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持续抓好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落实。”这句话,是总理给广大人民教师发的“红包”。
初衷很好,关键在于如何落实。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建议,建立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机制,把待遇的落实作为定期督查和问责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加大省级财政保障力度,对财政困难县通过转移支付方式解决,优先保障教师工资发放。
让老师们的钱包“鼓起来”,增强老师的幸福感和成就感,是近年来基础教育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一。
倪闽景说:“义务教育教师工资的稳步提高,有助于增加教师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增强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能够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从教,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去年起,为了提高教师待遇,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把“提高教师待遇”落在了纸面上:
2018年初,国务院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不断提高教师的地位待遇,真正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教育部2019年工作要点中,把“强化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完善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政策”定为目标任务,并提出相应工作举措——“推动各级人民政府优先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发放。研制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办法。”
“教育要实现更加公平更有质量,必须要着力解决城乡教师队伍建设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庞丽娟说,各级政府就是要优化财政投入结构,把改善与提高教师待遇作为教育财政投入的重点战略性支持领域,优先保障对教师特别是乡村教师的工资性投入,以优先满足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需要,优先保障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倪闽景也建议,要建立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机制,认真落实中小学教师基本工资定期调标、绩效工资、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和乡镇工作补贴等政策,不断改善中小学教师待遇,并把待遇的落实作为定期督查和问责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加大省级财政保障力度,对财政困难县通过转移支付方式解决,优先保障教师工资发放。
聚焦学前教育,全国政协委员、山东英才学院董事长杨文建议,应制定和完善幼儿教育发展的扶持政策和实施办法,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福利待遇。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东城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党委书记周晔说,应修订特教津贴执行标准,结合目前社会整体经济状况,参照部分优势地区的执行情况,提高特殊教育教师待遇。
对于乡村教师待遇问题,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漳州市实验小学党委书记兰臻呼吁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进一步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加大培训力度,建立合理的考评制度,让乡村教师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者:张鹏
编辑:张鹏
责任编辑:任荃
来源:综合自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