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阳路150号,地处一步一景的衡复风貌保护区内。曾经,这里是白崇禧及其子白先勇的府邸,俗称“白公馆”。如今,这里摇身一变成为沪上文化新地标——上海沪剧院所在地。昨天(13日)下午,正是在这里,一场别开生面的“汇讲坛”再度开讲。活动主办方特地邀请到了茅善玉、高博文、张帆等嘉宾共同讲述疫情期间戏曲人的那些事儿。
在等待剧团重新开演的日子里,上海沪剧院还在筹谋着一桩大事情——演艺新空间的开辟。据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透露,等天气渐凉,他们将依托于汾阳路150号探索沉浸式表演。“上海人的情结有两种故事,一种是洋房的故事,一种是弄堂的故事。”在茅善玉看来,这幢由邬达克亲自设计的百岁老洋房恰好可以转变为一个全新的演艺空间,与传统沪剧相结合,探索年轻人更喜欢的沉浸式表演方式。
对戏曲人而言,上台表演就是要听到底下的喝彩声,与观众产生互动交流。可突如其来的疫情,却让各类戏曲演出纷纷“停摆”。没有了舞台的戏曲人从无到有,学起了网络直播 ,将对戏曲的一番热爱在云端呈现得淋漓尽致。
茅善玉所在的上海沪剧院也在不断尝试全新的传播方式。云练功、云演出等全新传播方式,让传统文化真正走出了一条新路。上海沪剧院的演员们还将一些唱段、诙谐片段放在互联网上进行传播,更邀请了20多岁的年轻人来当起了主播,最终斩获了关注人数超28万人的骄人战绩。
虽然传播形式不断变化,但在茅善玉看来,万变不离其宗,坚守传统文化精神十分关键。何谓沪剧的传统文化精神?茅善玉说,沪剧就是一个说新闻、唱新闻的形式,对社会突发事件的迅速反应已经成为融入沪剧表演艺术家血脉中的基因。在疫情爆发之初,茅善玉便向创作人员挨个打电话。“虽然这时候不能与人接触,但我们要从报纸、电台、电视新闻上来持续跟踪疫情的发展,最后要拿出我们艺术家的态度,用文艺作品慰藉人心。”自大年初一起,上海沪剧院先后推出四部微剧场剧目《阿拉上海人》《一路有你》《城市的温度》和《凯旋》,用四小戏串联起战“疫”故事,用“上海声音”唱出身边的暖心故事。
作为文艺轻骑兵,评弹反映社会热点、弘扬优秀文化、个人事迹。评弹的特点在于快,马上就可以写、马上就可以唱。在疫情期间,上海评弹团的演员们也以一腔热情贡献出了一个个优秀作品。团长高博文回忆起疫情防控最严峻的那段时间,邀约的演员没有一个不到场。在高博文看来,虽然作品没有经过深刻打磨,但是反映实事就是要有一股激情和浓浓敬意。“你唱出激情和敬意,才能反映作品的真谛和内涵,这个开篇检验了院团凝聚力和文艺工作者的精神。”
在直播节目、脱口秀节目之外,上海京剧团也一直在思考停演后,剧院该何去何从。既然看不了戏,进不了场,那就云看来照片吧!为此,上海京剧院特意策划了《上京典藏》和《上京芳华》视频和老照片播放活动,播放一系列老艺术家们珍贵的演出资料,在网上收获了非常大的反响。
作者:王嘉旖
编辑:史博臻
责任编辑:唐玮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