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党正青春》全媒体党课 先导片
第三讲:植根人民叶更茂
《百年大党正青春》全媒体党课由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上海人民出版社、人民网上海频道、阿基米德传媒共同制作,将在FM93.4上海新闻广播《990早新闻》《市民与社会》节目播出音频党课;在学习强国、阿基米德APP、话匣子APP、人民网上海频道、青春上海、今日头条、看看新闻等平台上线视频党课。
【历史回眸】1937年10月,正值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385旅奉命驻扎甘肃庆阳城。当时,一位战士犯了严重错误。为整肃纪律,他被处以极刑。临近枪决,一大群老百姓却围了过来,恳请刀下留人,让他赴战场戴罪立功!被当地百姓的深情厚谊感动,八路军流着泪接受了群众的请求。
原来,八路军在垦荒屯田,固守城防时,就和当地群众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人民把每一位战士当成自家人。自家人,百姓才会动真情。
【历史之问】我们共产党人怎么做?即使犯了错误,人民群众也会原谅我们,为我们求情?我们如何作为,人民才会把我们当“自家人”?
【植根人民叶更茂】主讲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教师 胡霁荣毛泽东曾这样形容共产党人与人民的关系。他说:“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 这个比喻道出了中国共产党的本质特征,“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这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特征。那么,如何“为了人民”?我们党怎么知道人民需要什么?又是如何回应呢?
首先,我带大家来到上世纪70年代末的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978年,小岗村18户农民签下“生死状”。分田单干,包干到户。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到小岗村视察时曾说:“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
总书记为什么说这是“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分田单干,包干到户,真的要冒杀头这么大的风险吗?
带着这些疑问,我去查了一下,发现当时中央文件有明确规定,土地生产“不许分田单干”、“不许包产到户”。换句话说,当时的政策不允许搞承包制,谁这么干了,就是违背中央的精神。
但现实是,当时大家实在太穷了,吃不饱饭啊!改革开放前的小岗村,每年秋收后几乎家家户户要外出乞讨。这样的情况在当时安徽农村并非个别现象。
1979年,当时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万里得知小岗村粮食大丰收,“干了一年够吃5年”,还归还了国家贷款后,第一时间就来到小岗村实地考察了解情况。不久,万里在《让农民、集体、国家都增加收入就是好办法》的谈话中指出:“是或非,只能从是否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来衡量,靠时间来检验……”
1979年3月30日,《人民日报》头版发表文章:《正确看待联系产量的责任制》。这使安徽省出现的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双包”责任制走向公开化。
1980年5月,邓小平发表谈话,旗帜鲜明地支持农村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1982年1月1日,党史上第一个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正式出台,明确指出“双包”责任制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
1984年,“双包”责任制正式定名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普及推行。这一土地制度的改革,使广大农村地区迅速摘掉贫困落后的帽子,逐步走向了小康的道路。中国因此创造令世人瞩目的用世界上7%的土地养活世界上22%人口的奇迹。
小岗村之所以能够炸响改革的惊雷,是因为我们党把握住了人民急切渴望改变贫穷落后生存状态的诉求。
通过小岗村,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原有土地制度与解放农村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看到了人民首创的实践成果,并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及时做出回应。
这条中国土地制度的变迁之路,何尝不是中国共产党在不断回应人民需求下的科学选择。人民的创造为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注入丰富养分。而我们党也非常善于从人民的土壤中汲取智慧和营养。
【植根人民叶更茂】田子坊是一个有着石库门风貌的里弄街区,如今,它已经成为上海的旅游胜地。
联合国人居署将其定义为“自下而上的旧城更新与社区包容性创业的案例”。与一些老土地靠政府规划与商业投资,花大价钱推倒重建,变身时尚地标不同,田子坊的时尚,是从弄堂民居里“长”出来的。
当时,第一个带头把民居租出去的人是这位周心良,他自小就出生在泰康路210弄15号。当时,每个月才领300元退休工资,要靠儿女补贴才能生活。后来,他把房子借给了东华大学的一个服装设计教授,每个月能收3500块房租。
有了周老伯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很快,田子坊的居民通过租赁自己的房屋,将创意店铺引入石库门落地开花,让我们真正看到什么叫“高手在民间”。这种艺术家、创业者、居民自发的“共赢”行为,使这片弄堂在基本外貌不被破坏的同时,焕发了青春。
在此过程中,政府管理者发现了民间创意创业的活力与价值,把原有的规划改变终止,让田子坊继续下去。2009年,市区两级政府通过正式公文,使居民租赁房屋的行为合法化,进一步推动了田子坊的发展。
政府的发现、尊重、保护和推动,最终成就了田子坊。田子坊“自下而上”的旧城区更新,“基于社区脉络的集体创业”,提供了城市更新的新经验,在政商合作的主流模式里开辟了一条新路。
今天,田子坊的运作模式、治理模式,依然是基层主体、民间力量的广泛参与,是民主协商基础上的“共建、共治、共享”。比如说,一楼餐厅油烟和噪音影响楼上居民的生活,于是各方就坐下来协商,几点以后不能再有噪音,不能再起油烟。再比如,二楼房屋很难作为商业利用租出去,大家就想了一个办法,把楼上房间作为员工宿舍,或者仓库一起包了,便宜出租。
推进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需要有创新意识和实践创新。从哪里来?答案还是人民。及时发现和总结基层创新经验,鼓励地方率先突破、率先成势,才能找到破解难题、开拓新局的思路和办法。
历史不断告诉我们,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正因为有了人民,党的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才能在人民的实践和创造中落地,才能为世界和全人类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个又一个中国方案。习近平指出,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
【植根人民叶更茂】如何才能更好地回应人民的所思所盼,汲取人民的智慧?这背后的方法是什么?下面让我们走进一栋上海百年老建筑——武康大楼。
武康大楼之所以“火出圈”,和它本身极富特色的海派风貌,浓郁厚重的历史感有着直接关系。但我们更要看到, 武康大楼能成为今天上海城市的名片,离不开党和人民群众对历史老建筑的共同守护,对历史文脉的共同传承。
以前,我总觉得历史老建筑的保护和修缮,就是照着老照片,修修补补,力求“原汁原味”罢了。但是,当你了解它背后的故事,会发现 它不止外在容颜的“修旧如旧”,而是密切关乎房子的“内里”,关系到居住于此的每家每户的老百姓。
去年,武康大楼又经历了一次整体性修缮,有关部门着实啃了一次“硬骨头”。 一直以来,大楼外立面空调机架、晾衣架、花架杂乱,尤其是二层水刷石牛腿装饰被空调机架遮挡,严重破坏了大楼的美感。
因而,此次修缮的一个重点就是规整所有空调机架,并将二楼空调机架全部从南侧移动到北侧。就是这个修缮方案,前前后后改了12稿,经过与大楼居民反复协商后才最终敲定下来。
移装空调外机,得进入每家每户施工,二楼一户居民特别反对。为此,工作人员多次上门和两位老人进行“面对面”交流,来了解他们的需求。当他们了解到,老人是担心空调管线破坏屋内非常有特色的历史吊顶后,立刻会同相关的设计部门多次上门踏勘,为其量身定制。最后,经过反复沟通和协调,达成了一个可以避开他家历史吊顶的移装方案。
遭遇反对声,工作开展不下去,这并不可怕。老人家的反对本质上是出于对老房子的珍爱与保护。这与我们的修缮目的其实是相一致的。既然想法一致,让熟悉房屋结构的居民们参与进来、贡献智慧,共同制定方案,最终就能达到令所有人都满意的结果。
“人民城市为人民,人民城市人民建。”大到国家工程,小到一栋老建筑的修缮,这背后既离不开管理者深入细致、有“温度”的做工作,更离不开全体人民群众的“共建共治共享”。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与工作能否顺利开展,能否取得胜利,关键在于走好党的群众路线,用好科学方法、做好群众工作。
科学方法,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钥匙。我们党向来重视用科学方法听取民声,汇集民意。
植根人民叶更茂
今年的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 全党要深刻认识党的性质宗旨,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把14亿中国人民凝聚成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只要我们始终坚持扎根在人民的土壤中,始终坚持用科学方法,集民智汇民力聚民心,就能以最十足的底气、最强大的信心、最磅礴的伟力,写下新的华彩篇章!
【留声未来】最后,我想问问未来的自己和未来的你们: 今天我们怎么来理解人民的内涵? 当人民内部的利益诉求变得越来越多元,甚至充满矛盾和冲突时,我们如何来理解人民的需求? 怎么做才能凝聚起全体人民的力量,成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磅礴动力呢?
编辑:孔韬
来源:上海新闻广播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