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区宝山路街道止园小区,是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老旧小区,共有87个门栋,2100户居民,其中,非成套煤卫合用房屋占小区总户数近七成。社区4200常住人口中,60岁以上老人占比40%。居民交叉感染风险高,疫情防控压力较大,成为当下“拔点清面”攻坚战的重点区域之一。
瞄准拔点攻坚主线,街道认真落实市、区疫情防控指挥部部署要求,在实战中紧扣“转运链”“消杀链”“保障链”,通过理清工作机制、明确岗位职责,实现各链条的闭环管理以及各环节无缝衔接。以需求为导向、以任务为项目,组建核酸检测、人员转运、物资配送、环境消杀、小区管控、应急处置、数据分析等抗疫突击队,细化任务、明确责任、形成合力。拼速度、重精度、讲温度。截至5月11日,小区阳性感染者数量呈显著下降趋势。
止园的工作法,也正是静安全区层面针对老旧小区推进“拔点清面”的缩影。毫不松劲、毫不懈怠,把降新增和防反弹牢牢抓在手里,全力以赴抓拔点攻坚,清零一块、守住一块,连点成片、连片成面,持续巩固扩大防疫成果,坚决实现“动态清零”这一目标。
四人工作组,“一人一方案”推动转运
在止园小区,围绕“转运链”“消杀链”“保障链”各有一套攻坚工作机制。
首先,以快制快、精准靶向,加速推进“转运链”。通过核酸检测和抗原相结合方式进行全面筛查,第一时间找出病例,第一时间转运出去,全力遏制病例扩散。通过制定《止园小区疫情防控每日动态表》,及时将阳性病例、密接人员、转运及未转运等情况进行公示。
针对未转运人员,集中攻坚,一人一方案,努力实现小区阳性病人“日结日清”。社区内有一位阳性病患,身患多种基础疾病,对于转运有所顾虑,一来说常备药不够了,同时家中下水道堵塞,人一走怕“水漫金山”。居民区派出志愿者为患者配药,并由居委干部穿戴好防护设备,亲自上门疏通,解除患者后顾之忧,最终及时转运。
鉴于止园小区近70%为煤卫合用房屋,不具备居家隔离的条件,街道根据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科学、合理明确密接范围,依托“街道干部、居委干部、民警、居民志愿者”四人工作小组,通过“电话+上门”转运动员、合理分配转运点的工作模式,实现了1000余人次的分类隔离转运,做到了“应转尽转”“应隔尽隔”。
即时跟踪,考核消杀精细度满意度
其次,精准把控、强化考核,从严落实“消杀链”。街道组建了由区房管局、街道及第三方专业力量构成的消杀队伍,通过制定《止园小区消毒工作规范》,定岗位、定人员、定职责,将消杀工作细化落实到小区的每一处、每一栋、每一号。严格落实对小区所有阳性楼栋开展每日不少于三次的全覆盖消杀。阳性转运完成后,即时开展终末消杀。通过即时跟踪、不定时电话等听取群众对于消杀精细度、满意度,从而对消杀人员进行检查考核。在阳性病例较多的楼栋,安装专业喷雾消毒机,持续消杀,为居民发放喷壶、消毒片、酒精等消杀物资,在楼栋群里推送科普视频,督促指导居民集中开展家庭清洁消毒。
服务关口前移,最大程度争取群众理解配合
再次,党建引领、聚力增能,优化服务“保障链”。疫情发生后,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街道干部、区民防、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区人社等下沉一线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作用,增援社区、充实力量,担苦、担难、担重、担险,参与“拔点清面”的攻坚任务,也引领起社区志愿者等多方力量。近日小区进入静默期,针对居民日常生活必需品的需求,突击队落实专人一一上门对接服务需求,统一配送,特别加强对高龄独居老人、失能失智人员、残障人士等特殊人群的关心关爱。也助推服务关口前移,落实专人为居民代配药,尽最大努力解决群众就医需求,为推动社区“拔点清面”攻坚提供了有力保障,也最大程度争取群众的理解配合。
作者:顾一琼
编辑:王宛艺
责任编辑:陆益峰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