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厅也能“无人值守”?走进长宁区一家人工智能(AI)食堂的后厨,一台节卡小助协作机器人正端起一盘生饺子,一侧身、稳稳地下入锅中;再一个转身,捞出刚煮好的面条,抖一抖、沥出多余的水分……根据当天的菜单,这位“主厨”可以自动选取食材,煎烤煮蒸、收汁装盘,样样精通。
在自助取餐区,节卡机器人则靠着其特有的视觉,自动识别货道上的菜品,实时补餐。食客选中菜品后,让一旁的AI识别智能结算台自动识别、算出价格,手机扫一扫就能买单。
不同于以往常见的擎天柱般的工业机器人,小巧灵活的柔性智能机器人“新赛道”这几年的发展动能更加澎湃,也能满足更多新经济环境下多样化的市场需求。日前,记者就来到国内柔性智能机器人头部品牌——上海节卡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实地探访。这家成立于2014年的新锐企业,迄今已在全球部署逾万台机器人,它们灵活高效地服务于全球知名汽车、电子、半导体等品牌的产业线,也在众多商业新消费领域从事着多种直接与消费者接触的服务工作。
咖啡拉花、气球表面作业,这款机器人既灵活又温柔
“除了做饭外,节卡小助协作机器人还会制作冰淇淋、冲泡茶饮、做咖啡,甚至精巧的咖啡拉花都不在话下。”节卡机器人副总裁常莉告诉记者,这款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多个城市的各种商业场景。
那么,它为何备受追捧?首先,与传统机器人相比,这款机器人更为小巧。常莉解释:“以奶茶店为例,一间店铺的面积只有6到8平方米,没有空间容纳大型机器人,而这款采用轻量化机械臂关键技术的机器人体积小,总重量也只有10公斤左右,不会让本就狭小的空间更加拥挤。”这款机器人还内置了图形化编程软件,使用者无需掌握专业编程知识就能快速搭建程序,进行标准化操作。
在节卡机器人公司,记者还看到了多款聪明机器人,它们拥有像人手一般灵活的机械臂,对于质地软硬、形状方圆不一的物品,都能轻松“拿捏”,有的搭配仿生手,可以温柔地抓取物体到指定位置,再轻轻放下;有的则可以在气球表面作业而不刺破球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也是柔性智能机器人的优势之一,操作更加精准细腻。
智能制造的“芯片”,在产业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
柔性智能机器人之于智能制造业,就如同芯片之于手机产业。关于柔性智能机器人的应用前景,常莉介绍,目前节卡机器人已形成高质量、广覆盖的产品线。该生产线包括节卡小助系列协作机器人通用版和力控s版、节卡All-in-one共融系列协作机器人、节卡C系列协作机器人、节卡Pro系列协作机器人、节卡MiniCobo协作机器人、节卡Lens系列视觉等产品,均具有良好的通用性与柔性特点,可轻松应用于各行业领域,并满足不同场景应用需求。
例如,广泛应用于3C电子行业的节卡精密涂胶力控协作机器人,就可以独立精准地完成蓝牙耳机装配中的涂胶环节。工作人员介绍,在这一环节,传统机器人对耳机涂完胶后,须由人工再检查一遍,而节卡机器人涂胶后则可免检。
另一款拥有六工位抓取应用技术的节卡Zu3协作机器人,一只机械臂可以搭配6个电动夹爪使用,也是电子产业的好帮手。
“每一种夹爪对应人手抓取不同物体的不同姿态,机器人收到要抓取某种物体的信号后,就可以自动更换到对应的夹爪来抓取。”工作人员进一步解释,这样一来,机器人可以在更小空间内完成6种不同的加工工艺,极大节省了生产空间和成本,“这一款机器人尤其适合应用在产品迭代升级快、自动化流水线需要不断升级的3C电子行业中。”
在汽车行业,节卡机器人全自动销轴加工工作站也派上了大用场。据介绍,汽车销轴零部件的加工条件艰苦,充满着粉尘、油污,还要忍受高温环境,而有了机器人全自动销轴加工工作站,这一生产环节无需人员值守干预就能完成了,且节卡机器人的重复定位精度可以达到误差不超过0.02毫米。“不仅如此,机器人还可以平均无故障运行8万小时。”常莉说。
中国柔性智能机器人需求占全球近一半
近年来,传统工业机器人因体型大,对产线改造要求高、部署周期长、投资规模大,因而难以应对更为灵活的柔性生产需求。作为机器人行业的细分赛道,协作机器人应运而生,凭借其更小巧灵活、安全易用,安装部署快,投资回报周期短等特点,满足新的市场需求,获得迅猛发展。
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2年,中国协作机器人需求数量占全球的40%至50%。预计到2025年,该赛道市场规模将超过百亿美元。“中国有望在这一产业实现‘弯道超车’。”常莉告诉记者,目前节卡机器人已完成D轮融资,未来将继续扎根上海,搭建全球化平台,利用全球资源做全球生意。
“兔年开工第一周,我们就派出了近百人的团队飞赴全球各地拜访客户,摸排市场需求。”常莉透露,“大家对今年协作机器人市场前景非常有信心,在追求小批量、多品种、定制化的柔性生产领域,我们将进一步加快拓展应用场景,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强化硬核实力。”
作者:张天弛
编辑:范菁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