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企业都是‘特斯拉’,都能享受精准服务”。中心城区静安区昨天(8日)发布“全球服务商计划”四大行动举措,公布“全球服务商计划”核心指标,以此进一步集聚和培育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信誉度和引领作用的服务经济企业、组织与机构,打造具有全球资源配置力和影响力的高端服务业集群,使全球服务机构“在静安、为全球”,围绕“四大核心功能”,融入上海参与国际竞争合作、服务国家战略的发展大局——“要用对待特斯拉一般的态度,争分夺秒地推动优质项目落地”。
配合“全球服务商计划”,静安区正多措并举突出招商的系统性、创新性。通过建立“招商智库”、聘请“招商大使”、开展朋友圈招商等,加强对跨国公司总部项目的招引和培育,强化价值链招商;通过瞄准关键技术领域、核心研发团队,实现关键技术招商;通过优化环境以商引商,紧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积极开展外向型招商。
设立核心定量指标体系
截至目前,静安全区年税收超亿元的楼宇共有75幢,月税收超亿元的楼宇有9幢;2019年,服务业税收占比重达96%。
为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和制度体系,增强面向国际国内“两个扇面”的集聚和辐射能力,去年6月静安区启动“全球服务商计划”,制定出台相关《实施方案》,此次更明确推进四大行动举措——其中,最关键的是设立“全球服务商计划”核心定量指标体系。
据介绍,该指标体系将充分借鉴关于全球城市、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等领域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从核心竞争力、投资吸引力、辐射影响力、功能承载力四4方面对“全球服务商计划”给予综合评价,体现对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导向,量化指标从关注产业结构向注重能级提升转变,从关注产业规模向关注产业内涵转变。
比如,设立“服务业税收比重”指标,反映区域服务业发展总体水平;设立“涉外经济比重”指标,体现区域经济发展外向型特征和开放程度;设立“税收亿元楼宇数量”指标,体现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设立“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数量”指标,体现区域总部经济发展能级;设立“专业服务业税收比重”指标,体现区域服务经济体系中专业服务的地位,等等。
在这一指标框架下,静安区将继续委托专业机构,深化对指标体系的研究,建立和完善相关统计监测机制。
九大平台、300万平方米空间,腾挪出“新可能”
未来三年,静安区主要产业集聚带将竣工的楼宇规模达300万平方米,其中办公面积约150万平方米,为全球服务机构提供高品质产业承载空间。比如,锦沧文华大厦、静安宝华中心等项目将进一步补充南京西路地区产业空间;苏河湾地区将涌现静安国际中心、大悦商务中心、华润苏河湾中心等地标式城市综合体;市北高新园区将大力推进市北国际科创社区、区块链生态谷等重大产业功能承载项目建设。
当下,静安区正以重点项目为抓手,在现有功能项目和产业载体的基础上,重点打造九大服务平台、新增15大产业空间、打响四大活动品牌,为“全球服务商计划”腾挪出更多空间和资源。
比如,以“全球服务商”发展需求为导向,打造三大专业服务功能平台——上海市专业服务业联盟;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标准化示范区;国家公共检验检测服务平台示范区,发挥检验认证服务业集聚和辐射效应,提供检测科研、标准制修订、技术服务等综合服务功能,率先承接自贸区检验检测领域的改革措施。
促进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在服务业的深度应用和跨界融合,以信息技术应用推动服务业创新发展,积极培育在新兴领域发展壮大、走向国际的“全球服务商”。比如,与华为上海区块链生态创新中心在推进城市数字经济及数据智能建设、展示区块链创新应用等方面开展合作。与SAP全球技术创新中心合作,推进智能交通、智慧园区、智慧商圈、医疗健康、城市精细化管理等智慧城市应用示范工程,打造场景、业态丰富的智慧产业生态圈。
此外,新增15大产业空间。在“一轴三带”发展战略引领下,形成梯度合理、品质卓越、形态丰富的产业载体布局,除南京西路地区外,苏州河两岸将加快高品质综合功能开发,中环两翼则坚持产城融合开发理念,打造一批生态环境优越、创新氛围浓厚的精品特色楼宇。
每年三3亿元支持“梯度升级”和“朋友圈扩容”
目前,首批“全球服务商”企业名录中,共收录48家企业,包括欧莱雅(中国)有限公司、辉瑞投资有限公司、罗兰贝格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莱茵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奥美广告有限公司等,涵盖商业商贸、制造、咨询、专业检测、法律、人力资源等高端服务业。
据透露,根据即将出台的“全球服务商计划”专项政策,静安区每年安排三3亿元资金,用于支持“全球服务商”发展壮大。扶持内容包括:对首次进入全球化与世界级城市研究小组全球服务机构名录(GaWC名录)、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等具有影响力的权威排名的企业给予扶持;鼓励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行业组织和面向商业的非政府组织落户,并给予最高100万元的扶持;鼓励“全球服务商”由分公司、办事处到地区总部的梯度升级,鼓励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以及民营企业总部新设研发中心、营销中心等功能性机构,视机构级别给予最高500万元的扶持;对达到一定经营规模的企业给予最高500万元的扶持;鼓励企业“走出去”,对企业获得国际权威认可的资质认证、在海外拓展核心业务的示范性项目,给予最高100万元的扶持;鼓励“全球服务商”引进国际化高端人才并给予扶持;落实“人才公寓”以及子女入学、入托、医疗等方面的配套支持等。
与此同时,按照总部型、专业型、创新型等不同类别,参考行业地位、品牌影响、全球布局、涉外业务以及成长潜力等多个维度,建立“全球服务商”评估机制,对企业或组织的全球服务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分批形成“全球服务商”名录。
作者:首席记者 顾一琼
编辑:朱伟
责任编辑:钮怿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