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一般特征以及本质要求等作出了科学论述,对未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战略步骤以及时间表、路线图等作出了战略部署。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式现代化既切合中国实际,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国式现代化这条道路,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也一定能够走得稳、走得好。
明确新时代新征程上党的中心任务意义重大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进入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中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新阶段面临新的战略使命和战略任务,这就是在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基础之上,特别是在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对现代化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特征和本质要求的认识,积极主动,守正创新,立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科学谋划,明确宣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这样一个政治高度、思想高度、理论高度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定位,无疑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一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等既紧密联系,又互为条件,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奠定现代化强国的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反过来,现代化强国建设更需要立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因此,这些重要论述和重要观点,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科学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守正创新的思想方法和政治品格。二是明确“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对我们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无疑具有重大现实指导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这为全面、准确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方向和要求。
首先,最为根本的就是,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力量和道路选择。这样的现代化必然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必然体现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和宗旨。
其次,从中国式现代化的国情来看,有如下几方面的显著特征:一是世界上人口规模最大的现代化。14亿中国人民全面实现现代化,必然会改变世界现代化空间和版图,必然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因而不会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是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和斗争。二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实现城乡和区域协同发展、全体人民共享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不同于西方多数现代化国家出现的收入差距扩大甚至两极分化的现代化。这样的现代化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也一定会为人类现代化公平公正和共享发展提供中国方案。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这有利于防止和克服一些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物质文明发达、精神文明不足的困境和问题,因而也一定会为人类文明作出新的贡献。四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显然有别于西方一些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普遍出现的“先污染、后治理”的生态环境破坏的现代化,是一种体现高品质生活和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五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样的现代化充分彰显人类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和趋势,顺应世界经济开放、包容、公平、公正的发展趋势,有别于西方部分发达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侵略别国、殖民他国的所谓“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必然是为人类和平发展作出新贡献、提供新方案、贡献新智慧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
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基本原理出发,中国式现代化是现代化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既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中国国情,也具有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和一般规律。因此,中国式现代化必然也要遵循现代化的一般规律,体现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从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的规律和共同特征来看,首先,现代化必然伴随工业化及其现代工业经济、现代服务业经济以及城市化的充分发展,这就要遵循现代化过程中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发展的一般规律,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城市服务经济的高水平发展。其次,现代化发展必然需要遵循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也要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真正顺应现代化发展中资源高效率配置的规律和趋势;第三,现代化发展要顺应科技革命新趋势,积极顺应技术创新驱动、人才资源集聚以及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新技术、新理念,始终推动现代化与现代科技革命保持同步发展。第四,现代化发展也要顺应全球化合作共赢与包容开放的发展大势,在全球化开放发展中合作共赢,实现优势互补,实现全人类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作者:权衡(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编辑:钱亦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