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广场大厅里《玛蒂尔达》的展示板
因为疫情的关系,从春节假期开始,一些从去年年末就开始期待的演出被逐步取消,眼见着手里早就买好的演出票被陆续退票。幸好,在不能前往剧院的日子里,很多国内外的剧院纷纷在线上推出了剧目资源,把高清放映从剧院的大屏幕转移到了移动端的小屏幕上,将“The Show Must Go On”变为了“The Show Must Go Online”。在“云剧院”里找回一点剧院的感觉,屏幕前每个人的座位都是“一排一座”。
在家电脑前欣赏了英国国家剧院限时免费播放的舞台剧,多机位的摄像头从不同角度拍摄,捕捉到了演员们脸上细微的表情变化,甚至能看到演员热泪盈眶的特写。这样清晰的视角在剧院的现场表演中着实难遇,不是每个人都能坐到视野最佳的座位。剧院中的视线范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座位,在后排因远离舞台看不清演员的脸也是常事。在家坐在电脑前的“专属座”上观看“云剧院”,不禁回想起一些在剧院围绕座位发生的小插曲。
不管是前排还是后排,正中间还是角落的座位,每一个位置都带来一个独特的观赏体验,猜不到当天在剧院会发生什么特别的事情。曾惊喜于开场演员从身边的走道突然奔上舞台,赞叹于礼花在视线前方瞬间从两侧喷出,也曾全程趴在二楼侧边座位的护栏上想要看清那一点被遮挡住的舞台角落。
印象最深的,是去年年末上演的音乐剧《玛蒂尔达》。刚进观众厅就被用一个个字母块叠加成“M”型的舞台所吸引。那是一个色彩缤纷的蓝色舞台,二楼的灯球闪亮全场,小演员们在舞台上坐着大秋千向观众席荡去,前排的观众们伸手去接小演员们飞出的纸飞机……当舞台上川奇布校长打算让所有“不听话”的学生关小黑屋时,伴随着冷酷的机械声,绿色的灯光框住了幽暗的教室桌椅,绿色的激光从四面射来,压抑的空气霎时填满全场。短暂的停顿后,猝不及防地传出了孩子“哇”一声响亮的哭声。本以为是剧情安排,但是舞台上的孩子们还在表演,身边的座位里发生了小小的骚动,视线在暗中寻声游移,原来是前几排的小观众被吓哭了,好一会儿才被大人安抚住,被打断的目光重新回到了舞台。中场休息时,翻看手里的宣传单,得知舞台上的字母块可以拼出对爱读书的玛蒂尔达很重要的单词——比如“book”,不禁盯着舞台从左往右,由上到下寻找着。刚放下观剧镜,邻座的陌生观众有些拘谨地指着宣传册询问有没有找到某个单词,原来她也在拼单词。我们在短暂的中场休息时间对着舞台指指点点,一起做着“拼写游戏”。
《玛蒂尔达》的舞台近景
现在想想,不禁觉得那些曾经以为的激动却也平常的观剧时光是多么珍贵。在几个小时的时间里,在黑暗的观众席里和那么多陌生人抱着同样的热情一起为精彩的表演欢呼、鼓掌、落泪,安心坐在封闭的空间内欣赏舞台上的表演,当然也不必戴口罩。剧场就像一个巨大的能量场,汇聚起所有人的热情。表演者们在这里化身为角色本身,散发着热忱,吸引着观众们走进一个舞台创造出的世界中,并由此获得继续前行的力量。巴基斯坦剧作家沙希德·纳迪姆在今年的世界戏剧日致辞中写道:“戏剧有一种崇高的作用,它可以激励、动员人类摆脱滑向深渊的堕落,它可以撑起舞台和演出场地,把剧场变成一座圣殿!”每每表演结束时,虽然明知舞台已经落幕,但是观众和表演者同样不愿马上抽身离去,一瞬间,模糊了戏内和戏外的界限。还记得在音乐剧《巴黎圣母院》谢幕时,全场一起大合唱了《大教堂时代》,感觉自己融合在四周排山倒海的掌声和歌声中。舞台上,演员们一次又一次地谢幕;舞台下,观众们报以久久久久的掌声。
不久前,上海大剧院在暂别观众的第100天推出了“有光,就有戏”的线上特别放送。开场用一镜到底的方式,镜头跟随舞者的舞步在剧院内穿梭,从熟悉的大堂一直到从未见过的舞台侧幕。当幕布缓缓升起的时候,竟是整个大剧场空无一人的座位。这和往日的观看视角完全翻转,以观众席为背景上演了一个个特别的节目。舞台、灯光、表演者,个个到位,独独缺少了观众的掌声。在特别放送的尾声,屏幕上齐刷刷一片“剧场见”的弹幕,每一个观众都用文字无声地表达着掌声。大家相聚“云剧院”,再次看到舞台被灯光打亮。
国外有些闭门不开的剧院在舞台上会点亮一盏幽灵灯(ghost light),听说这是一种剧院的传统仪式,当剧院关门时会在舞台上点灯,既是为了避免因黑暗导致的安全隐患,也是为了安抚那些栖居在剧院中的鬼魂。不知“魅影”游荡在歌剧院的各处角落时有没有见过黑暗舞台上的这盏小灯,不知年底的《剧院魅影》是否还能来到剧院。在剧院不开门的日子里,小灯守着偌大的舞台,等待着剧院重亮的那一天。
作者:龚 怡
编辑:钱雨彤
责任编辑:舒 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