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冬季,公路路面的昼夜温差变大,容易形成团雾,影响交通安全。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团雾更被称作“流动杀手”。
团雾与我们平时所见的大雾有所不同,其范围比较小。雾团外视线良好,但一进入雾团内,能见度就只有10至20米。高速公路上车速较快,一旦遇到团雾,很容易造成道路交通事故。
每年11月、12月和2月、3月都是“团雾”的高发期,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发布的出行提醒中,高速公路“团雾”多发的路段每年都在增加。根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对2018年全国“团雾”发生情况的统计,年均发生3次以上团雾的高速公路路段共有3188处,而2017年为2955处。
去年上海有26处,分布在G15沈海高速、G1503上海绕城高速、G40沪陕高速、G50沪渝高速、G60沪昆高速、S2沪芦高速、S4沪金高速、S19新卫高速、S26沪常高速、S32申嘉湖高速、S36亭枫高速。
从点位来看,G1503上共有7处、G15上有6处,S4和S32各有3次;从发生次数来看,最多的是G1503。同时,根据公安部交管局的排查,“团雾”多发的时间段有2个,一是11月至12月,二是2月份至3月份。
眼下正是“团雾”及雾霾天气的高发时期,提醒广大驾驶人行经高速公路,特别是上述这些“团雾”多发路段时,应保持高度专注,减速行驶,切勿急刹车、随意变道或者就地停车,以免发生追尾事故。
具体要做到以下这几点:
在雾、霾天气下,视线条件不佳,增加自己被其他人员和车辆看见的机会,将大大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于人于己都有好处。对小汽车来说,要让自己更容易被看见,就要正确使用灯光,后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和前后位灯。雾霾天行车要打开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和前后位灯,能见度低于100米时,还要打开危险警报灯。而对于大货车来说,还要在车后粘贴专门的反光标识,以便后车及时发现。
雾、霾天气下能见度降低,开车一定要控制车速。在不同能见度条件下,对车速的要求是:能见度在100米至200米,车速要小于60公里/小时,能见度在50米至100米之间,车速要小于40公里/小时,能见度小于50米,车速要小于20公里/小时。
雾、霾天气下,由于人的视距缩短,驾驶人能观察到的前方环境也随之缩短。因此,除了要控制车速之外,还要保持合适的安全车距。能见度在100米至200米,车距要大于100米,能见度在50米至100米之间,车距要大于50米,能见度小于50米,要尽快驶离高速。
此外,雾、霾天气下开车出行,还有其它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清除车窗雾气,雾霾天多发于秋冬,这个季节气温低,车内容易起雾。应及时动用后窗除雾、后视镜除雾等功能,并将出风口朝向前风挡,消除车内雾气;不要急刹车,突然紧急刹车,后车往往来不及反应,从而导致追尾。若需要刹车,可连续轻点几下刹车,不仅可以起到提醒后车的作用,还有助控制车速;尽量避免超车,雾霾天能见度太低,看不清楚对向车道和相邻车道情况,要尽量避免超车。
在此,公安交警提醒广大驾驶人:在大雾等能见度低的天气条件下,交管部门会对部分不具备安全通行条件的高速公路进行交通管制。驾驶人出行前注意交管部门发布的相关信息,合理安排出行路线。
作者:张晓鸣
编辑:张懿
责任编辑:张懿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