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券带动经济复苏效果显著。如何进一步促消费回暖,稳就业保民生,让消费券带动持续形成声势?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工商联副主席周桐宇拟向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提交提案《政企合作探索“小店消费券”发放新模式》,建议借鉴“上海模式”,政企合作通过数字平台发放企业消费券,甚至是让路边小店都能发券。
商务部数据显示,全国已经有28个省市、170多个地市统筹地方政府和社会资金累计发放190多亿元消费券,给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服务业、餐饮业带来了明显客流量。据消费券发放的主要平台支付宝测算,每1元消费券平均直接拉动8元消费,上千万小店和制造企业受益。仅五一小长假期间,支付宝消费券就直接拉动消费近50亿元。
“消费券发放效果好的同时也面临挑战。”周桐宇表示,政府发放数字消费券需要保证一定的总金额和持续数次的发放,才能形成声势和“助推”的效果。从各地情况看,发放总金额过小的,居民感受不明显,难以形成持续的带动效应。但此前多地发放消费券多为财政补贴,是短期应急手段,长期发放显然不现实。
为此,周桐宇委员建议,将短期的应急手段转为长期的政策杠杆,模式由政府单一出资转为政府拉动、企业等多方参与,充分发挥消费券的乘数效应,进一步激活消费潜力。“上海作为新零售的桥头堡,充分利用在线经济的先发优势,开创了政企合作发券的新模式,成为了疫后促经济恢复的新思路。”她说。
上海“五五购物节”期间,依托丰富的商家资源和支付宝等数字化平台资源,政府搭台、平台提供技术支持,吸引企业上平台自行发放,自定金额、幅度、时间。五五购物节期间,总计发放超过100亿企业消费券,带动超10万小店复苏。百联集团、新世界集团通过支付宝向商场附近3-5公里用户发放消费券,精准发放,拉动消费。
周桐宇表示,众多商家本身也有打折促销的意愿,政府搭台将中小商家都汇聚到数字化平台上“唱戏”,促小店、稳就业、保民生。同时也让在线数字生活成为人们新消费习惯,加速服务业数字化“新基建”。
她还建议,应鼓励数字平台开放消费券发放技术,缩小由于企业规模带来的获客鸿沟。“特别是中小商家过去即使想要发消费券,都苦于没有途径,只能通过门店宣传、发放传单等单一模式,获客能力受限。”她认为,通过数字平台可兼顾高效与安全,是让线下服务业,特别是小店拥抱数字化的一大举措。
作者:徐晶卉
编辑:张晓鸣
责任编辑:王蔚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