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田山歌《远去的乡音》,带着一丝淡淡的乡愁,一抹深深的思考,让人回味。由青浦区策划的“水乡音花”——长三角民歌荟和江南水乡文化论坛活动,日前在千年古镇朱家角举行。
长三角地区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脉相通,田山歌作为长三角地区非物质遗产中的杰出代表,是生活在江南水乡的人们创造的艺术奇葩,是长三角人共同的精神家园。青浦区早在 2006年,为了进一步展现田山歌丰富的文化内涵,彰显田山歌的水乡特色,创办了第一届“水乡音花”长三角地区田山歌展演活动,其主旨是宣传与推广田山歌所具有的独特韵味与人文价值,使得这一极具长三角地域特色的文化瑰宝通过展示更加深入人心,增强影响。近年来,我们长三角各个地区也在通过不断组织田山歌的交流、互动,为长三角地区江南民歌的传承与发展搭设了一个又一个广阔的平台,同时也在长三角各地区田山歌传承人和传承基地的共同努力下,为田山歌的保护与推广创造了重要的机遇。
本次活动邀请了江浙沪地区在田山歌保护传承方面都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创新的单位,江苏省的昆山市、吴江区、浙江省的嘉善县、上海市的奉贤区、金山区、崇明区等参加“水乡音花”长三角民歌荟的展演。青浦区在本次活动上首次发布了最新的田山歌作品,时长20分钟的音诗画作品《远去的乡音》。筹备了一年、创作历时半年的田山歌新作品,通过“春之秧”“夏之恋”“秋之收”三个版块,呈现江南水乡人民日常的劳作、生活的常态。随着江南地区耕作方式的根本改变,使得“田山歌”的生存环境和传承人群渐渐流逝。本作品在原来田山歌的基础上对音乐进行了改编,旨在希望通过不断地创新,使生活在大都市里青年一代,重新听到祖先流传下来的一种声音,那声音会让我们想起那一望无垠的稻田,会想起老家门口的那一棵老树。。。。那就是乡愁。“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城里人”和“村里人”共同的生活愿景,本作品也想通过这样一种形式,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在乡村振兴的时代际遇中发挥积极的作为。
论坛邀请了上海音乐学院专家和长期从事江南民歌研究的市专家、江浙沪地区非遗工作者代表。希望通过展演和论坛相互穿插进行的方式,从大量的实践中去摸索和发现,也从学术理论上进行深入的讨论与研究。
作者:薄小波
责任编辑:顾一琼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