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说“人生三大恨,一恨海棠无香”,谬也!
以石刻造像闻名遐迩的重庆大足,也以海棠有香名于世。唐诗赞其“一时开处一城香”,宋人亦云“昌居万山间,地独宜海棠,邦人以其有香,颇敬重之,号海棠香国”,清乾隆年间大足县令李德写大足八景之一《海棠香国》中两句“召公芳树千年馥,荀令奇香尽日留”。如果说苏东坡海棠诗“香雾空蒙月转廊”,有文学的成分在,那么大足的“海棠香国”是确凿的实证。今年3月在苏州博物馆看了场展览,“海棠独香——大足石刻的发展与传承”,斜卧慵懒的二八少女,孔武有力的青年,正襟危坐的中年人,这些造像仿佛就是我们身边的芸芸众生,极具生活的情味,恬静之悦色,犹如海棠花一般典雅,令人心底泛出喜柔之光。冷硬的石头被雕刻出圆润慈悲的曲线,浸透着千年来岁岁海棠的香馥,日月花容映照,一眼千年,目染芬芳。
白露已过,海棠复花,适逢女友新书到手,采几簇海棠映书,书香,海棠也香得真真切切,又比春天多了些许秋天醇厚的香味。我怀疑张爱玲没有去过大足,也没有仔细闻过海棠花,除贴梗海棠味淡外,木瓜海棠、垂丝海棠和西府海棠,都有清甜雅致的春花香气。
“海棠”一词从唐开始有记载,到宋为最盛。自宋元开始,山水造园,多植桂花、玉兰、石榴、海棠。取“金玉满堂”之谐音。老海棠我在北京和济南的园林多见。枝干苍老遒劲,繁花如云飘荡的百岁海棠和苍劲扭曲的石榴同列左右。可惜二者和玉兰桂花一样,花期均不同,不能同时开。或者造园者本意就是要错花期而植。呼啦啦春天都开完了,夏天和秋天没想头了呢。
所以海棠入中国画最寻常。自古文人山水画讲究意境和韵味,自宋始,工笔花鸟画意境外更注重写实和情趣。要栩栩如生,春花秋实,讲究时令。沈括《梦溪笔谈》论画:“彦远《画评》言:王维画物,多不问四时,如画花往往以桃、杏、芙蓉、莲花同画一景。余家所藏摩诘画《袁安卧雪图》,有雪中芭蕉,此乃得心应手,意到便成,故其理入神,迥得天意,此难可与俗人论也。”我等一见花草,便要辨出是哪个四时气息的俗人,是不敢与王摩诘这个诗画北斗较真的。
周日,去上海博物馆看“万年长春 上海历代书画艺术特展”,巨幅海报上,远远瞧见一枝旁逸斜出的海棠,地下一只野鸭,树上一只小鸟,一入眼,心上欢喜,不知是“文创”了谁的杰作。
找到这幅原作才知是元代名家任仁发所作《秋水凫鹥图》,绢本设色,纵114.3厘米,横57.2厘米。任仁发(1254-1327)字子明,号月山。画家兼水利专家。工人物、花鸟,尤善画马。画风整体延续了宋代宫廷花鸟画的传统,非常重视技法,注重写实。宋代写实风格到什么程度?见花便知什么花,见鸟识得什么鸟。
细看这幅画,花鸟栩栩如生,如入其境,如闻其声。左下角一对壮硕的凫鹥,一只正在自得地梳理漂亮的羽毛,另一只一边戏水一边觅食,荡开涟漪片片,仿佛听得到溅起的水声。汀上风吹几叶水竹,两棵寥落开着的白菊,星星一样闪烁。水渚边褐色石头如刀劈斧凿,尽显崚嶒之意,愈发衬得垂丝海棠树姿婆娑动人。海棠树占据了画作右边从下至上几乎三分之二的空间,疏朗的几朵海棠粉红似白,正是我几日前刚看过的秋花。海棠叶子有青有红,有绿有黄,有虫蚀的残缺,色彩驳杂的霜叶透着秋光正好的斑斓。青红的海棠小果实玲珑可爱,花果同枝,相映成趣。
曲线婀娜的海棠花枝上,梢头一只黄雀,正对下面的黄雀鸣叫,仿佛听得到婉转之鸣音。而下面那只却扭头不理它,神态矜持。中间一对北红尾鸲,一只头朝下看凫鹥,露出全身绛红杂灰黑的彩羽,右一只头朝上看天,只露出浅色的腹羽。三对飞禽伴侣,都是散淡的神情,好似多年夫妻,激情散去,平凡度日月。一静一动中,寻常时光,仿佛空气中都饱含爱情的娴静之美。《诗经 大雅 凫鹥》所表达的恬淡和愉悦之情绪氤氲其中。画面结构严谨,空中足够留白,左下一对凫鹥主体,右边花枝和鸣禽是不可缺少的陪衬,满纸鸟鸣啁啾,满纸秋香扑鼻。
真是好一幅秋水凫鹥图!
且慢!细看画作裱画纸右上方有收藏者陆恢隶体题跋:“元任月山春水凫鹥图”。怎么会是“春水”?心下疑惑,叫住一位工作人员,为何题跋和介绍不一致,信谁?他笃定地说:“秋水!馆里专家研究论证过的!”
海棠花令在春,《本草》注:花四月,果九月。苏轼《寒食帖》中“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唐寅“一片春心付海棠”,说的都是春天的海棠。“一树梨花压海棠”,把海棠比喻十八岁红妆少女,这海棠还是春天的海棠。海棠花信春风里是毋庸置疑的。所以陆姓收藏者不经细察直接题跋“春水”是想当然,他掉到一个不假思索的坑里,这坑是画家挖的,他的画上无只言片语。殊不知,蔷薇科苹果属的所有植物中包括海棠,都有个特点,如果春夏季节出现气候反常,萌动的花芽会感知到适宜的温度,在9月到11月间花开二度。不过即使复花也是悄没声息的寥寥几朵,不可能像春天般开得惊天动地。没有仔细观察过植物时令变化的人是很难知晓的。
上博很聪明,没有把这个错误的题跋遮住,让观者更多一些驻足和思考。而这个画海棠秋花的任大画家更聪明。选材新颖,不落窠臼,一出手,就是旷世佳作。此画既遵循四时之美,守住了时令写实,又是反时令,让人耳目一新。只不过这枝反时令的调皮画笔,攥在天的手里。
作者:芳 纯
编辑:钱雨彤
责任编辑:舒 明
来源:文汇笔会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