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平等包容的顺风之旅,始于一声礼貌得体的“称呼”。如若“称呼”不当,则会让车乘失去平等造成尴尬。
1月7日,由中国交通报社,中国公路学会,城市智行研究院和嘀嗒出行联合主办的顺风车行业标准课题研究集思会上线第五期讨论,主题便是: “你对顺风车主的称呼是“师傅”吗”这个话题。
其中,不支持叫“师傅”的观点认为,顺风车主乘客之间不是服务与被服务关系,而是基于顺路合乘的平等互助关系,而且车主和乘客一样都为上班族小伙伴。所以称呼顺风车主为先生,哥们儿,兄弟这类能体现平等关系的称呼更合适。
而支持叫师傅的观点认为,“人们都会称呼出租车司机、快车司机、专车司机、公交车司机为“师傅”,“师傅”是服务行业特定的一个尊称,所以称呼顺风车车主为“师傅”很正常。
如今,中国正在大力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落实,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社会公德在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
嘀嗒顺风车一直不断探索和推动顺风车行业的标准、规范和规则的建立,同时也在积极的引领和塑造顺风车生态的文化和价值观。为此,《嘀嗒顺风车合乘公约2.0》提出五大合乘礼仪规范——诚信、文明、友善、平等、和谐。以嘀嗒出行为代表的顺风车平台,是新时代出行文明以及良性顺风车文化的倡导者,在顺风车的德治方面有着天然优势。通过对合乘双方沟通礼仪的倡导,让平等礼貌沟通,互相体谅,互相尊重,和谐友爱的顺风车文化,潜移默化成为更多人在社会交往中的行为准则。
作者:张晓鸣
编辑:薄小波
责任编辑:顾一琼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