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杂乱的办公室,临时搭起的纸箱,或是窄窄的休息椅,简单的餐饭,不停地奔波……这是普陀区“大梁”书记、石泉路街道书记工作室带教书记陈文伟和年轻社区干部们一个多月来的生活状况。从3月底起,今年69岁的陈文伟就像陀螺一样,在不同的社区忙碌、支援。
配药发药连轴转,她的手指头磨出了血
中宁社区是一个比较大型的社区,下辖4个小区,有1815户居民。面积大,也就意味着闭环管理上会有不少困难。
“一开始,有很多事情社区干部从来没有做过,手忙脚乱就会出一些小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陈文伟沉入社区支援徒弟们。接下来,不论是组织居民做核酸,还是分发政府大礼包等社区里一系列琐碎而又重要的事情,她都是带头干,没有一次缺席。在一次药品发放时,要先把药品一份份打包好,她做到手指头都磨得出了血。
作为区“大梁带小梁”书记工作室带教书记,陈文伟抗疫初期便来到社区一线支援,每天认真聆听居民区党组织书记与主任工作安排,组织社区志愿者做好核酸检测、发放物资、配药等工作,尽最大努力减少居民的不便。“言传身教是最好的老师。参与其中,才能更好体会到社区工作的不易和年轻干部的辛苦,也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和指导他们。”陈文伟说,进入社区带教年轻书记,主要就是希望在实际工作中教会年轻人开展社区工作的方式方法。
凝聚合力组成“社区二次方”
在石泉路街道信阳第二居民区参与抗疫工作时,陈文伟发现由于社区人力有限,居民区党组织书记和主任每天都把大量时间和精力耗费在收集医保卡、配药发药、保供发菜等事务性工作上。
陈文伟认为这样不利于社区整体抗疫工作的组织安排,便第一时间和街道党建办商议,下沉一些机关干部,同时调配更多社区报到党员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我们对有限的居委会工作人员重新安排,将下沉干部和党员志愿者组成配药小组,从而把书记和主任从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发挥‘领头雁’的组织协调专长,真正把社区抗疫工作牵起来、统起来。”
在社区抗疫的这段日子里,陈文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居民来电来信来访,也接待了不少居民。有的老人打电话要求出门,不行就要从窗口跳下去;有的老人智能手机用不来,无法进行社区团购,询问怎么解决;有的老人药没了,急需药物……她不畏难、不推脱,面对各种各样的诘难、抱怨与不理解,她都耐心倾听,换位思考,同时协调各方资源,尽最大能力予以解决。
多一些爱心和走心,就能多一份理解和支持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涉及千家万户、每个百姓,有不理解的声音很正常,但我们要耐心细心专心倾听并解答。对于年轻社区工作人员来说,抗疫期间,提升和居民的沟通交流能力至关重要。”陈文伟把以前拆违、攻坚等工作中的群众工作方法,手把手教给年轻社区干部,让他们越是特殊时期,越要增强与群众的沟通,越要不断涵养为民情怀。
疫情防控到了最吃劲的关键时期,社区工作人员要以最大的耐心对待每一个居民,特别是有诉求有怨气的居民,不管问题能不能最终解决,都要把相关情况解释清楚。陈文伟经常用这句话教育年轻书记们:“对待居民要报以最大的耐心,多一些爱心,少一些急躁,才能多一份理解和支持。”
无论是以前担任居民区党组织书记期间,还是当前重返社区抗疫一线期间,陈文伟的手机始终对居民公开,并始终保持24小时在线。她耐心接待居民来访、接听居民来电,听他们“吐吐槽”、谈谈心。无论时间有多晚,她都会和年轻的社区干部们分析复盘每一天抗疫工作内容,总结经验、补齐短板。“我们一直强调,居民区党组织要加强党建引领,说到底,就是要落在每一个具体行动中、每一件大大小小的为民服务事情上。”作为老书记,她无论是特殊的战“疫”时,还是日常社区治理时,都以“家长”的心态、率先垂范的姿态,去教育、引导和关爱年轻徒弟们。
“唯有把居民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急人之所急、想人之所想,才能及时化解疫情中‘足不出户’带来的求医难、买菜难等难题,才能让百姓心服口服,才是真正践行‘人在普陀办事妥妥,住在中宁幸福康宁’的为民誓言。”特殊时期挑起重担、重返一线岗位,她不仅是这样教育年轻干部,也是这样身体力行实践着。2个多月来,吃住在社区,抗疫期间没有回过一次家,这让陈文伟谈起家中年幼的小孙女时一度哽咽。然而,当收到一位自己曾帮助过的社区居民发来的感谢信时,陈文伟又笑了,“这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认可。如果我们不冲在前,那么多的居民安危怎么办?作为老书记,能和年轻人一起奋战、共同服务居民,再多的艰辛都是值得的!”
作者:张晓鸣
编辑:周辰
责任编辑:刘力源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