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00后”都是互联网“原住民”,这一代人的阅读,注定有所不同。他们更习惯于通过信息检索寻求问题的答案。至于获取信息,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主要渠道,转发、点赞、一句话评论……
可以说,今天在校大学生的阅读量要远远超过之前的几代人。因为阅读的途径已经多元,除了纸质阅读,手机、平板和电脑上都可以阅读——这一代已经步入了一个随时随地可以阅读的时代。
但大学生的阅读品质如何,这又是另一个问题了!
“推进全民阅读已经成为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大学生的阅读行为深刻影响民族和社会的进步。”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戴立益拟提交的提案中,有一份正是指向大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他援引了《新时代上海大学生阅读指数报告(2018)》报告的一则结果:新时代大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较强,为个人发展而阅读的动机非常明确,数字阅读量大,但阅读质量和深度有限。
结合日常观察以及近一年的基层调研,戴立益总结,当前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和提升阅读能力方面存在两个不足:
1.阅读类教学资源开发不足
大学生热衷于以点赞、评论和转发等方式分享从社交平台所获得的阅读信息,但在发表评论交流、参与阅读活动上活跃度不高,大学生普遍反馈本校的阅读类课程、讲座和论坛还不够丰富。
2.跨学科阅读能力培养不足
学校在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时,容易忽略学科门槛下学生阅读能力的问题。导致大学生对一些跨学科的专业读物感兴趣,但因其专业性过高而望而却步。
戴立益的建议是,高校要将阅读教育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积极采取加强阅读推广和实践活动,将阅读纳入课程考核,提供及时的阅读专业支持等举措。
他认为,为适应现代社会电子化阅读的发展趋势,高校图书馆要发力,要注重电子图书的引进并使广大师生能够很便捷地接入这些资源,使其得到有效的利用。
其实,高等教育层面的阅读,不仅需要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还需要掌握处理信息的能力,包括对信息的整合、评估、批评、综合及使用,并在阅读和写作的过程中培养批判性思维。
戴立益说,国内外不少大学不仅对学生有经典阅读的要求,而且在课堂教育、考试中往往有对阅读能力的考查。
比如,在牛津大学,学生需要通过广泛的阅读和深度讨论才能通过考核。中国人民大学则将“读史读经典”项目纳入本科教学方案,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华东师范大学从2004年起,就举全校之力打造通识教育精品课程,通过品读经典,奠定学生应有的精神素养和思维素养。
同时,大学教师应为学生阅读提供及时的阅读专业支持,通过建立学科框架与模型,并对关键概念进行“解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从而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与信心。
作者:樊丽萍
编辑:樊丽萍
责任编辑:任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