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志愿服务的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发展是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坚实保障,也是贯彻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全面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新生态构建和“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构筑的基础依托。记者了解到,截至6月30日12时,全市各级志愿服务组织在上海志愿者网发布12267个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项目,招募上岗志愿者428594人,累计服务32190088小时,人均服务75.11小时。依托上海志愿者网和微信公众号、小程序、微博、抖音、百家号等多微终端发布3854条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信息,累计阅读量超过624万人次。
2019年底,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志愿者协会、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联合开展了面向“上海志愿者网”注册志愿者以及市民的问卷调查,共获得志愿者有效样本861份,市民有效样本905份。数据显示,上海注册志愿者人数持续上升,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活跃度提升,志愿者和市民满意度不断上升,对上海志愿服务活动充满期待。
数据显示,上海志愿者注册率持续上升。在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上海志愿者网”实名认证注册志愿者超过435万人(截至2020年6月30日,实名认证注册志愿者为478万),上海实名认证注册志愿者的注册率达到18.0%,比2018年上升了1.4个百分点。自2009年起,上海志愿者的注册率保持递增趋势,志愿服务精神作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市民的认同和参与。
为何选择志愿服务?“弘扬雷锋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要动因。根据调查,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原因中,排在前三位的是“弘扬雷锋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有需要的人”和“实现个人人生价值”,占比分别为34.8%、25.6%和13.5%。其中基于“弘扬雷锋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比例较2018年有显著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注册志愿者的直接影响作用越来越大,志愿者将其从认知转化为行动的比例越来越高。
目前,志愿者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中心志愿服务活动的比例达到62.7%,比前三年有较大幅提升。近年来,社区志愿服务中心加大宣传力度,与市、区两级条线职能部门加强条块联动,整合条线专业化资源,提升社区志愿服务专业化常态化水平,并且在供需对接、统筹调配力量、服务保障等方面加强功能建设,这些措施有效提高了志愿者的认同度和参与度,促使志愿者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中心志愿服务活动的比例不断提升。在家门口注册成为志愿者、加入志愿服务项目、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已然成为常态。
从市民和志愿者平时了解志愿服务相关信息的渠道来看,互联网和社交平台发挥着重要影响力,比例分别达到67.9%和64.6%。这意味着未来需要进一步发挥互联网主阵地作用,加强志愿服务社交平台建设,传播有效信息,促进志愿服务线上功能发展,更好地凝聚社会共识。
从志愿者对过去一年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满意度来看,有96.1%的志愿者表示满意,其中,“很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比例分别为49.8%和46.3%。与2018年相比,志愿者的满意度有所提升。申城志愿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志愿者对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满意度也在不断提升。而在市民对所接受志愿服务的满意度方面,市民满意率为93.4%,其中, “很满意”和“满意”的比例分别为37.1%和56.3%,均比2018年有所上升,反映出随着上海志愿服务质量的提升,市民的获得感更强,满意度提升,充分体现了志愿服务惠民利民的功能。
哪种激励机制更受欢迎?数据显示,志愿者选择对提高志愿者服务积极性最有效的激励机制,排在前三位的是“建立健全‘时间银行’制度,将来换取相应服务”、“志愿服务时间计入社会信用体系”和“享受免费体检、免费参观博物馆、赠送游乐园门票等服务”,选择比例分别为36.2%、23.0%和20.0%,可见当前最受志愿者青睐的激励机制是“服务激励”,即“以服务换服务”。2020年新修改实施的《上海市志愿服务条例》中对志愿者的激励措施明确规定“对于有良好志愿服务记录的志愿者,在其本人需要志愿服务时予以优先安排”,体现的正是服务激励的精神。
事实上,根据调查,志愿者和市民表示如果有机会,愿意参与到各类志愿服务项目中。其中,参与进口博览会志愿服务项目的意愿最高,均在70%以上。与2018年相比,志愿者参与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项目的意愿上升了27.7个百分点,市民参与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项目的意愿上升了6.2个百分点。此外,志愿者和市民也有一定意愿参与交通大整治、烟花爆竹禁燃禁放以及河道治理等志愿服务项目。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志愿服务项目更吸引人,更能体现价值,让志愿者感受到荣誉感。
志愿者未来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意愿也较高。调查显示,57.0%的志愿者表示自己不仅会继续参加,并将增加参与时间,39.5%的志愿者表示会保持现有参与时间。与2018年相比,有更多注册志愿者表示自己会增加志愿服务活动参与时间,申城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热情高涨,志愿者自身的获得感在不断增强。
不过,调查显示志愿服务资源整合和供需对接有待进一步强化。从上海的情况看,在志愿服务项目和组织快速发展的同时,不同程度地存在资源紧缺。数据显示,区志愿服务指导中心和社区志愿服务中心都认为,项目开发运作中的主要问题为“缺乏多元化社会资源”(50.0%和54.8%)和“缺乏稳定充足的资金支持”(50.0%和37.1%);同时,在今后推进“条块联动”时,区志愿服务指导中心和社区志愿服务中心最需要“建立可持续的合作共赢机制”(85.7%和53.4%)、“投放更多条线专业优质资源”(71.4%和66.5%),反映出基层对优质志愿服务资源及其整合机制的渴求。
作者:顾一琼 占悦
编辑:朱伟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