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宁路以西,正是上海的“西大门”G2京沪高速公路入城段。本报记者 周辰 摄
台风走后,骄阳回归。
8月6日清晨7点,大渡河路武宁路路口已是一派繁忙景象。货车从远处G2京沪高速公路入城,自行车、助动车、汽车从周边社区驶出。红灯亮起,路人和车辆缓缓停下,在路口挤了个满满当当。
工作日早高峰开始了,普陀公安分局勤务辅警施骏峰和同事们的一天也就开始了。天气预报显示:这一天的最高气温达34-35度。上海的夏天绝不拖泥带水,早上9点就已经逼近35度。地面温度更高,热得烫脚,所以执勤时要不停地走动。
走动中,施骏峰耳听六路眼观八方。手臂抬起落下之间,早高峰秩序井然。他戴着三层布的医用口罩,压在鼻梁上的地方渐渐被汗水浸湿。
拦住“拖尾车”
在此之前,施骏峰也是这道车流大军中的一员。
每天早晨,家住普陀的他先骑助动车到支队参加点名,换上长袖长裤的制服,配齐工作记录仪、对讲机、肩闪灯、指挥棒、手电、警哨,戴好口罩、白手套,7点准时出现在执勤路口。
施骏峰和另外两名勤务辅警要在大渡河路武宁路站“两头班”,即早晨7点到上午10点,和下午4点到晚上7点,主要的工作内容是管理路口,指挥交通。
早晚高峰时段,在路口缓解拥堵是首要任务。
怎么缓解?施骏峰站在路口,眼睛盯着红绿灯。绿灯亮起时,他抬起双臂,左手拿着指挥棒,右手在胸前弯曲,不断重复,示意直行车辆尽快通过。绿灯开始闪烁的时候,提前10秒钟变换手势,站到停车线前,直抬左臂,示意车辆停车。
勤务辅警施骏峰在路口指挥车辆通行。本报记者 周辰 摄
这套动作俗称“掐尾”。路口常有车辆争抢绿灯的最后几秒冲过停车线,影响另一个方向车辆通行,导致拥堵加剧,因此要将“拖尾车”的情况掐掉。这意味着勤务辅警们需要牢记信号灯转换周期,准确把握“提前10秒”到来的时机,才能稳稳地拦住“拖尾车”。
施骏峰上岗一年,对此项技能熟能生巧。现在的他,对不同路口的早晚高峰特点倒背如流。居民区附近的路口,出门买菜的阿姨爷叔多;商场附近的路口,开车出来吃喝游玩的年轻人多。不同的人群意味着不同的作息,早晚高峰情况随之变化,施骏峰和同事们也要随机应变。
他即“信号灯”
刚刚过去的台风“黑格比”,是施骏峰当上勤务辅警以来第一次应对台风天气。去年今日,他还在支队实习,在办公室里做信息录入工作。
采访当天天气闷热,上岗不多时施骏峰的脸上已全是细密汗珠。本报记者 周辰 摄
8月5日早晨,施骏峰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金沙江路杨柳青路路口,没想到红绿灯不知何时坏掉了,他第一时间上报班长,等待专业维修工的到来。在维修人员修好它之前,施骏峰就是这个路口的“红绿灯”,全部的车辆行人都要依靠他给出通行信号。施骏峰没想到职业生涯中遇到的第一个台风天就这么特殊。
天空中雨势不小,路面上积水未退,路中间有一抹荧光黄在跑动穿梭。这是施骏峰穿着雨衣在指挥交通,双臂抬起又放下,连跑带走3小时。好在早高峰平稳渡过,结束这个班次时,他才发现雨衣里面的自己从头到脚都是湿的,分不清到底是雨水多一点还是汗水多一点。
刚刚上岗时的施骏峰也许无法想象,一年后的他可以从容应对这样的突发情况。他告诉记者,勤务辅警入职后,有1个月培训,2个月师傅带教,之后就要独自一人上路执勤。刚开始独立执勤时,施骏峰难免紧张,有时候堵车管得晚了,路过的大爷大妈会说他几句。“被市民批评了,心里肯定是有点难受的,我就告诉自己下次一定要做得好一点。”
照顾整个路口
当年从设计师跨行报考辅警,施骏峰想的是“找一份充满正能量的工作”。
今年5月起,普陀区开始着力整治外卖小哥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据施骏峰介绍,有一些外卖小哥为了赶时间,甚至会在机动车道上逆行。
施骏峰和同事们要做的是对违规行为进行拍照,记下他们的工号,上传到微信群,并提醒他们及时处理违法记录和交罚款。曾经有一个外卖小哥,一星期内在附近路口被记录三次。这令施骏峰印象深刻。
随着整治的深入,外卖小哥也学会了“打游击”。当勤务辅警示意他们停下时,有的人甚至会加速驶离,这对双方的安全都是极大的威胁。
也有不忙着送餐的外卖小哥,停下来专门和施骏峰争论。好脾气的施骏峰并不生气。“我主要是担心他们的安全,不是为了和别人吵架,对不对?”
站在路口执勤,施骏峰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尽力照顾整个路口。他告诉记者,大渡河路芝川路附近有一家医院,经常有老年人在这里看病拿药。在这个路口执勤的时候,施骏峰会特别注意有没有老人过马路,跑过去搀一把,送到对面路边。
作者:何易 周辰
图片:周辰 摄
编辑:王嘉旖
责任编辑:单颖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