杂程度显著增加。为充分应对投资项目快速落地建设投产的需求,临港新片区管委会根据本市建筑营商3.0改革总体要求,进一步深化、固化“特斯拉经验”,构建全新的一体化审批服务与改革工作体系,出台了一批改革举措,实现工程建设开工速度再上新台阶。
蓝湾进平新能源项目方于2020年2月13日与临港新片区管委会正式签约,6月10日签订土地出让合同,6月24日获得施工许可证。从签约到开工仅用时约4个月,比特斯拉超级工厂签约到开工用时5个月还少了整整一个月,刷新了临港产业项目签约到开工全流程用时的记录,基本实现了“拿地即开工”,创造了符合项目方尽早开工需求的“临港速度”。
创新案例二十九:率先试点产业项目混合用地
为积极响应上海市《关于加快特色产业园区建设促进产业投资的若干政策措施》,稳住经济基本盘,2020年初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了《关于全力应对疫情支持服务企业发展的若干土地利用政策》《推进产业用地高质量利用的实施细则》等有关文件并在临港新片区率先开展产业用地多用途混合利用试点工作。
临港重装备产业区C02-05c地块,是新片区集成电路产业片区内的核心地块,由于入驻项目研发用地占比高达40%,突破了不超过15%的管理要求,经研究并报市规划资源局审核,以“明确用途+规定比例”的方式供地,同步启动控制性规划调整及土地和项目审批工作。最终由盛美半导体公司取得了该地块,实现了土地的高质量使用,有力推动了临港新片区集成电路产业的高质量集聚。
临港综合区04PD-0107单元C12-01b地块,重点打造航天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产业,所在临港金桥园区已入驻中移动、新松机器人、微小卫星等重点企业。园区开发公司根据进驻企业需求,提出提高研发和配套的建议。经与市规划资源局充分沟通后,在土地出让条件中约定:将可建工业研发用途和生活配套设施的比例提高到30%,其中生活配套设施15%。
创新案例三十:成功试点无人干预自动办理,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智能化水平
根据《关于开展“无人干预自动办理”试点工作的通知》、《2020年临港新片区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要点》等文件要求,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大胆创新、积极探索,选取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告知承诺)这一高频事项,在全国率先实现水保方案报告表“无人干预自动办理”新模式,切实提升企业的获得感、满意度。
系统上线后的3天内,已有2家企业在线完成3项业务的“无人干预自动办理”,每项业务从原先的至少跑一次、提交3份材料、办理7天、审核10多项信息,压缩到目前零跑动、在线提交1份材料,全程仅需5分钟即实现自动审批办结。7月1日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官网对此进行了专项报道,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宣传推广。
创新案例三十一:改革创新环境影响评价机制,在全国率先实行环评与排污许可“两证合一”
为进一步优化区域环境管理,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在市生态环境局的大力支持下,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积极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机制改革,着力构建临港新片区生态环境现代化治理体系,助力特殊经济功能区和现代化新城建设。
目前,超过半数环评项目实现零审批:涉及教育、房地产、办公用房、部分城市道路、桥梁、简单机加工等领域约60%的建设项目取得环评手续豁免权,真正实现了零审批、免手续。
此外,这一创新多措并举实现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间。90%的项目可免于提交总量来源说明相关材料。环评影响报告书和报告表的公示次数均减至2次,公示时间均减至10个工作日。重大项目实现环评技术评估时限和环评审批时限“双减半”,环境影响报告书和报告表的技术评估时限分别减少至15日和7日,环境影响报告书和报告表的审批时限分别减少至10个工作日和5个工作日。
创新案例三十二:充分发挥事权集中行使优势,打造建设工程项目综合验收“临港模式”
建设工程项目综合验收涉及绿化、交通、交警、卫生、规划资源、民防、消防、质量等众多环节和部门,是影响产业类投资项目建成投产的重要因素。为加快建设工程项目验收进度,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充分发挥集中行使事权的优势,大力推进建设工程项目综合验收改革创新,打造建设工程项目综合验收的“临港模式”。
在综合竣工验收过程中,通过“四统一”、告知承诺、“容缺后补”、“多测合一”、“一站式”验收等创新方式,进一步简化验收审批流程,提升审批效率,加快验收速度,综合验收平均办理时间压缩到5-6天,为产业类投资项目快速投产提供服务保障。例如,积塔半导体特色工艺生产线建设项目F1芯片生产厂房单体工程质量和消防验收,实现当日申请当日办结,保障了设备进场安装调试及后续的装饰装修。
作者:文汇报驻临港记者祝越
编辑:唐玮婕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