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后,核酸检测成为市民日常出行的刚需。针对这两天网上网下大家对核酸检测提出的问题与建议,今天举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市疫情防控核酸筛查专班负责人作出回应:将通过加密采样点位、增加采样工位、延长服务时间等,进一步缓解市民采样“排长队”现象,同时通过增加检测点信息准确度、配备足量点位物资、提高“采样、送样、检测、报告”衔接效率等,进一步细致、全面地推进这项工作。
今天,本报记者兵分多路现场直击街头各采样点的服务情况。截至发稿时,全市各区已着手优化方案,相关举措将逐步落实。结合采访,记者发现,针对增加采样时间、点位等,还存在需要更进一步细化的问题,也听到了不少来自市民的“金点子”。
中午时段,可否不要“集体断档”
市疫情防控核酸筛查专班负责人回应:将针对居民上班前、下班后及晚间的采样需求,大幅度延长服务时长。但实际上,不少市民还呼吁,希望能增加中午12点至下午1点之间的“中午场”。
今天中午11点43分,记者来到某社区附近的核酸检测点位,工作人员正在“劝退”几名过路的市民,告知大家已“收摊”。该点位负责人坦言,该点位只有中午1小时的空档,他们要在这期间整理采样管、打包物资,然后吃饭、稍事休整,再为下午场做准备,“非常赶,只能提早结束”。记者打开手机,查阅多个街镇公众号信息后发现,中午12点至下午1点,几乎没有便民采样点提供检测服务。
这一小时的“集体断档”,容易带来两大问题——一是上午11点半后,将出现一个半小时的“真空期”,不少午间才有时间的市民无法及时采样;二是下午1点开场后,容易出现午间积压人群造成的“排队高峰”。建议各街镇结合自身资源,优化服务时间,如,在仅提供人们上班前、下班后检测服务的便民采样点,增加“中午场”填补空白,进一步满足市民采样需求。
针对这种情况,部分区及时出台了方案。今晚,黄浦区明确:已调整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样点24小时服务。同时,梳理62个居民小区情况,准备在小区内加设点位。此外,与辖区内三级医院积极沟通,通过门诊采样点延时、急诊加开采样窗口等方式缓解“排长队”现象。
徐汇区斜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在今天增加了“延时场”。同时安排了志愿者“口口相传”,并将根据现场排队情况,及时提示居民可前往这一新点位采样。该采样点服务时间还将视情况继续延长。
充分用好大数据,能否让数据“替我排队”
今天下午2点15分,市民小王想去最近的“浦东新区牡丹八居委会采样点”做检测,却始终找不到社区公众号上被标注为“×××弄南门外”的具体地点。最后在他人的“人肉导航”下,才找到了采样点。
当前,全市因地制宜开出了不少采样点位,尤其是公园绿地、居民区、工厂等地新开的点位,但由于标注不清、定位不精准,让不少市民苦苦寻觅。建议在地点后增加“方向+米数”作为参考,并在周边道路上设置提示标语,进一步提高便利度。
眼下,随申办等供市民查询核酸检测点信息的平台渠道,多以提供点位地址、服务时间为主,缺乏“预约”功能。对于一边忙着复工复产,另一边却面临“核酸焦虑”的上班族来说,最希望是充分利用大数据,让数据“替我排队”。
不少市民提出,这比现在单纯查询“忙、闲”功能更实用。在已实现24小时开放的常态化核酸检测点,“预约”功能,将用更精准完善的大数据,匹配起超负荷运转的“大白”与大排长龙的白领青年间的“供需”,提升服务效力。
基于“预约”等查询功能,建议大数据也可据此形成“核酸采样点热力图”,各区可由此更高效地调配核酸流动采样车,及时缓解“排长队”现象,让这道“流动的风景线”真正成为核酸采样的有效补充。
规范排队“关卡”,二米间隔线如何“守牢”
采访中,大家同样聚焦的问题还有:安全。看着街边的长队伍,不少市民担心如何守牢2米线安全距离。
实践中,部分点位琢磨出了好经验。浦东新区花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样点,门口处清晰设置了“三道关”:专人扫“场所码”,专人扫“核酸码”,“大白”采样。清晰的分工,相当于一道缓冲间隔,提升检测效率,也区隔出安全间距。
“请大家保持间距,有序排队。”在徐汇区斜土街道日二居委采样点现场,67岁的恽小英忙个不停:负责维持现场秩序,也不时有居民前来询问。
“前一晚核酸检测‘爆单’后,大家都在想办法。”她告诉记者,除了专业核酸检测的数位大白之外,社区特意增加了“邻里志愿者”,提醒大家注意间隔,让队伍更加安全、有序。“很多做核酸的居民都住在附近,我都认识,大家看到我,也就没了脾气。”恽阿姨这样说。
也有市民建议,在地点选择上,临时开辟的点位应当前置考虑大客流情况,由此提前规划动线,避免挤占人行通道和沿街商铺。比如,空间更宽敞的公共绿地、公园等可以成为优选的采样地点。
作者:单颖文 王嘉旖 王宛艺
编辑:占悦
责任编辑:祝越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