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青浦区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大关键,全力担当服从服务、先行先试和示范引领使命,在示范区的发展中主动承担龙头带动责任,力争打造标杆和典范。
那么,作为示范区的“龙头”,青浦做了些什么?
谋划战略构想,推动形成区域发展新格局
一是率先发布青浦区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明确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领域38项指标,推进制度示范。
二是推进长三角国际贸易龙头区、长三角协同创新核心区、长三角乡村振兴先行区、长三角江南文化示范区和长三角社会治理样板区五个新区的建设。
三是作为上海之门、长三角的示范城市和面向全球的国际城市,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强化协同作战和联动发展。共同建设生态绿色示范区,全力加快发展绿色和创新经济,打造绿色发展的标杆和创新发展的模板。
四是加强顶层设计。青浦区成立了区委主要领导牵头的长三角一体化专项工作组,下设综合协调、规划建设、产业发展、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城市管理等6个专项工作组,全面加强对于长三角一体化工作的领导和统筹。同时结合机构改革,青浦区还创新设立了区域发展办公室,作为区政府组成部门,专门负责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工作,并划转了一个独立事业单位(湖区服务中心,副处级)归口管理,全面加强长三角一体化重点工作力量配备。
不断探索示范区三地联动发展
2018年青浦区出台了《关于青浦区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意见》,在与苏州、嘉兴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青嘉吴三地联席会议的基础上,2019年进一步聚焦示范区建设,与吴江、嘉善积极开展合作,牵头制定三地2019年一体化发展工作方案,围绕规划契合、设施汇合、产业耦合、功能聚合、治理融合、环保联合“六个组合拳”和保障措施共7个方面,细化了51项具体合作项目。
今年3月29日,为上海积可建材有限责任公司颁发了首张“长三角一体化”跨区域通办的营业执照。
4月28日,3家企业从嘉善县审批服务中心“长三角一体化企业开办服务区”一并领取了营业执照、公章、“法人一证通”数字证书、税务发票和税控设备,实现了长三角“结合部”地区跨区域企业“一窗通办”“一窗发放”,服务再升级。
7月1日,发出了首张住所冠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字样的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
青浦、吴江、嘉善人大常委会签署了《三地人大常委会助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合作框架协议》,青浦区法院、检察院也分别与吴江、嘉善建立了三地法院执行协作机制和三地检察机关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备忘录;建立三地信用领域沟通协调机制和共享共用信用信息平台;三地电力部门共同发布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电力行动计划(2019年)》,8月15日青嘉吴三地签署《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政务服务一体化工作实施方案》。
强化生态环境共保联治
5月22日,青浦区、吴江区、嘉善县三地共同签订了《关于一体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合作框架协议》,明确长三角一体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在规划契合、合作机制、共建共保、环境标准、信息共享、联动执法、预警联动、共治共保十个方面。
三地共同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一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水源涵养红线)和水环境功能区划,实现地表水环境的“一张地图”。青西三镇已全面退出高污染企业,6月底前完成二级水源保护区工业企业全部退出和拆除。三地明确城镇污水、农村污水排放标准,加快制定地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排放标准,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研究一体化区域内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建立健全长三角地区空气重污染预警和应急机制,编制长三角地区空气重污染专项应急预案。加快示范区内生态环境治理项目协同建设。重点推进“一湖一荡一链”治理,加快推进淀山湖高品质贯通,元荡综合保护和“蓝色珠链”水生态修复,切实提升省际河湖水环境建设和生态品质。三是做好生态管控和腾退工作。
2018年12月份开始,青浦区聚焦规划、土地、建设、交易、户籍等五大领域,对青西三镇按照最严格生态保护的要求,下达管控任务。目前,青西三镇完成建设用地减量化立项签约共193.388公顷;基本完成二级水源保护区工业企业关闭清拆工作;环湖地区国企资源盘活已启动第一家企业的收购工作。
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推进盈淀路贯通,抓紧推进复兴路、胜利路、东航路、外青松公路四条省界断头路的打通工程,总长度为9.64公里,总投资约27亿元,其中外青松公路计划2021年底竣工,其余3条路计划2020年底竣工。启动锦商-金商公路、新太路前期研究工作。远期计划中,还有省市对接道路11条,其中昆山5条,吴江2条,嘉善4条。目前青浦区与毗邻地区均已开通跨省公交线路,其中昆山开通2条,筹备1条;嘉善开通1条,筹备1条;吴江开通1条。
推动城乡区域融合发展
围绕编制高质量农业农村规划、打造特色产业发展平台推动都市绿色农业发展、打造城乡融合发展平台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改善、打造集体经济发展平台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打造农村综合帮扶平台促进农民增收、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强化组织保障八大方面44项具体任务,大力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公共服务便利共享
实现首个跨省异地就医登记备案;探索跨区域婚姻登记,将婚姻登记网上预约系统纳入长三角地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便民举措;积极推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和复旦兰生学校的建设,复旦兰生已于9月30日正式打桩;配合市卫健委开展青西医疗中心选址工作。3月6日开通了嘉善-吴江-青浦的公交线路,方便了三地的居民出行,为嘉善和吴江的群众换乘十七号轨交线提供了便利。
加强先行项目建设
重点结合华为研发中心、启迪科技园、哈工大人工智能产业园、市西软件园、西虹桥商务区,推进近期围绕“改革开放新高地、生态价值新高地、创新经济新高地、人居品质新高地”梳理的128个、1458亿的区级重大项目。
6月26日青浦区举行了“聚焦长三角一体化,推动更高质量发展”2019年青浦区128重大项目启航活动,坚持以项目化带动一体化,聚焦项目推进,加快华为、网易等重大产业项目的落地和开工,加快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围绕华为重点项目,研究编制华为产业、产品链招商引资清单,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各镇、区属企业为主体,实施产业集群招商,开展有针对性的项目推介和项目洽谈。
华为业务公司“上海海思技术有限公司”已完成在青浦区的设立登记,注册资本金人民币8000万元,已实现缴税近8000万元。同时,加快兰生复旦青浦分校、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青浦分院、淀山湖社会福利院、青浦体育文化中心等项目建设,推进青西高水平医疗中心建设,增加多层次、高水平的公共服务资源供给。
开展前瞻研究
积极开展示范区的前瞻性课题研究。为了配合示范区的空间规划编制工作,青浦区组织开展蓝色珠链产业和功能定位的课题研究和金融小镇的初步选址工作。课题提出在金泽蓝色珠链沿线形成以“金融+研发”为核心、“文旅健康”为配套的产业格局,打造长三角一体化金融服务高地、协同长三角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将蓝色珠链塑造成长三角金融资源与科创要素链接的先导区。目前在西岑地区初步选择了约3.5万平方米的存量建筑,可以用作金融小镇第一期的启动建设用途。此外,示范区内分布着7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古镇发展的课题业已启动,研究如何围绕示范区打造创新经济、人居品质等新高地目标,释放水乡古镇新活力,打响江南文化品牌。
作者:薄小波
责任编辑:张懿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