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发布,其中的“民生账”释放了许多值得细究的新信息。“就业优先政策”成了宏观政策的一部分;养老和托育第一次被放到“持续释放内需潜力”任务项下;医疗、教育等每个民生“支线”都给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数据和判断。
我们能从这份报告中读到国家当下的“预期管理”安排。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用语平实但颇有感染力,它直言当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困难不容低估”,为了支持市场主体减负,各级政府都要过紧日子。但“惠民生”的任务不受影响,虽然“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加大”,但“基本民生投入确保只增不减。”
“只增不减”说的是投入总量,更值得关注的是民生投入的结构和策略问题。
“就业优先”:惠民生与高质量发展的接合
先看这段表述,“今年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单看数字,2019年的就业预期目标与2018年一般无二。但是,就业在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中的排序发生微小变化:超过“居民消费价格涨幅”预期目标,紧跟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期目标之后。
就业在国家政策体系中的位置悄然“升格”了。政府工作报告今年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与财政、货币政策工具并列——“坚持以市场化改革的思路和办法破解发展难题,发挥好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作用,丰富和灵活运用财政、货币、就业政策工具。”报告预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总量压力不减、结构性矛盾凸显,新的影响因素还在增加,必须把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稳增长首要是为保就业。”
“稳增长首要是为保就业”,怎么理解?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原院长钱颖一表示,“就业优先”是发达国家衡量经济增长状况的惯常取向,这意味着今后我国GDP的增长要以就业增长为前提,“这两者通常是高度相关的,但如果出现差距,要以就业为先。”
后文中,报告以罕见的470字篇幅布局“多管齐下稳定和扩大就业”,其中包括几大“强力数据”,比如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从失业保险基金结余中拿出1000亿元,用于1500万人次以上的职工技能提升和转岗转业培训;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今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等等。
加快培养各类技术技能人才,既是稳就业的要义,也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这里,我们看到民生保障与经济发展的接合,中国不仅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还要通过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进一步发展。
“一老一小”,他们牵动着强大的内需市场
民生保障并非单纯的“消耗型投入”,同时也是“生产型投入”。通俗地说,它不只“花钱”,同时也“生钱”。这个道理,和报告中提到的向市场主体“放水养鱼”是一样的。
民生领域的“放水养鱼”,最典型的安排就在养老与托育工作上。“一老一小”两头的民生保障,第一次被置于“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持续释放内需潜力”任务项下。
养老,“大力发展养老特别是社区养老服务业,对在社区提供日间照料、康复护理、助餐助行等服务的机构给予税费减免、资金支持、水电气热价格优惠等扶持,新建居住区应配套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改革完善医养结合政策,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婴幼儿照护事关千家万户。”——做这行的人都知道,社区养老服务、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对于长期的养老服务格局的形成有多重要。
托育,“针对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后的新情况,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托育服务机构,加强儿童安全保障。”——托育机构办不办,谁来办?政府办还是社会办?这桩两孩时代的头号难题困扰了多少地方政府、社会力量和普通家庭?
政府工作报告传递出明确的信息——别把照顾“一老一小”的任务视作负担,它们可以成为中国经济体内需增长的发力点。
特别是养老方面的安排,与过去一段时间以来国家在养老领域的导向调整高度吻合。2018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健康养老家政消费”成为期望提振的七大类消费之一,这是养老消费首次在如此高规格文件中得到系统论述;2019年新年伊始,国家民政部下发通知明确,各级民政部门不再受理养老机构设立许可申请,今后申办养老机构只需依法登记和备案,主管部门要做的是加强养老机构事中事后监管。一步一步,推动的都是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向社会力量敞开大门的进度条。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周燕芳说,目前是中国养老服务体系布局的重要窗口期,社会力量很希望在其中找到用武之地,比如以保险为代表的养老保障,“养老金总额中第一支柱应定位提供基本的养老保障,中等收入群体的养老保障可以更多依靠二、三支柱来补充,当前第三支柱既个人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空间很大,社会力量可以在应对老龄化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教育卫生:掐准民生痛点,就是以人为本
“2019年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一半用于大病保险。降低并统一大病保险起付线,报销比例由50%提高到60%,进一步减轻大病患者、困难群众医疗负担。”——“你们知道10个百分点意味着什么吗?”医卫界别的全国政协委员饶克勤说:“人均增加30元,也就是全国总共增加420亿元,其中一半用于大病保险报销,也就是210亿元,这能救助多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以及因为大病导致各种灾难性支出的家庭?”
“坚持做好基本民生投入,掐准民生痛点,就是以人为本。”记者不止一次在代表委员口中听到与饶克勤相似的观点。癌症防治行动、医保异地结算、促进社会办医、强化疫苗全程监管等等,无一不是过去一年间医疗领域的“痛点”。
谈到教育投入,报告说了半句前文已经说过的话——“今年财力虽然很紧张”,然后表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继续保持在4%以上,中央财政教育支出安排超过1万亿元。”这半句重复的话非但不显得累赘,反而给人留下“克制而坚定”的感受,国家财力再紧张,教育投入也要保证,因为“我们要切实把宝贵的资金用好,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托起明天的希望。”
4%这个数字,不少“老两会”应该还记忆犹新,在七八年前的两会现场,这个数字出现的频率极高,为了让教育支出比例与GDP挂钩,众多代表委员奔走呼吁多年。到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终于首次超过4%,并在此后始终保持4%以上水平。
不管是那句“让老年人拥有幸福的晚年,后来人就有可期的未来”,还是“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社会就充满活力,国家就繁荣兴旺”,2019年的这本“民生账”努力让中国人相信,正是对于明天的预期支撑着我们今天的信心。
作者:钱蓓
摄影:叶辰亮
编辑:李静 薄小波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