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运垃圾了,请做好分类投放。”8月5日一早,枣阳路上,垃圾收运的小喇叭准时响起起来,提醒沿街店铺可以来扔垃圾了。
“周师傅,今天台风天,你还这么准时啊,路上要注意安全哦。”
“周师傅,今天‘晚点’就‘晚点’吧,不要这么赶的,我们都理解的,特殊天气嘛。”
收运员周师傅在垃圾进桶前逐一检查分类情况后,再由店主分类投放到相应垃圾桶内。“干垃圾、湿垃圾还有有毒有害,我这里都有桶可装。”周师傅告诉记者,自今年7月起这曹杨新村街道开始沿街商铺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收集以来,周师傅每天负责枣阳路上42家店铺的垃圾收运工作。“刚开始有分不清楚的商家,我们就一家一家上门去教。”周师傅告诉记者,沿街商家都挺好的,经过宣传,都知道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也都愿意分类,现在他每天检查,很难挑出“毛病”了。
精准施良策 一网统管全覆盖
垃圾收运不仅仅是“刷卡”和上门收这么简单,背后还有大数据的鼎力相助。
“目前,曹杨新村街道的所有沿街商铺都已经全部采用IC卡刷卡投放垃圾。卡内的数据信息也实现了与街道城运中心的一网统管平台对接,数据共享。”曹杨新村街道绿化市容所所长江冬告诉记者,街道之所以能在一个月内实现沿街店铺垃圾分类收运“落地有声”,一网统管的精细化管理起着重要的“技术支持”。
“刷卡”投放垃圾,一方面可以将商家倾倒垃圾的数据信息传输到后台,进行数据沉淀;另一方面根据获取的信息做好定时定点收运的微信提醒,督促商铺不错过倾倒时间;同时还可以对商家的投放行为进行跟踪管理。如若在收运过程中,收运员发现店铺垃圾分类不到位,可以在终端上进行备足,上传照片,形成商家的垃圾分类“档案”。由一网统管平台发出指令给街道绿容或城管部门,上门进行指导督促。
“这样一份商户垃圾分类‘档案’信息,未来还能开发很多应用场景,比如营业执照审核可以作为参考等等。”普陀区绿化环境管理中心质监科科长丁杰告诉记者。
“时尚”成日常 柔性指导配合高
除了技术助力,“新时尚”能成为“新日常”也离不开区绿容部门和街道的相互配合,以及商户的全力支持。
就拿枣阳路上的雅业美容美发生活馆来说,7月初推行垃圾分类收运时,工作人员发现理发店的干垃圾多的同时,还会有有害垃圾产生。工作人员随即告知商家,店铺至少要有干垃圾、湿垃圾和有害垃圾桶。店方当天就配备齐了三种垃圾桶。同时,收运垃圾的车辆上,也多了醒目的红色有毒有害垃圾投放处。而最令街道工作人员感动的是,店里的工作人员主动将餐盒里的剩饭剩菜倒入湿垃圾桶,餐盒投入干垃圾桶。
“垃圾分类就是要这么分的啊,向我们用完的摩丝瓶都是扔到有害垃圾桶的。”记者随机询问一位店员,发现垃圾分类的知晓度在店里非常高。“我们作为沿街商铺,垃圾分类是我们应尽的义务,我们也会对员工进行培训,督促他们分类,并且安排专人进行检查。”店方负责人告诉记者,“街道方面的指导很到位,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分类。”
“指导为主、处罚为辅,通过一次次上门沟通,以及严格执行,很多商家都看到了政府在垃圾分类上的决心,他们自己也有信心去做好这件事。同时,他们分的好,其实也是给了我们更大的信心和动力,我们是相互支持的两方。”普陀区绿化环境管理中心质监科科长丁杰说。
随着沿街商铺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收集工作全覆盖,结合文明城区创建、责任区管理、路长制等工作,普陀将持续有温度、有力度地推动践行低碳生活新时尚。
作者:易雯 张晓鸣
编辑:占悦
责任编辑:王蔚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