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年前,谢坚只带着一套衣服来到距离珠海市区29海里的外伶仃岛,成为岛上的邮递员,从此再也没有离开过。
31年间,谢坚和小邮局一起见证着外伶仃岛的变化。
这是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珠海市分公司外伶仃邮政营业所营业员兼投递员谢坚的故事。
一人撑起邮局,一干就是31年
回想起1988年上岛工作时的场景,谢坚记忆犹新。那天,他从珠海市区出发,乘坐一艘小木船赶往外伶仃岛。船走得很慢,29海里的路程,花了5个小时才到达外伶仃岛。
“当时,岛上十分荒凉,缺水少电,上了码头看到岛上只有一条十字路。”谢坚说,那时的外伶仃邮政所就是一所简陋的石头房子,里面住人,外面办公。岛上没有干净的淡水,要趁着下雨天,跑到雨中冲凉。早晚洗漱,一杯水要刷牙,还要洗脸。吃饭,也只能干啃方便面。
由于外伶仃岛只有谢坚一个营业员,逢年过节他也要坚守在岗位。直到工作的第四年,他才告诉父母自己的工作地点。“当时,父母专门上岛看我。看到岛上低矮的平房和荒凉的场景,流着泪劝我回去。”谢坚说,最终他还是说服了父母,毅然留在岛上工作。
那时候通讯不发达,外伶仃岛上的驻岛官兵和居民,与外界的联系只能靠信件。海岛的务工人员大部分是来自沿海地区的流动渔民,信件、包裹难以及时送达本人。
谢坚明白“家书抵万金”的分量,所以,虽然有时候送一份电报、一封信件要问二三十个人,工作十分艰苦,但他一直坚守在海岛一个人的邮局。有的收件人拿到信件后,兴奋地把信封抛到天空,激动地亲吻着信封,“我都能感受到信件所传递的思念和感情,这让我更加坚定了留下的决心”。
网购狂欢风刮进外伶仃海岛
随着通讯的发展,寄往外伶仃岛的信件越来越少了。可是,谢坚并没有闲下来。这些年岛上的生活越来越好,海量的包裹寄往外伶仃岛,岛上的渔民也通过邮局将岛上海味寄出。
“现在快递包裹比较多,一天收到的包裹比过去一两个月收到的总量还多。”谢坚说,岛上的实体店远远不能满足居民需要,80%左右的物品是通过包裹寄过来的。
“双十一”网络购物节,也成了谢坚一年中最忙碌的日子。“网购的狂欢风早就刮进南方海岛啦!”
如今的外伶仃岛,早已变成了旅游胜地。岛上建设了环岛景观公路,通了自来水,每天有七八班航船往来珠海市区和外伶仃岛,直航只需花费1个小时,大大方便了岛上居民和游客进出岛。
离码头不到百米的地方,就是谢坚工作的新邮局——一座建在海边的四层小楼——营业厅的面积就有30多平方米。“岛上低矮的平房全部拆了,变成了具有海岛特色的建筑,非常漂亮!”谢坚说。
去年两会期间,谢坚提出了“加快推进海岛等偏远地区公共设施建设的建议”,获得了相关部门答复,很快就要推进。眼看着岛上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他是打心眼里高兴。
小邮局业务变迁折射时代特色
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谢坚更加关注岛上的方方面面。在邮政投递和调研走访中,他经常会接触到中小微企业,发现他们负担比较重。
“近期,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让企业真正享受了减税降费的红利。”谢坚说,从去年6月开始,外伶仃岛邮政所还与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税务局联合开展了“税·邮”共建、税收优惠进海岛、邮寄税务发票等活动。当年的送信人,再次把减税降费的政策红利送到外伶仃岛纳税人的手中。
今年两会前,《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他所带的建议中就包括“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基础物流网络,构建大湾区新型关邮体系,打造‘大湾区-一带一路’航空邮件出口平台”的建议,期待着可以为大湾区发展作出一份贡献,期待着外伶仃岛的明天更美好。
从拍电报、送信件,到送包裹、办业务,外伶仃岛上一间小邮局,见证着时代的大变迁。“今年,我们即将迎来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衷心祝愿祖国的未来更加美好,期待着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谢坚坚定地说,他对祖国的美好未来,信心满满!
编辑:郭超豪
责任编辑:邵岭
来源:金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