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提长三角发展。报告指出,“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编制实施发展规划纲要”;“长江经济带发展要坚持上中下游协同,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经济带”。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也是今年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们的热议话题,为了让长三角更畅通,代表委员们的建议都很接地气。
提案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让谈剑锋委员“受宠若惊”
这是一个关于提案被真正落实的故事。2018年全国两会上提出提案,2019年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让全国政协委员谈剑锋“受宠若惊”。
过去一年,谈剑锋把视角放宽,开始从全新的维度思考问题。他在去年上海两会上酝酿成型、在全国两会上提交的《关于长三角一体化从取消多余收费站开始的建议》,从收费站排队的细微之处着眼,透视长三角一体化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谈剑锋介绍,这一提案的灵感源自去年上海两会期间的一次闲聊。“我来自工商联界别,委员以企业家居多,会间休息时大家曾聊起一个话题,在长三角出差喜欢坐高铁还是自驾?”他回忆说,当时就有委员回答说不喜欢开车,因为“经常会堵在高速公路收费处,非常浪费时间”,很多委员对此都有共鸣。
谈剑锋经常往返长三角各大城市,觉得收费站有点多——沪苏浙皖三省一市之间的高速公路已基本实现省(市)域范围“一卡通”。但是,在省(市)之间却仍然实行划界收费的管理体制,且收费站均设在主干线上。以沪宁高速花桥收费站为例,所有车辆都要停下排队,领取对方通行磁卡和缴纳前段通行费,不仅人为造成车辆拥堵,更像在省(市)之间设立了一道“隔离带”。
去年,谈剑锋委员的提案上交之后,相关部委非常重视,还专门开了专题会议。会后,一份实实在在的计划表就出炉了:到2020年,逐步取消长三角部分城市间的多余高速公路收费站;到2022年,全线取消长三角地区多余收费站。计划表还提出,这一做法要在全国率先试点示范。
令谈剑锋委员感动的是,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取消收费站被切实写入报告。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两年内基本取消全国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实现不停车快捷收费,减少拥堵、便利群众”。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3月5日在人民大会堂“部长通道”上也明确表示,2019年将取消京津冀、长三角以及东北、西南地区重点省份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2020年,基本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
线上怎么证明“我是我“?张连起委员建议从便民领域推进一网通办
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长江经济带发展要坚持上中下游协同,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经济带。
在全国政协委员张连起看来,区域一体化是城市化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津京冀三大城市集群,但与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相比,一体化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导致公共交通、政务、医疗等与老百姓密切相关各项服务在区域内无法顺畅兼容。
“区域一体化仍存在一些体制性障碍,如线下到线上连接不畅,无法线上证明‘我是我’、数据互通、技术相容存在区域性差异。”张连起委员举例说,省际之间的“信息孤岛”大量存在,导致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的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区域间的事项办理需要“多次跑”,时间成本巨大;公共交通服务上,公交卡、地铁卡无法跨省跨地使用,导致重复购买、出行不便。
全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在2022年底前全面实现“一网通办”。经过半年多的探索,全国已经有442个城市(含县级市和省直辖县)支持“网上办事“,还有11省市开通了“一网通办”支付宝政务小程序,已累计服务超5亿人。以“刷脸”办事为例,这项技术解决了需要准备大量证明材料、亲自前往大厅办理等问题,让“最多跑一次”成为可能。
“在推动一网通办持续深化的同时,可从便民领域开始推进。”张连起委员建议,应该打破地区之间数据、信息的壁垒,完成社保、医保、公积金等账户一体化管理,逐渐将应用部门扩展到工商、税务、征信等相对复杂的涉企领域。推动公交、地铁、图书馆、体育馆等公共交通和公共服务的联网通用。通过区域公共服务的一体化,推动区域信息技术的一体化,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一体化、社会服务的一体化。
张连起认为,作为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长三角是探索数字化新路径、打造区域一体化的理想试验田。他认为,长三角充分调动政府、企业的积极性,利用数字技术,如实名认证、人工智能、刷脸技术、小程序、区块链、云计算等,发挥“技术+模式”对经济、政务的引领带动作,不仅解决“我是我”的难题,让长三角区域实现跨区域办事“一次都不用跑”,更是为全国其他区域的公共服务一体化探索出一条数字化的发展路径。
长三角城市定位同质化?蒋颖委员认为要建立“产业地图”平台
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出谋划策,代表委员们的角度各有不同。全国政协委员、德勤中国副主席蒋颖的提案则是从产业入手,她建议,用“产业地图”的方式,制定长三角一体化城市群产业发展规划,以实现城市产业协同发展,增强经济发展总体竞争力。
“目前,长三角城市群在产业定位、产业环境、产业要素等维度仍旧存在着诸多亟须解决的问题。”蒋颖委员指出,产业定位上,同质化竞争仍存在,能支持企业和投资者进行有效投资决策的信息依据不足;产业环境上,地域综合营商环境竞争力缺失,尚未形成打造长三角区域品牌的共识;产业要素上,区域资源有限,产业要素资源亟待更优化配置等。
蒋颖委员建议,需要在国家层面明确各地政府在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中的规划与分工,构建一个以产业为核心、以科技为驱动、以创新为理念,统筹长三角各城市经济信息、土地信息、交通信息、要素信息的动态可视化“长三角产业地图”,以“小切口大突破”的方式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建设。
她认为,“长三角产业地图”是一个基于“长三角一体化”共同认识和行动,进行充分、对称的数据和信息整合和分析的平台,目的是为投资者提供全景式、标准化的产业发展,为政策制定者的产业营商政策提供具备指导意义的洞察。“长三角产业地图”将全面、客观、对称地收集来自长三角各地产业发展现状、产业发展要素、产业发展战略等信息,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分布式存储等技术将长三角各个地区政府统筹起来,形成动态可视化的“产业地图”,从产业的协同发展视角出发,最大化实现长三角区域产业分工协作。
蒋颖委员同时建议,应以“长三角产业地图”构建为契机,构建专业运作机制,整合各地政府和专业机构的力量,进行各方的统计调查、协调对接、要素共享等工作,确保科技资源、产业资源在共享长效机制中推进。同时,充分调动各城市产业间的协调联动性和积极性,从城市经济、产业集群、区域市场等各个逻辑切入,让各参与方在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地图”的动态形成过程中,找准资源要素需求,真正实现产业要素市场化配置与流动性提升,提高区域内产业要素利用效率,最大化实现产业要素的优化配置。
作者:徐晶卉
编辑:孙华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