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西格斯(1900-1983)
谈及德国近当代文学中的中国形象、中国故事写作者,马上让人想到的,当然是安娜·西格斯(1900-1983)。
西格斯真名为内蒂·赖林,是20世纪德国文学一位重要作家。她出生于德国美因茨一个犹太裔古董商人家庭,大学时期在科隆和海德堡大学就读,学了语言学、历史、艺术史和汉学数个专业,1924年获得博士学位,同时也准备好了将以文学写作当作她存在于世的一种方式,并且已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影响。四年后的1928年,西格斯加入了德国共产党和“无产阶级革命作家联盟”[德国“无产阶级革命作家联盟”在德国共产党领导下于1928年成立,发行有刊物《左翼》。布莱希特初步提出了叙事剧理论的《论〈马哈哥尼城的兴衰〉》,也最早(1932年)发表在这个刊物上]。同在这年,西格斯以“安娜·西格斯”这个笔名发表了她的第一部较大篇幅的作品《圣·巴巴拉的渔民起义》,给人以有审美追求、思想情怀和语言重量的深刻印象,即作为作家成名。此后西格斯一直用这个笔名发表作品。
由于学了汉学,更由于自身投身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缘故,西格斯的创作喜欢拥抱中国题材,讲述中国革命故事。1932年,西格斯发表了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战友们》,中国即是书中表现的红色地理部分,中国革命者即是书中书写的英雄主义的代表。这部小说是那个时候“共产国际”运动催生出来的一部满怀敬意的作品,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存在和审美符号。那个时候,十月革命建立起人类史上首个无产阶级政权,促进了各国共产党的成立,促进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在世界多地开展,形成一股“共产国际”洪流。西格斯的《战友们》为时而著,为这个洪流而著。动用自己最坚定的信念、最关注的动向和最悉心收集的素材,小说中西格斯紧扣无产阶级革命主题,用“共产国际”视角“宏大叙事”表现革命活动,自由穿越时间空间记录那个时代,挥舞如椽之笔讲述革命者故事,致敬这些英雄。
何为英雄?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英雄。在“共产国际”时代,西格斯的《战友们》告诉读者,革命遭到反扑,反动派和反动势力甚嚣尘上,一些出于投机心态加入了革命营垒而现在彷徨、畏缩、溜走的人,自然不是英雄,那些坚持到底、不改其志的人,即便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和横刀立马的行动,也是顶天立地的英雄。革命遭到镇压时刻即是《战友们》叙事的背景。这个背景下西格斯写了落在革命者身上的严酷考验,写了一些人的迷惘、动摇和放弃,又写了更多人的坚持到底的毅力、勇气和信心。这些更多人的故事便是小说叙事的主体。西格斯没有设置某个中心人物。一个个革命者的故事各自独立,有它们内容上的不同,但所体现出来的英雄主义则为共同的,即革命者们对他们心中的理想信念的坚持和死守。他们坚持和死守的理想信念就是共产主义。《战友们》让人为之感动的感染力,就来自于将一种坚守的执念予以有力的呈现。
小说中,西格斯选择了一个宽阔视角来讲述革命者们的执念坚守。篇中故事来自一个跨出了地域和国界、逾越了国籍和民族的群体,是一些来自匈牙利、波兰、保加利亚、意大利和中国等地的共产党人。他们素不相识,相互之间并无联系也无接触,实际上是根本就不知道有同样是共产党人的这样一个对方存在。是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斗争的精神将他们关联在了一起,成为这个层面上的“战友们”,正如小说题目。西格斯以第三人称叙述起笔塑造这些共产党人形象,并不铺叙他们生平,而是以1919至1929年这十年间的一些风云事件为衬托书写他们的足迹、英魂和斗争片段,定格他们百折不挠的性格。字里行间流溢着对共产党人的深厚情谊,表明小说作者自己也是这些“战友们”中的一员。
对中国革命者的讲述,《战友们》是在共产党和国民党合作,但蒋介石又发动了武装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这个背景下开始的,着重讲述的是廖彦凯和廖寒时两兄弟的故事。峥嵘岁月,青葱年华。中国留学生廖寒时从伦敦到柏林与哥哥廖彦凯见了一面,兄弟俩都背叛了自己的大地主家庭。廖寒时准备好了,要回国去,但不是去寄给他路费的父亲要他去的城市,而是去组织上派遣他去开展工作的地方。他的哥哥廖彦凯参加过北伐,目前作为“中山大学”学生在苏联学习,与有共同信仰的妻子生活在莫斯科。夫妇俩为革命事业勠力同心,接受组织安排也要回国,各自去不同地方开展工作。为了身边没有负担,夫妇俩决定割舍亲情,将他们几周前出生的孩子托交给苏联孤儿院抚养。就要分开了,西格斯写夫妇俩没有感伤离别,只有两句简单对话,从中可见革命者的胸怀何其博大。廖彦凯送孩子去孤儿院时不想妻子也在场,想减轻她的母子分离之痛,但妻子坚持要亲自送孩子过去。用妻子表面平静,但其眉毛在栗栗颤动,没有躲过廖彦凯眼睛这个细节,西格斯内在真实地表现了革命者有爱也懂得爱。
回国途中廖寒时被特务一路监视,刚到广州即遭逮捕。还一脸稚气的廖寒时还未开展任何革命活动便在读者眼前消失了,但他仍是那个历史时期一种英雄主义的典型代表。回到上海的廖彦凯到处打听失踪了的弟弟消息,始终无人能告诉他有关弟弟的任何下落,心里已有不祥之感。接受任务前往南方苏区,廖彦凯来到一小镇,见一年轻人跳上高台要发表演讲,刚说了句开头便被几只手臂拽了下来。廖彦凯看了那个年轻人一眼,感觉他在被抓捕时刻就已被害。突然地廖彦凯意识到弟弟已不在人世,期待重逢已无这个可能。一股钻心刺骨的痛涌向全身,廖彦凯强制着把它死死忍住,强制着让它慢慢消弭。用这种方式擦干泪水,廖彦凯带领群众踏上了路程。到达目的地,看到大写的“苏维埃”一行字,廖彦凯不由得一阵激动。几年前他第一次越过边境前往苏联时也有过这样的激动,但此刻的激动远比那个时候的更为强烈。片言只语,一语传神,西格斯告诉读者,中国的革命者在将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传送来的革命思想践行于自己的土地上,还提示读者,遭受了1927年的失败后中国革命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于一种内化于心的力量驱使,西格斯用《战友们》的故事把历史上中国革命者体现出来的高尚、勇敢、坚韧精神和他们作为真正战士的光泽和人格传达给了读者,镌刻成了碑碣般的文字。“廖彦凯很有可能参加了著名的‘长征’”,1951年《战友们》第二版前言里西格斯还这样写道,提示了由廖彦凯所代表的中国革命者们的又一个战斗足迹,也暗示了她自己的一个思想立场: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史中,中国的革命史是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读这句话,熟悉毛泽东同志《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精辟论断的读者,会立即想到西格斯是在告诉人们,中国的廖彦凯们在人们无法想象的种种艰难险阻中顽强地传播革命思想和进行革命斗争,一步步地最终走向了伟大的胜利。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中国的廖彦凯们让人看到的永远是最高、最强、最伟大的壮丽。
当年写《战友们》的时候,西格斯还未到过中国。小说里的中国革命者故事是西格斯根据她收集到的事迹书写的。1951年小说第二版前言里西格斯就明确告诉人们,她这部小说在核心素材上求实近真,讲述的中国革命者故事并非虚构。此外,西格斯还中锋正笔,骨壮血丰,专门补充了几行对中国革命胜利的由衷礼赞:“廖的祖国现在是伟大而不可分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近日,配合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中国故事’在世界文学中的征引阐释及启示研究”重大研究课题立项,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张帆教授等人译成中文的《安娜·西格斯中国作品集》已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除了《战友们》中的中国革命者章节,该书还收集了西格斯其他与中国题材相关的论述和写作。书中一个个人物的传奇经历和他们崇高的精神世界,都唤起了我对那个年代的追怀与沉思……
作者:李昌珂
编辑:钱雨彤
责任编辑:舒 明
来源:文汇笔会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