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贤江海消防站出警返队途中,连续奋战了十几个小时的消防员累得在车上睡着了。 本报记者 赵立荣 摄
向前,再向前,冲锋在一线。
速度,加速度,与台风抢时间。
细心,再细心,不让一人留风口。
在台风面前,总有一些人闻风而动,逆风而行,只为第一时间向公众传播信息,只为帮助行进中遇到困难的人,只为保障居民正常用水用电……风雨不怕,只因有你,正是这一份份来自一线的坚守,为上海筑起一道道坚实屏障,构成了这座城市迎战今年第6号台风“烟花”的动人群像。
雨水冰冷,温暖更多,收获不少“谢谢”
人物:易东方
职业:配送员
昨天早上6点,配送员易东方就冒着风雨出门为市民配送生鲜了。
昨天清晨6时出门前,易东方特地检查了一下雨具等装备,在风雨天气中,这些装备格外重要。
22岁的易东方是叮咚买菜光新前置仓的一名配送员。台风“烟花”比预定时间迟到了许久,但他的工作量却提前饱和,“这几天订单激增,是平时的一两倍,我和同事们每天清晨6时就开始送单,一整天都没有停下来的空当,午饭只能随便吃碗面对付一下”。
易东方负责的配送范围覆盖铁路上海站到镇坪路一带的3公里区间,主要以居民区为主,辖区内还有被称为“迷宫小区”的上海内环最大小区——中远两湾城,居民超过5万人,有100多个门牌号,200多家商户,这里平时订单量就非常大,业务不熟练的配送小哥还会常常找不到路。
“在这种天气下,配送难度更大。”易东方告诉记者,雨天路滑,所以骑车更要仔细、稳当,遇到有些地势低洼有积水的路段,还要绕一条街,所以每送一单的时间相比平时更长。因为长时间服务同一个区域,易东方对这里的路况显得非常熟悉,哪里地势低、哪里有坑,他会提醒自己避开,有时候还会友情提醒其他路过的车辆小心“踩坑”。
台风天气,很多居民都会加大生鲜品类的采购量。最近几天,不仅订单量大,而且每一单的东西都特别多。易东方说,基本每个订单都会买纯净水,还有很多人会买大米、食用油、大量蔬菜等,平时一趟可以送六七单,现在一趟只能送三四单,而且订单中还会有西瓜、鸡蛋等易碎品,更是要小心配送。
风雨天,虽然雨水冰冷,但易东方说“温暖更多”。昨天上午,他有一单送往中远两湾城的订单,货送到已经延迟了不少时间,收货人顾先生却先说“抱歉”,他说家里楼下的小超市里鲜肉、桶装纯净水都卖完了,家里有老有小,只能在叮咚上下单靠配送,这样的天气能送到就很感动了。易东方说,尤其在这样的风雨天气,很多用户都会多说一句“谢谢”,多三两句嘘寒问暖,让他感到城市的融融暖意。
易东方来自河南许昌,最近河南的洪水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这几天,无论是站内的同事,还是一些比较熟悉的客户,都会关心地问他家乡的情况。他告诉记者,虽然这次洪水没有波及自己的家乡,但看到全国人民都关注和帮助河南,心里特别感动,“我也想要为他人尽一份自己的力量,工作虽然辛苦,但每次看到大家接过生鲜产品时的欣慰笑脸,觉得很有成就感”。
顶风冒雨抢修线路,撑起电网“结界”
人物:徐屹旸
职业:电力职工
国网上海市北供电抢修人员在台风中奋力抢修受损设备。 (国网上海电力供图)
风速骤增,刮倒的树木导致部分区域的中低压架空线路跳闸,从而引发停电。记者从国家电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了解到,截至昨天16时,共发生110千伏及以下电网线路停运故障108起,其中31条故障线路已经抢修完毕,剩余仍在抢修。好在上海电网的主网坚挺地扛住了台风“烟花”登陆后的狂风暴雨:220千伏及以上主干电网没有出现故障,上海电网整体保持安全平稳运行。
这张电网“结界”,是由顶风冒雨抢修线路的上海电力职工们撑起的。
昨天上午7时,国网上海市南供电公司的徐屹旸就接到应急抢修电话,得知桂江路浦北路一处电缆出现故障,他连忙把包子往嘴里一塞,带着工器具出发了。风雨中,他娴熟地使用仪器,沉稳地进行现场指挥,全然看不出他是个95后新晋工作负责人,而这是他第一次与台风“正面对决”,保障供电。
上午9时不到,风雨忽然大了起来。为了避免抢修设备因进水发生故障,同时保障抢修人员的安全,徐屹旸随即下令停止现场露天作业,转而通过波形分析设备及望远镜进行故障分析。很快,电缆上杆接头的故障点便被锁定。待风雨稍歇,徐屹旸便指挥路面开挖人员在电缆下杆处进行开挖,不料,开挖后却发现这块地下空间满满当当地挤着十余根电力电缆,根本容不下新的电缆接头,而风雨天为了腾出空间搬移电缆,很容易导致进水停电。不得已,他立马向师傅求助。最后师徒二人决定向上“要空间”——在电缆敷设的水泥保护板中找到了为电缆重新接头的空间。
14时30分,新电缆段接头敷设成功;15时整,电缆整体试验成功具备送电条件。就这样,徐屹旸在与台风“交手”的第一回合中,取得了胜利。
不止徐屹旸一人,昨天同一时间,杨敏、杨冲和柴忠梁等输电运维一班工作人员在青浦区的新阳村,冒着风雨对跨区电网线路下的大棚进行紧急加固。在±500千伏华新换流站,运维人员刘峰和高阳,穿着雨衣开展特巡,仔细检查着换流变、滤波器等户外主设备的油位、压力,附近有没有易飘物。雨越下越大,视线变得模糊不清,他们就凑得更近……截至昨天16时,国网上海电力已紧急出动抢修人员10040余人次,抢修车辆3290余车次,恢复用户供电22910余户。
24小时持续紧盯屏幕,第一时间做好应急处置
人物:闵春添
职业:临港新片区防汛指挥部“新人”
“记录滴水湖、芦潮港关键区域的水位,处理防汛防台工作群各项紧急任务,观察大屏上防汛实时动态”……对于临港新片区防汛办的“新人”闵春添来说,过去24小时是历练是责任,也是新的开始。
4个月前,闵春添来到防汛办的大家庭,从那时起他已经开启了汛期前期准备模式。
在防汛体系建设方面,临港地区经历多次台风之后不断总结经验,系统的预案已越来越完善。今年新片区新上线了防汛防台实战指挥平台,将过去纸质的方案做成系统,系统内编织袋、应急灯、抽水泵、配电箱、雨衣雨靴等防汛物资一应俱全,所有物资在哪一个点位都能清晰地查看,关键时候就起到了作用。
昨天15时,防汛防台工作群内发来消息:书院园区反映,上海国纳半导体公司急需沙袋预防积水,闵春添马上进入系统查看,在最近点位找到物资,及时分派给了企业应急。
15时17分,金桥临港来电由于风力增强需要更改安置点位,闵春添又及时调运大巴转移人员到临近安置点,数字化的便利让闵春添这样的防汛新人也更加得心应手。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生态处负责水利设施的建设、市政雨水管网的通畅和排水能力的增强,这在城市积水改善方面也起到了大作用。16时,临港新片区滴水湖水闸启动,这一利用退潮时机的排水大大缓解了新片区的积水压力。
位于沿海的临港,内河与海面的水位将成为防汛的关键。“台风烟花过境引起海面比正常水位抬升,叠加海浪作用,可能会造成近岸水位的异常增加甚至高过局部的海塘,严重的会损毁海塘的薄弱岸段,造成缺口,引起海水倒灌。”闵春添一旁的“老法师”防汛办主任李俊昌手把手传授经验,“虽然我们已经提前将内河水位降到了2.2至2.4米的安全线,但随着临港主城区过去24小时92.7毫米的下雨量,我们需要抓紧时机排水,降低地势低洼地区的积水风险。”
入夜,指挥平台依然来电不断,随着雨水浸泡时间加长,出现树木倒伏等紧急情况,防汛办结合保交通畅通、保不发生次生灾害、保应急抢险人员安全的工作原则,侧重对保障人民群众安全和生活的灾害第一时间落实处理。各单位和应急队伍在指挥中心的调度下全员出动、响应迅速、迎难而上。
截至发稿,闵春添与同事们仍然坚持在指挥中心值守,“我们还将继续加强落实巡查报送,加强做好应急处置,在台风过境后第一时间开展各项修复工作”。
树木被刮倒,紧急处置清障
人物:张明
职业:养护工人
今年48岁的张明是奉贤区园林公司养护队的负责人,团队承担了南桥地区3万多棵树木的养护工作。随着台风逼近,奉贤普遍刮起六七级以上的大风,不少树木被刮倒。从24日17时起,他们就不间断地外出查险排险,进行紧急处置。
张明告诉记者,养护队20名员工分成两个小组,轮班抢险。第一组从前天17时一直巡逻检查处置到昨天7时。之后,由第二组无缝接续。“一发现有树木倒伏,必须马上处置清障,避免造成影响交通、电力等情况发生。”张明再三强调。到目前为止,养护队已扶正和处置了近30处倒伏树木。
养护队有四辆车,全部出动不停地巡查,工人们穿着雨衣,奋战在抗台一线。预计台风登陆后,估计风力还会加大,艰巨的苦战还在后面。张明对着风来的方向加重了语气: “这是养护工人的责任,我们要一直战斗到台风过去。保障城市的安全。”
从昨天凌晨4时起,宝山区东晨公司环卫工人们奔赴大街小巷,盯着排水口、沟眼开始了全方位大扫除。受刮风下雨影响,道路两旁树叶纷纷落地,道路积水、大量落叶、排水口堵塞,给环卫工人增加了成倍工作量。
经验老到的王强帮衬着年轻同事,他们两人结伴、三人成组,拎起工具,跑向自留地。扫把、铁钩齐上阵,一阵捣腾,当大家看到一个个拥堵点被疏通了,终于松了一口气。整整一个早上,环卫工人们就清除排水口9157处,清除道路垃圾18.8吨。
市绿化市容局透露,截至昨天16时,共有338支道路保洁应急保障队伍参与抢险,2.5万余名一线环卫工人上岗值守,清扫易积水路段6885条次,清理废物箱及道路垃圾3427吨。同时,824支绿化防汛应急队伍奋战一线,加固行道树2.7万多棵,1743棵倒伏行道树已全部处理。
几次上门劝说,只为老房老人平安度过台风天
人物:胡坤、蒋玉英
职业:居委会工作人员
在金山区山阳镇,山新居委会工作人员胡坤、蒋玉英这两天就没怎么休息,一闭上眼睛,想的都是防台防汛的事。他们告诉记者,山阳老街上很多都是百年老房,为防万一,从前天起,居委会按照镇防汛指挥部要求,加班加点排查居民,做好转移安置工作。
出于身体原因,一位87岁老人不想搬离。胡坤和蒋玉英几次上门劝说,把要说的话用大字写在纸上,方便老人认清。几番耐心交流后,老人终于同意去安置点,并把8300元现金和存折、干部退休证、老干部优待证等都随身带上。看到这一幕,蒋玉英告诉他,这些东西带在身上不安全,建议寄存在居委会,还给老人写了签收字条,并允诺每天早上会把原物拿到安置点当面给他看一下,让他不要担心。听到这里,老人终于放心地笑了。
作者:史博臻 薄小波 徐晶卉 祝 越 见习记者 张天弛
编辑:范菁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