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执导的《心外纪事》发布,邀我去评片,看完后直呼“有戏”。说起来剧情并不算复杂,可用六个字来描述:“窄门,险路,微光”。高龄老人(79岁),复杂的基础病情(多次发作,数次报病危),高难手术(心脏搭桥),命悬一线,生机、危机俱现,可谓“一刀寂灭,一刀繁华”,术中奇峰凸起,峰回路转,最后拨云见日,旁人为他捏一把汗,自己事后也觉得好悬。片中有三条叙事线索,一是医生何为?二是科室何助?(此时不是主刀医生凌云鹏一个人在战斗,是一个团队在集体攻关。)三是医院的场所精神如何默默支撑?
作为评论人,我不止一次地看片,感受、感动、感触丰富,有两点小感悟不吐不快:第一点感悟有点落俗套,那就是“贵在立意”,“意”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写意、创意,意境为王,临床生活中处处有“意”,有言外之意,如镜头留“空”,不是空白是空灵。影片致力于“教”,不是说教而是教化,有象外之意,春含“春意”、秋寓“秋意”,这个片子寄寓着一份难以言说、言之难尽的生命体验,职业风尚,品格与格调。作品中的意是调子,是隐喻,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说。临床医学充满了不确定性,生死一线牵,岂能刻舟求剑。照奥斯勒完整的表述:医学是不确定的科学,可能性的艺术,是使命,而不是商业,是目的疗愈,也是过程疗愈;意的表达在张力的设计,钟灵毓秀,心有灵犀,又宁拙毋巧,宁从容毋峻急,求意不刻意。
本片最核心的“意”是主人公孜孜追求的“厚道”。医学职业精神的演进经历了希波克拉底誓言的“医者本分”,到战争年代白求恩精神的“医者纯粹”,“医者厚道”则是一个新的高度。厚道的内涵很丰富,技术与人文双轨并进,德慧与智慧双翅齐飞,医学人文情怀源自内心,既是自发,更是自觉。
从叙事医学的角度考量,本片开启了复调叙事模式,丰富了叙事医学的内涵:片中既有患者的疾苦叙事(苦难—尊严),也有医护的救疗叙事(疗愈—照护,共情—反思),还有科室—医院叙事(温度—醇度—场所精神),立体形塑了医院的“精气神”,这对于医院新文化建设也是一次有益的操练。
第二点小感悟是“精在打磨”。众所周知,医疗剧中的纪录片不同于演艺主导的剧情片,它更加贴近临床生活,更加真实,更加质朴,因此也更加叩击心灵。不仅是真故事,还有真问题,在临床疑难困境面前,专家眼里不能只有是非与利害,风险与代价。其实,此刻真正考验功力的是进退收放的选择,是技术与人文的综合疗愈。一部好片子,仅有真问题还不够,还要让它引发更多的共鸣,需要艺术化的呈现。影视界的行话说得好:“好戏是磨出来的”,但这里的“磨戏”不是靠演员磨表演,而是靠编导磨镜头。
国内医疗剧类型的纪录片近年来冒出几个标杆,如上海电视台的《人间世》《急诊室的故事》,北京电视台的《生命缘》。大家都在探索如何突破,无疑,这几部片子特色很鲜明,但也有微疵,都有些见事不见人:突出医疗线,凸显危难的病情、艰难的决策与执行,拍得像惊悚片。人物形象(医者、患者、家属、团队)还不够鲜活,甚至有些模式化:医生奋不顾身,患者家属斤斤计较。人际线索的交代不够清晰,甚至有意虚化,强化了技术的、人道的镜像,弱化了人性的纠结、生命滋润生命的互动与转圜,以及如何从利益共同体递进到情感道德共同体,再延展到价值共同体,最后抵达命运共同体。
医疗剧、纪录片的人际关系主要应该聚焦在医疗获益、风险、代价的纠结上,那是主线,但本片的科室手术讨论会那段剧情让人感到更动情,大家“畅所欲言”,历陈各种利害得失,权衡着进退、收放,最后由凌主任分析把握利弊,大胆决策,临上手术台,第一次找不到搭桥的血管……一波三折,增加了悬念,也提升了技术与道德跨越的“栏高”。
如果说那些优秀的医疗纪录片拍得很“刚性—浓烈”,这个片子恰恰表现得“刚柔并济”,柔中见刚,纤中见强,娓娓道来,润物无声。举重若轻的背后有策划、编导杨丽的良苦用心,每一个镜头,每一句对白,每一次剪辑,都有敬畏感,出境如有神,共同营造一种润物细无声的“灵氛境遇”。具体讲,就是告别说教,告别模式化,告别表面化,走进个性,走进心灵,走向艺术的高原。镜头语言运用十分得体,浓淡相宜,平衡有致,有板有眼,留有余韵。如术前坐在病床前与患者轻松地拉家常,手术知情同意谈话后的医患相互牵手抚背,凌主任在手术成功后惬意地为绿植浇水……
这部片子深刻地诠释了友善的医患关系,如同一位患者出院时的心声吐露:“我只是你职业生涯中的过客,而你却是我生命危难中的救星。”
作者:王一方
编辑:谢 娟
责任编辑:舒 明
来源:文汇笔会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