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一年时间里,吸引入驻创业企业四十余家
四行仓库里的“AI+”生态圈
【编者按】备受瞩目的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将于9月17日起在上海举行。随着全球顶级资源的不断汇聚,东海之滨、黄浦江畔有望领风气之先,提前一步领略人工智能时代的精彩。事实上,人工智能早已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我们的社会和生活。从今天起,本报推出“探访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系列报道,走近一个个创新单元,展现人工智能领域的活力与魅力,同时通过追根溯源,为人工智能进一步发展给出提示。
因淞沪抗战而闻名天下的四行仓库,而今已悄然成为一个特殊的人工智能(AI)实验室。在这栋积淀深厚的历史建筑中,百联集团建立了一个以孵化科技型创业企业为主的众创空间,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它与众多小企业一起打造出“AI+零售”生态,让人耳目一新。
老建筑、新面孔
80年前淞沪抗战时留下的弹孔在四行仓库的外墙上依然历历在目,可移步建筑内部人们发现,除了抗战纪念馆之外,另外一半空间已经过改造成为创业者的集聚地。在一间半开放办公室里,神策数据十多人的团队正在细细梳理商业数据,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桑文锋说:“人脸识别加上数据分析,有望让新手店长迅速达到有十年经验老店长的管理水平。”
神策入驻的这片空间,名叫“百联全球商业互联网科创中心”。
作为一家以数据分析见长的创业企业,神策希望帮助商业零售企业把手中的数据用活。桑文锋说,很多线下商业企业空有数据;神策想做的,就是让他们借助店内摄像头的画面,判断消费者喜好,梳理出客群特征,最终帮助店家优化经营策略。
利奥科技的办公室距离神策不远,20多人的团队正研发一系列的人工智能硬件,包括智能鞋镜、智能试衣镜等。对消费者来说,“魔镜”能让他们迅速完成“虚拟换装”,从而体会各种搭配效果;而对店家而言,“魔镜”不仅能促进购买,也是他们搜集消费者数据的感知末梢——经过人工智能的加工,这些数据将告诉商家卖什么东西最合适。
在四行仓库的众创空间,目前入驻的企业有“硬”有“软”,有专注底层也有偏重应用。看似五花八门,但归根结底都是围绕着零售的科技型公司,特别是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方向的企业。自从去年9月众创空间正式启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已吸引了超过40家创业企业,80多年的老建筑每天都被一张张年轻的脸庞照亮。
影响力、开放度
百联在四行仓库开办的孵化器,是目前少有的垂直型众创空间。也就是说,它聚焦于一个特定行业(零售业)。要让这样的空间运转起来,牵头方必须有足够影响力,同时要足够开放。在国内,兼具这两种特点的企业并不算多。
但在百联集团看来,要抓住新零售的机会,就必须与创业圈紧密合作。百联集团总裁徐子瑛说,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发展,全球商业格局或许正在经历史上最剧烈、最有颠覆性的变革。在大潮中,百联对借助技术的力量实现成长有很大的需求,也曾倾注了很多的力量。但公司逐渐意识到,如果仅靠自己要实现转型,基于现有的体系和文化,难度很大,因此需要顺应“开放式创新”趋势。
四行仓库距南京路步行街仅数百米。在这样黄金地段设立众创空间,并以很低的租金提供给创业团队,看得出,百联的确很有决心。百联希望通过扶持创业企业,能够让他们的技术与集团业务催化出化学反应,从而推动实体门店体验升级、效率提升,并在线上线下进行的全渠道的营销与服务。事实上,除了众创空间,百联集团为打造创业圈还采取了其他一系列动作。比如,它与上海市大数据联盟等行业组织合作,组建人工智能产业促进中心,让社会资源不断在“AI+”方向聚集,从而提高研发和转化效率。
手拉手、背靠背
百联需要创业者,但双方的合作并不是单向的“取”。百联不断向外溢出资源,包括商业数据、应用场景、融资渠道、乃至协同创新机会,实际上是以它的资源为小企业赋能,这使得四行仓库成为了一个具有双向引力的磁场。
目前,百联集团内部,各种业态的零售数据已得到初步整合,开始提供给符合条件的创业者——此举的意义,相当于将关键的“数据燃料”赋予人工智能引擎,可以不断优化其核心算法。同时,其丰富的零售业态也为创业者提供了大量技术应用场景——只有一岁的小公司云拿科技就在百联旗下的大超市里开出了几家“无人店”,大大巩固了它进一步向外拓展的基础。值得一提的是,百联集团在流程和体系上也作了改革。在集团层面,设立了“创新管理委员会”,赋予其“开放式创新枢纽”的地位:对内,委员会广泛搜集所属企业对新技术的需求;对外,这些需求被对接给创业团队。
对于自己入驻的百联“AI实验室”,创业者的评价相当高。神策数据谈到,与那些转战线下的互联网巨头不同,百联集团的开放发自内心,这让创业者们“很有安全感”,完全不担心技术被抄袭或是有朝一日失去对公司的控制。
当然,目前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在零售行业的应用还处于很早期,有许多缺失环节,比如大量门店仍未数字化,消费者数据无法采集、无法汇总,智能化无从谈起。好在,四行仓库中的创新生态圈已具备了一定的“物种多样性”——眼下,百联的有些项目已集聚了超过10个创业团队携手合作,一根“AI+商业”的链条正在逐渐贯通。
作者:本报首席记者 张懿
编辑:叶松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