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率下降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这也是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作用的结果。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贺丹等认为,要创建家庭友好型社会,从经济支持和社会支持两方面提升年轻人的生育意愿。
调查显示,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来,国内生育率仍然出现下降。我国2017年出生人口1723万人,比上年减少63万人;2018年还将持续下降。全国妇联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半数以上家庭都没有生育二孩的意愿,发达省份和城市家庭生育意愿更低。而且,近三年来,平均的初育年龄和平均生育二孩年龄都往后推了一岁。
贺丹称,年轻人生育意愿下降是多方面的原因。应该创建家庭友好型社会,从经济支持与社会支持两个方面提升年轻人的声誉医院。
比如,儿童教育支出作为减免税收的一条就是经济支持,未来是否能将0-3岁儿童养育的专项扣除也纳入个税减免;
而在社会支持系统方面,学校延长放学时间,加强对孩子的照顾;同时,大力发展社会托育事业,比如增加社区托育点,加强对社会托育机构的支持,为邻里之间个人看护提供政策支持。国家卫健委一项调查显示,城市35.8%的3岁以下婴幼儿家长存在托育需求,无祖辈参与照看的家庭托育需求达43.1%。上海市妇联2017年初调查,88%的上海户籍家庭需要托育服务,超过10万的2岁儿童需要托育服务。与需求相对应的是社会服务供给严重不足。
据统计,全国婴幼儿在各类托育机构的入托率仅为4.1%,远低于一些发达国家50%的比例。
不过,贺丹也建议,社会支持更需要重视性别平等,不应该把养育孩子的主要负担让母亲承担。生育保险、产后重返工作岗位以及有同样的职业发展机会等,都是对女性育儿的社会支持。
去年民盟中央社会委员会牵头,联合四个省级民盟组织组建的“城镇托幼事业发展与政策建议”课题组,进行调查,发现养育孩子的负担都落在母亲身上,导致女性养育孩子的愿望降低。
作者:姜澎
编辑:储舒婷
责任编辑:姜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