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后,第二场“党代表通道”采访活动如约开启。第一组走上通道的代表们聚焦“强国梦”畅谈未来。
“我们主要从事运载火箭和各类卫星的研制,大家熟知的空间站、神舟飞船、月球和火星探测器、北斗卫星、‘胖五’等各类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都是我们设计和生产的。”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吴燕生说起这些时透出自信。
当被问及关于中国航天下一步如何进行科技创新突破时,他说,进入新时代,中国航天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以运载火箭的发射为例,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中国航天进行了274次发射,党的十九大以来的五年,进行了192次的火箭发射,占长征系列火箭发射总数的43.2%。正是这些成就推动我国全面建成了航天大国,进入了航天强国的行列。
吴燕生透露,今年将要建成中国的空间站。目前在太空,空间站已于9月底完成了问天舱的转位,等待着梦天实验舱和它交会对接;在地面,空间站“T”字型构型的最后一个舱段——梦天实验舱现在已经完成了推进剂加注以及与运载火箭的对接,用于发射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各项准备工作目前正常。本月底就具备发射梦天舱实施交会对接的条件。今年底,还将发射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实现6名航天员同时在空间站工作。
吴燕生说,进入新征程,还将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发力、创新:一是进一步提高我国进入空间的能力。运载火箭的能力有多大,航天发展的舞台就有多大。为此,将对现役运载火箭进行更新换代,研制新一代的载人运载火箭和重型运载火箭,使中国航天发展的舞台更大、更好。二是将继续实施航天重大工程。譬如,将进行载人月球探测、月球科考基地的建设、火星采样返回,实施小行星探测等。通过这些重大工程,让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三是将加快打造中国航天原创技术策源地。为此成立了中国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加大了在基础研究领域的投资力度,聚焦人工智能、先进探测、先进材料、先进动力等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的领域发力突破,引领航天发展。同时,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的航天智慧、航天方案、航天力量。
作者:顾一琼
编辑:王嘉旖
责任编辑:陆益峰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