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呈现出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速快、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趋势明显的态势,再加上家庭小型化的结构等,养老问题异常严峻。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41亿人,占总人口17.3%。据有关方面预测,到205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数将达到峰值4.87亿,占总人口的34.9%。
积极应对老龄化问题意义重大、刻不容缓,在今年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对此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全国政协常委、原中国人寿集团董事长杨明生:养老金待遇低,应大力推行个税递延养老保险
全国政协常委、原中国人寿集团董事长杨明生在提案中建言,将“个税递延养老险” 的税延额度,与子女教育等专项附加扣除项一起作为税前扣除项目纳入“个人所得税”APP,以此简化流程;在缴费方式上,为进一步提升广泛参与力度,建议可考虑将个税递延养老保险作为类企业年金的半强制性“自动参保”计划,默认员工自动参保,以提高整体效率。
按照杨明生的建议,个税递延养老险税延额度在APP中扣除,将大大方便个人购买此类商业养老保险。同时如果实行半强制性“自动参保”计划,默认员工自动参保,将促使个税递延养老险销售大增,加快发展养老体系的“第三支柱”。不过,如此大力度推进,半强制性参保是否合适,需要相关部门深入研究并征求意见。
为什么要大力推行个税递延养老保险,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第三支柱”?杨明生在提案中分析,养老支付能力普遍不足,现行养老保障水平难以覆盖养老消费需求,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长期护理保险发展有待加强。当前,我国的养老保障三大支柱发展极为不均衡,养老金整体待遇水平较低,因此,杨明生认为应当大力推行个税递延养老保险。
全国政协委员、三胞集团董事长袁亚非:加大力度支持长护险与居家养老进一步结合
袁亚非介绍,我国自2016年开始试点的长护险制度,包含了社区居家护理、养老机构护理、住院医疗护理多种类型的服务,并重视居家护理的地位,试点至今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现实中社区居家护理未能充分发挥效应,老人广泛的居家护理需求与目前有限的服务提供不相匹配。为此,他建议加大力度支持长护险与居家养老进一步结合发展。
他解释,目前长护险由医保部门(从原人社部门分立出来)主导,通常针对高龄失能老人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和常用临床护理服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老年人的照护问题。而目前居家养老服务由民政部门主导,政府购买服务对象以“兜底老人”为主,与长护险服务对象不完全重合。两者在提供的服务项目上虽有重叠,但也有不同之处,可以形成互补。
“从实际情况看,一些试点城市老人在申请到长护险后,不能再享受原民政部门提供的居家养老服务,或要降低补贴标准,但只包含在现在居家养老服务中的如洗晒衣被、买菜做饭等服务,也是长护险老人的日常需求。”袁亚非说。
针对这种现状,袁亚非建议加强民政部门与医保部门间的沟通协调,一方面对居家养老、长护险服务项目进行明确分类、建立标准,尽量避免重合并做好衔接;另一方面对服务对象进行再评估,对同时符合居家养老与长护险条件的老人,可同时享受这两类服务,以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护”。
此外,袁亚非还建议进一步引导和鼓励商业长护险与居家养老结合。据了解,目前长护险体系以社保为主,目的是满足老人基本护理需求。袁亚非表示,若要长护险健康发展,并满足老人多元化、多层次需求,必须建立更加完善的保险机制,尤其要发挥商业保险的作用。面对广阔的居家养老护理的市场,他建议更多引导市场资源,通过适时出台商保税收优惠政策等方式,鼓励商业保险更多进入该领域,开发和推动商业长护险产品及服务形态创新。
他指出,解决养老问题,国家政策支持尤为重要,但这方面目前还略显不足。“所以这两年两会,我一直在提养老方面的提案,呼吁进一步提高政策的系统性和协调性,在医养结合方面,建议扩大长护险试点范围普及,建议加强长护险与居家养老服务的衔接,加强民政、卫计委、人社等跨部门的协调和推进。”
全国人大代表、华润集团湖南区域工委书记丁小兵: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使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功能最大化,让老年人口“老有所养”
全国人大代表丁小兵建议,设立老龄化问题国家级协调机构,加强人口老龄化课题研究,制订综合战略,统筹推进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解决。同时,他建议加强养老设施建设,扩大老龄服务领域和范围,在继续发挥家庭养老功能的同时,加快社区老年服务和养老机构建设,扩大老龄工作社会化服务队伍,切实解决养老服务供需矛盾。
丁小兵认为,应当尽快在全国提倡和推动建立“高龄老人津贴”民生制度,争取全面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一体化,制定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公共政策,对养老产业的发展给予优惠政策。大力推进投资储蓄型养老计划,以前瞻性的视野加快完善自我储蓄和家庭保障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政策扶持的养老储蓄保障制度,逐步增强养老基金的支付能力。
综合自央视财经、中青在线等
编辑:李扬
责任编辑:陆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