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纪录片《慢速飞翔旅程:中国万里长城》剧照
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可说到游览长城,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在位于北京市延庆区军都山关沟古道北口的“八达岭长城”景区。
其实“爬长城”绝不只有在北京一处。长城作为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资源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青海、宁夏、新疆等15个省区市。然而相比于八达岭长城的旅游资源开发,其他地区显然远远不能相比。
“虽然各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长城保护宣传活动,但对于长城的深度宣传还有所欠缺,许多人知道万里长城,却不了解自己身边的长城。 ”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自治区文物保护中心主任吉平在两会
时介绍,内蒙古拥有中国最多、种类最全、内容最丰富的长城古迹,包括战国、秦、汉、隋、金、明等各个时期修筑或使用的长城及其附属设施,总长度为7570公里,分布于76个县、旗、市,但并不是每一个生活在内蒙古的人都能够了解这些。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的秦汉长城
2019年1月22日,《长城保护总体规划》发布。规划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明确了长城保护的重点是秦汉长城和明长城。其中,部分明长城作为“长城抗战”物质见证,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长城保护总体规划》提出原址保护、原状保护的总体策略。对于绝大多数长城点段,重点做好日常养护、局部抢险和标识说明。对于价值突出的点段,在开展考古研究的基础上,按照最低程度干预和真实性原则,实施局部修缮加固,设置展示服务设施,展示长城文化景观。
那么,该如何修复长城?吉平认为,在无法做到长城修复全覆盖的情况下,需要周密的计划和科学的方法,要分阶段、有步骤,逐步加大修复广度和深度,在《长城保护总体规划》的布局下,全面清理排查,针对重点地段的险情隐患,采取“重点修复”与“全线保护”相结合,在坚持“修旧如旧”的前提下抢险加固,严格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和最小干预的原则,把干预度限制在保证长城原貌安全的程度上,妥善保护长城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古朴的历史风貌,最大限度保存长城的真实历史信息。
在保护的同时又如何合理地开发长城资源?吉平也有自己的看法,他借鉴了八达岭长城景区管理制度和规划,认为开发长城资源应当结合当地旅游开发实际情况,对符合旅游开发条件的长城点段进行整体规划、整合利用。“比如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境内的明长城,铺砌整齐,非常坚固,与北京八达岭、慕田峪以及河北山海关长城外观形貌相比较也毫不逊色,如果能够辅以丰富的当地民俗风光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其潜在的经济价值是巨大的。”吉平说,当地的相关部门也正在积极筹划围绕长城沿线,打造长城文化旅游品牌,以长城为纽带,整合沿线景区景点、美丽乡村、特色小镇,积极将地区生态游、特色餐饮服务等资源优势,转化为持久的经济发展新动能,助力脱贫攻坚。
综合自中国艺术报、新华社
编辑:黄启哲
责任编辑: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