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富士山上了热搜,引发全球关注。
据时事社东京19日报道,日本警察厅已经开始为富士山可能喷发做全面准备。富士山高3776米,是日本最高峰。
知情人士称,日本警察厅将购买防尘口罩分发给地方警察部门。警察厅认为,如果富士山喷发,火山灰不仅可能落在富士山附近地区,也有可能落在东京都市圈。
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火山活动十分频繁,日本全国范围内大约有111座活火山,富士山为其中之一。富士山位于日本本州岛中南部,东距东京约80千米。
近年来,不断有新闻报道富士山开始有活动现象,目前,富士山休眠已超300年,日本专家称其任何时候都可能喷发。
报道称,2020年4月,日本政府消防部门的一个工作组制定相关措施,旨在应对富士山可能喷发产生的火山灰。该工作组称,如果风向与1707年富士山喷发时的风向相同,火山灰或将落在东京都市圈,可能扰乱道路交通并导致停电。该工作组呼吁相关部门考虑对策。
富士山距离上次爆发已有315年
据史料记载,富士山最近一次喷发记录是1707年,距今315年,史称宝永大喷发。资料显示,当时,喷出的火山灰高到看不到的高度上,连续喷发了16天,周边数千平方公里火山灰弥漫,整个江户地区(今东京)几乎不见天日,空气中到处弥漫着火烧和硫磺的味道。
“1707年富士山的喷发可能对日本当地的影响比较大,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并不是特别典型。”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郑景云告诉记者。
富士山一直备受关注是因为其规模大,属于典型的、大规模的复合型火山。中国地震局火山研究中心主任许建东向记者解释:“复合型火山是指在历史时期过程中,经过多次不同类型的喷发作用叠加形成的大型火山锥体,这意味着未来一旦喷发,它的灾害性也会非常强。”
在过去2000年里,富士山一共发生过VEI指数在2级以上的喷发共17次,差不多每100多年左右就会喷发一次。VEI指数反映火山喷发规模的大小,喷发指数是以一次喷发所产生的火山物质的总体积来衡量的,共有8个级别,分别是微(1级)、小(2级)、中(3级)、中大(4级)、大(5级)、很大(6级)、巨大(7级)、超级(8级),每增加一个级别,喷发总体积增加10倍。但目前据上一次喷发已经超过300年。
沉睡300多年的火山为何可能“苏醒”
已经沉睡300多年的火山为何会“苏醒”?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储国强表示,受内部地质活动影响,火山喷发是正常现象。
“这可能跟上次喷发的规模较大有关。”许建东解释,火山喷发是一个岩浆积累过程,岩浆积累是需要时间的,如果是大规模的喷发,所需要的岩浆积累时间相对较长。此前富士山1707年的喷发指数为VEI5,喷发规模远远超过过去2000年内喷发的平均规模3级左右,一个5级火山释放总体积是3级火山的100倍,也就是说上次富士山喷发释放了大量的能量。从统计角度看,如果富士山按平均规模3级的喷发级别来看,它的复发周期应该在100年左右,但是如果中间穿插着大规模的喷发,这就从时间角度上延长了下次喷发的时间。
许建东强调,这种统计意义上的复发周期只能给火山喷发提供一些参考,不能用于判断一个火山喷发的具体时间,火山喷发的预警更多依赖于对火山岩浆系统的实时监测,了解岩浆的活动状态以及正在活动的过程。
如果喷发或将对我国产生什么影响
郑景云向记者介绍,富士山如果喷发,会给当地带来严重的空气污染。火山灰不仅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还会对当地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同时,火山喷发带来的大量温度极高的岩浆涌到地面,也会破坏周围的地质及生态环境。
“不过,富士山喷发对我国的直接影响可能不大。”郑景云解释,这是由于我国处于富士山的“上风地带”,风从西向东吹,喷发产生的火山灰也不会“漂流”过来。但如果此次富士山喷发活动属于“强火山喷发”,即可能通过大气环流,牵动我国的降温和降雨。
郑景云表示,强火山喷发将大量含硫气体注入大气层,这些气体在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在平流层下部形成硫化物气溶胶,气溶胶与水汽混合形成火山云,从而影响降温和降雨。“通俗地说,这团云阻挡太阳辐射,即造成降温,如果其水汽充足,将带来降雨。”
相关研究显示,火山云将随大气环流在2至3周内迅速蔓延至全球,影响区域甚至全球气候。通常情况下,一次强火山喷发会导致半球或全球地表平均气温在1—2 年内下降0.3℃左右。
许建东表示,火山喷发产生的熔岩流灾害和碎屑流灾害的影响范围有限,一般不超过100公里,所以不会对中国产生任何影响。而火山灰影响是区域性的,如果规模足够大、气候条件允许的话,它可以漂流上千公里甚至几千公里,但是富士山纬度相当于中国华北地区纬度,大气环流的方向主要由西向东,中国大陆在日本富士山的西边,换句话说,火山灰只会向东跑,到不了中国。也就是说,富士山如果发生不超过6级的喷发,它所产生的灾害效应不会对中国产生任何影响。
“具体影响大小,还要看喷发情况。”郑景云说。
编辑:施薇
责任编辑:钱亦琛
来源:综合科技日报、中国环境app、参考消息、海外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