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中国人,对我们的文化,应该有坚决的、彻底的、毫不怀疑的自信。”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话剧院导演田沁鑫说。
她不赞同过分强调所谓“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区分,“没有人会去问一个英国人是不是从小就会背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也没有会问英国人什么是传统文化、什么是现代文化,你问他们什么是传统什么是现代?他们会说‘你们是这样认为的吗?我们没有传统和现代的区分呀?’”
对于传统文化的创新,田沁鑫也有自己的见解,她的作品中不乏对中国传统题材和世界名著的全新探索。她认为,创新不是一味追求所谓流行,而是要基于本民族的文化和艺术,注重中国式表达,同时注重科技上的创新。“最近很火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无论是小说、电影,还是戏剧,都应该有这样的表达。”
她进而指出,在科技时代,戏剧也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要在手段上向世界的其他戏剧形式看齐,“要通过现代技术和视角,做好中国式表达,这样才能与世界戏剧并驾齐驱。”
“最近,我们正在编创一部名为《扶贫路上》的民族歌舞剧,这部剧取材于广西百色地区脱贫攻坚的真实故事,创作的过程,就是一次向人民学习、被人民感动的过程。”
为了这部剧作,田沁鑫委员和剧组成员数次走进百色最偏远的角落调研、采风,和农民面对面谈心,跟着第一书记挨家挨户走访。“亲眼看到的脱贫成果让我们振奋,那些默默奋战在扶贫一线的基层党员干部带给我最真实的鼓舞。”
田沁鑫表示努力深入现实、共同铸就“高峰”,是新时代文化文艺工作者应有的自我要求,更是总书记重要讲话中倡导的品位、格调和责任——在正本清源上展现新担当,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努力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有贡献的艺术家和学问家。
综合自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
编辑:王筱丽
责任编辑:邵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