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要注重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既要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智能化,又要通过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提高精细化水平,“绣”出城市的品质品牌。
“绣花”一样的城市管理,既要讲究谋篇布局,也要关注细微处的把控。对于被总书记寄予厚望,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超大城市管理新路子”的上海来说,如何匠心独运、精准施“针”,“绣”出城市的品质品牌?昨天的审议中,上海代表团的人大代表们有话要说。
三个关注不同群体的小故事,却让在座几乎每个人都对精细化管理产生了“贴肉”感受……7日的上海代表团全团审议现场,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长宁区萍聚工作室党支部书记、上海市村居协会会长朱国萍在看似“戏说”间完成了她的发言主题铺设:创新社会治理和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希望这根“针走民心”的绵密绣花针向更多领域延伸,不断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
保姆的故事
参照社工管理家政服务人员
“21世纪什么最重要?保姆!”这并非一句玩笑话。最近,就有两个居民找到朱国萍,请她帮忙找保姆。结果找了好久都不称心——要么年龄太大,要么素质太差,要么开价太高。原本以为不在话下的“帮活儿”,却让这位长期扎根在基层一线的老大姐也犯了难。
当下,保姆成了“刚需”——老年人多、二孩多,需要保姆的家庭很多,现实却是请不到、请不好、不放心;居家养老服务也是良莠不齐,满意度并不理想。
朱国萍呼吁,家政服务也要绣花式管理。她建议,参照社工来管理家政服务人员,结合学历、年龄、工作经验等多方面考量,细分等级、培训和职业晋升制度,让保姆真正像“上班”一样走进千家万户。
实现供需对口,才能避免大海捞针。保姆问题解决了,家庭没有后顾之忧,也有利于社会安定和谐。朱国萍说,只有专业化的家政服务才能赢得社会尊重,也才能让更多家庭“老有所依,小有所安”。
快递小哥的故事
三方合力建安全链,别让外卖“千难万险”
你窝在沙发里、浏览网页、点购商品,坐等送货上门。殊不知,货品送到家门口的过程中已度过“千难万险”。
现在生活水平高了,样样事情都智能化便捷化了,但是大家在享受便利快捷服务的同时,社会安全的新隐患出现了。朱国萍以递送快递和外卖的小哥举例:他们为了抢时间,一边看手机,一边S形地穿行于人流中,走机动车道、逆行、随意变道、闯红灯……一系列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屡见不鲜。每天,全国因为快递外卖车辆造成的交通事故不计其数,小到擦擦碰碰,大到车毁人亡,给城市正常运行管理造成了不该有的交通负担。
“为了多送一个包裹,为了避免因超时而被罚款,为了多赚一点,把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搭进去,把社会的公共安全搭进去,这太不值得了!”朱国萍建议,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指导和制度规范,做好总把控;平台企业要建立安全长效机制,在考虑经济利益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效益,员工考核要关注服务质量,也要引导他们养成安全习惯。政府、企业、社会三方合力建立安全链,让快递外卖小哥更加安全、从容地运送包裹和外卖。
“独一代”的故事
多想一些,让独生子女家庭越过越安心
上海进入了深度老龄化社会。当下,第一代独生子女已近不惑,他们的父母年近古稀。
朱国萍说,中国现有1.76亿独生子女,如今他们上有老、下有小,承受着巨大的养老和育儿压力。他们之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不敢病、不敢穷、不敢远嫁,因为爸妈只有我这一个孩子。
当父母出现病痛需要陪伴、情感需要倾诉时,一个孩子所能提供的资金支持和照料都相当有限,再加上大多数父母并不与子女同住,甚至不在同一个城市,很多父母因害怕给独生子女添麻烦甚至不愿轻易求助。这让朱国萍不断自问:政府能不能再为独生子女家庭多考虑一些,让他们享受优惠政策。
比如,让独生子女的父母优先享受居家养老政策;对于赡养、照顾父母的独生子女给予更多支持和优惠,让“我陪你长大,你伴我变老”成为常态。她建议,制定相应的保障机制,让这“快乐又孤独的一代”越过越安心。(本报北京3月7日专电)
作者:本报特派记者 顾一琼
图:祝越
编辑:孙欣祺
来源:文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