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新闻中心首场记者招待会分会场。 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摄
17日上午,党的二十大新闻中心举行第一场记者招待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赵辰昕,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丛亮,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任京东等三位代表,向中外记者介绍了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理论创新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赵辰昕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从2012年到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53.9万亿元增长到114.4万亿元,我国经济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从11.3%增长到18.5%,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39800元增长到81000元。
他表示,我国经济实力的历史性跃升,经济建设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伟大成就,是在国际形势严峻复杂、各类重大风险挑战接踵而至的大背景下实现的。这得益于习近平总书记的掌舵领航,得益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
赵辰昕说,习近平经济思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在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应对新挑战的过程中,不断形成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性和创造性的理论成果,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出了重要的原创性贡献。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我们做好新时代经济工作,为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我国已经胜利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在意气风发迈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
对于各方关注的“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一重大战略部署和目标要求,赵辰昕在回答中作了注解。
他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和条件变化,特别是基于我国比较优势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谋划,对于我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段时间以来,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逆流”,但开放合作仍是历史潮流,互利共赢依然是人心所向。我们将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决不被逆风和回头浪所阻,积极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下一步将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持续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顺畅联通。
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装着中国粮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在回答中国能否端牢自己的饭碗时,丛亮说,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自2015年起粮食产量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2021年人均粮食产量483.5公斤,即使不考虑进口的补充和充裕的库存,仅人均粮食产量已超过国际上公认的400公斤的粮食安全线;已建成9亿亩高标准农田,粮食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粮食流通保持高效顺畅,全国标准仓房完好仓容7亿吨;粮食应急保障更加有力,现有粮食应急加工企业6000家、应急供应网点5.3万个、应急储运企业4199家,有能力应对各类重大自然灾害和公共突发事件。
综合来看,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是好的,做到了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未来,我们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始终牢牢把住粮食安全的主动权。”丛亮说,下一步,将加大耕地保护和农田建设力度,严守十八亿亩耕地红线;强化现代种业等科技支撑,实现种源自主可控,提升农机装备研发和应用水平;优化生产布局,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加强收储调控,强化粮食产购储加销协同保障,完善监测预警体系,保持合理储备规模;开展节粮减损,促进粮食节约和营养健康。
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有记者问及,能源系统如何牢牢立足基本国情和能源资源禀赋来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为如期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支撑?
任京东回答:碳达峰碳中和事关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能源发展既要保障安全,也要推进转型。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步伐不断加快,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大幅提升。近十年,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6%的经济增长,能源的消耗强度累计下降了26.4%。探索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这条路越走越宽阔,越走信心越坚定。
一是,非化石能源保持跃升发展的势头。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已突破11亿千瓦,比十年前增长了近3倍,占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总量的比重超过30%。去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6.6%,比2012年提高了6.9个百分点,非化石能源消费量已占到全世界将近四分之一。
二是,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成效显著。煤炭消费比重已降至56%,比2012年降低了12.5个百分点,是历史上下降最快的时期。实施煤电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工程,持续升级成品油质量。
三是,科技创新驱动作用越来越强。建立了完备的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建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电动汽车充电和加氢网络。
下一步将按照党的二十大要求,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坚定不移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
三位代表还回答了记者提出的其他问题。160余家媒体的约270名境内外记者参加了记者招待会。(本报北京10月17日专电)
作者:本报特派记者 顾一琼 记者 陆益峰
编辑:施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