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总书记对于文艺工作有过三次专门的重要讲话:第一次是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第二次是在十届全国文代会上的讲话,这一次是在全国政协委员座谈会上的讲话。我认真学习了习总书记的每一次讲话,感觉到他的讲话既有系统的思想,一以贯之,又不断地发展,提出了新的观点、新的见地、新的要求。
在全国政协委员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我认为习总书记的主要讲话精神可以体现在五个关键词上:
一是“灵魂”。习总书记的讲话中有一个词——“培根铸魂”,我理解,这个“根”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铸魂”就是要铸新时代之魂,铸精神之魂。我们的文艺工作正是培根铸魂的重要力量、重要方面。我们对培根铸魂的任务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习总书记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需要灵魂,而这个灵魂需要通过包括文艺创作在内的各方面实践来培育。
二是“时代”。文艺创作和时代的结合非常密切,甚至可以说我们的文艺创作就是为时代记录,为时代讴歌。我们回顾历史上所有精品力作和经典之作,可以发现都离不开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如果说文艺作品有多方面价值的话,其中有一个必定是记录时代。当然它也有审美、娱乐、教育等功能,但记录时代是其中最重要的功能。因此文艺创作一定要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反映时代的巨大变迁,记录时代的精神图谱。不光是记录表面的变迁,更要体现出时代的内在发展动力和精神面貌。
三是“人民”。这也是习总书记说的最多的词。我们的所有工作都是以人民为中心,文艺创作也是如此,要用情用心,扎根人民、抒写人民、歌唱人民。文艺作品不能简单化、口号化,要真正地深入到人民群众之中,培育和人民群众的感情,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够描绘出人民的形象,才能够真正地讴歌人民。文艺作品尤其是优秀作品,一定是以人民为中心来塑造人民的形象。
四是“精品”。习总书记说,创作是艺术家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艺术家的立身之本。艺术家靠什么说话?就是靠作品。作品有一般的作品,也有优秀作品,还有精品,有经典。习总书记反复强调,作为我们这个时代的艺术家,要创作出这个时代的精品力作。过去我们讲精品力作,是“三精”,即: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在这次讲话中,习总书记谈到精品力作时,又提出了三句话,即: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因此,我们的重要任务就是习总书记提出的创作精品。要记录时代、反映时代,归根结底就是要出精品。今天的精品就是明天的经典。作品要留得下来,也许几十年几百年后回过头来看,这就是经典,所谓经典就是永不衰竭。
五是“明德”。这是习总书记新提出的一个词。“明德”出自《大学》的第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所谓“明德”就是要有光明的道德。对文艺工作者来说,“明德”是自己要有良好的道德风尚,同时在作品中创作、倡导和引导体现我们这个时代良好的道德风尚,这是文艺工作者很重要的任务。文艺工作者是人类精神的工程师。习总书记说了三句话: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习总书记所说的“固本培元”,“本”就是我们的根本、传统,“培元”就是要培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的元气,说到底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和良好的风尚。
习总书记的讲话内容非常丰富,思想也很精深,我觉得在这五个关键词之中,中心词就是精品,就是创作。对文艺工作者、文艺单位来说,离开创作、离开精品一切免谈。没有作品,如何谈得上塑造灵魂、记录时代?如何谈得上讴歌人民?我们文艺工作者的一切工作就是要通过自己的作品去实践文艺的功能。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去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这实际上是文艺工作者进行创作的最好时机。去年年底,南京长江大桥修复后通车,几万人涌到大桥上参观,我也看了大桥的展览。我们这一代人对南京长江大桥的记忆非常深刻,它可以说是一个文化标识。所以我由此想到,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但在解放前,长江上没有一座大桥。第一座大桥——武汉长江大桥是茅以升参加了开国大典之后,激动地向中央写了建桥建议书后才开始修建的。从开国大典到今天,我们不断地建设大桥,现在长江上共有了136座大桥,这是70年延续下来的成就。我想这是一个很好的题材,生动反映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成就。这个题材让我非常激动,春节前就赶到武汉采访,春节里我也一天没有休息,计划写一部长篇纪实文学《中国长江大桥建设三部曲》,当然不光是讲建设,建桥过程其实反映了中国精神、技术、经济、文化等很多方面。也许我不一定能够写出很震撼的作品,但是把它记录下来,我认为还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作者:章剑华
编辑:江胜信
责任编辑:陆正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